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動脈硬化斑塊並非來自血液中的脂肪

動脈硬化斑塊並非來自血液中的脂肪

動脈硬化斑塊並非來自血液中的脂肪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德國顛覆性研究:動脈硬化斑塊並非來自血液中的脂肪

動脈硬化斑塊是什麼?

動脈硬化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往往導致致命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發作和中風。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管壁上沉積了一層像臘樣的脂類,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的病變。如果有誘發因素,動脈斑塊的某個部分破裂,就會像火山噴發一樣,誘發一系列的變化,形成血栓或整個血管被血栓堵塞。

這個過程所用的時間因人因病而異,通常一個人頸動脈的粥樣硬化斑塊大約從青春期(15歲左右)就開始隱隱發育,至40歲左右變得明顯,而到60歲左右,查遍頸動脈沒有發現一枚動脈硬化斑塊的人就屈指可數了。

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科學界的理論一直認為是來自血液的脂肪堆積。但根據一個新的科學研究並非如此。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其實是血管壁的死細胞。

阿克塞爾教授最新一項研究論文發現,動脈硬化斑塊其實是來自血管壁的死細胞。

那這些死細胞是怎麼來的呢?是由病毒引發,細菌和顆粒物引起的炎症反應,這些顆粒物包括了有害的脂肪顆粒(氧化LDL膽固醇)。包括脂肪殘基的死細胞被免疫系統降解。從而出現了「細胞碎片」,所謂的斑塊,導致動脈內壁增厚,最終形成越來越大的斑塊。

這項研究同樣應證了高血脂也是動脈硬化斑塊的危險因素。

新發現的危險因素?

來自一項在學校進行的研究發現:近年來心肌梗塞率增加和流感流行的肺炎的發生,而且他們之間的明確聯繫就是接觸粉塵的危險因素。

此外,超過30種不同的微生物DNA在粥樣硬化斑塊的DNA中分離出來。這些微生物的因素對粥樣硬化斑塊之間的關係不容忽視。

預防斑塊的保護因素?

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健康飲食,充足的睡眠和鍛煉,預防和及時的控制感染。

動脈粥樣硬化的後果就是冠心病、心梗、腦梗的發生,而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沉積在血管壁上,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要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最根本就是要阻止這種沉積的發生。

動脈粥樣硬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與日常生活的細節密切相關,比如說長期不科學飲食、缺乏運動鍛煉,導致血脂、血壓、血糖的異常,損傷到血管內皮,從而給低密度脂蛋白的沉積創造了條件。所以,預防動脈硬化最有效的措施應當從加強運動鍛煉和科學飲食入手。

在日常飲食方面,荷蘭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當膳食中一種稱為類黃酮的物質含量較高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發生的危險性降低了至少一半以上,這是一個讓人類受益匪淺的結果。

研究者對人們日常最常食用的28種蔬菜、12種水果和9種飲料中類黃酮的含量進行了測定,發現蘋果中類黃酮的含量最為豐富,其次含量較多的是洋蔥,這也就是說我們每天的食物中都不應少了蘋果和洋蔥。

那每天吃多少就可以呢?研究結果顯示:每天進食110克的蘋果或洋蔥即可攝取到足夠的類黃酮,達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作用。對於已經存在動脈硬化的人來說,每天堅持食用蘋果和洋蔥也有助於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進一步發展。

此外,研究者在研究中還發現,蘋果和洋蔥中的類黃酮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並降低死亡率。

每天吃一個110克的蘋果和洋蔥,就有如此意想不到的作用,這麼簡單的事,您有什麼理由做不到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的精彩文章:

FDA批准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基因療法
巴氏腺囊腫及膿腫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