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庸筆下最怪的2門功夫,練到極致不一定強,只練一半卻能成宗師

金庸筆下最怪的2門功夫,練到極致不一定強,只練一半卻能成宗師

金庸筆下的各種武功設定在武俠小說界中應該算是一枝獨秀了,通常他會將一門武功的原理、來由在書中都交待清楚,拿降龍十八掌這門功夫為例,最早的時候是說原本已經失傳三掌,由洪七公補全,後來在新修版《天龍八部》中加入了蕭峰傳功虛竹,虛竹又傳功丐幫上年英雄的劇情後,讓這一門神功的來由解釋得更為通順。

也正因為如此,金庸筆下的武林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讀者讀起來也更有氛圍感,畢竟看到郭靖用降龍十八掌,就難免想到蕭峰、洪七公,看到郭靖用越女劍法,便想到阿青力敵越國武士的場景,武功、人物設定相輔相成,這才成就了金庸筆下的十五部經典之作,才讓那些經典的武功絕學深深烙印在讀者心中,金庸筆下的各種武功除了「強」與「弱」的區別外,還有一種比較「怪」的武功,就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兩門,學全了不一定強,學了一半卻也能成為一代宗師。

事實上金庸筆下有太多強大的武學都因為過於複雜很少有人學全,比如《神鵰俠侶》中那金輪國師所用的龍象般若功即是如此,此功總共有十三層,然而就連金輪國師也不過學到第十層而已,根據書中設定來看,要學到頂層起碼得要上千年時間,也就說正常人沒可能練完全。

又如一本《九陰真經》,《射鵰》五絕中四位都學過這門武功,有的練上卷,有的練下卷,有的練總綱,還有人倒著練,可想而知,金庸筆下要將一門頂尖學全真是挺不容易的,於是才會有學全與學一半的對比。

本文要提到的第一門功夫即是那「乾坤大挪移」,這門功夫從理論上來看也是練不到頂層的,因為最後有十多句是作者憑空想像的,也就是說那是理論上的頂層,而張無忌卻是實實在在的練到了實際能夠達到的頂層也就是第七層,那麼張無忌在原著中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書中的張無忌吃癟次數不少,尤其是在對陣三渡時顯得尤為吃力,三戰皆是失敗,一方面是金剛伏魔圈太強,另一方面則是張無忌只是理論上的頂尖高手,實戰起來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強,而同樣一門功夫,前任教主陽頂天卻是只練了四層,造詣卻比他高多了,同樣面對三渡,原著道:「大師想必識得陽教主了?』黃臉老僧道:『自然識得。老衲若非識得大英雄陽頂天,何致成為獨眼之人?我師兄弟三人,又何必坐這三十餘年的枯禪?』」也就是說一樣的武功配置,一樣的敵人,陽頂天只學了四層的乾坤大挪移效果勝過了學了七層的張無忌。

有人說那是三十年前的渡厄,武功還沒這麼強,那陽頂天何嘗不是三十年前的陽頂天?若是同樣的成長速度,陽頂天三十年後豈不是照樣能勝過三渡?

而本文要提到的第二門武功也與張無忌有關,即是那《九陽神功》,此功由斗酒神僧所創,乃是一門基於《九陰真經》基礎上講究陰陽調和的武功,這等「站在巨人肩膀上」創的出來的武功自然是要更上一層樓,然而身懷這門神功的張無忌除了輸給三渡之外,還輸給了周芷若,最重要的是他可是將這門功夫學全了,然而他卻從未因此而變得造詣非凡,至少一生都未自創武學,最後還選擇隱居,成了武林中的一個過客。

而書中除了張無忌之外,還有幾位高手也學了這《九陽神功》,不過他們都只學了一半,此三人即是無色禪師、郭襄以及張君寶,只學了一半的《九陽神功》的他們卻是各顯神通,無色禪師是藉此創出了少林九陽功,也讓雙鵰時代沒落的少林派成為了《倚天》時代的六大門派之一,而郭襄和張君寶更是不得了,一個自創峨眉九陽功,另一個自創武當九陽功,分別成了兩個門派的創派祖師,這一成就便將張無忌甩了十萬八千里。

為何將乾坤大挪移和《九陽真經》都練到極致的張無忌在武學造詣上卻還不如只學了一半這兩門功夫的陽頂天、張君寶、郭襄和無色禪師呢?其實問題根本不是出在武功本身,而是出在練習者自己,一個人對武學痴迷程度,是否有求勝之心,甚至是否足夠狠心都決定了他的武學造詣,張無忌是個優柔寡斷的人,這一點他不及其他四位,才造成了一種「只練一半比練全了還強」的錯覺,若是完整版的《九陰真經》或乾坤大挪移落入一位武痴手裡,只怕武功造詣還要勝過張君寶、郭襄等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金庸筆下5大武功秘籍,九陰真經墊底,第一隻留下傳說從沒人見過
金庸筆下有4大派盛極一時,卻都神秘消亡,其一出過4位天下第一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