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荷蘭、鄭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灣西部,而對東部無能為力?

為何荷蘭、鄭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灣西部,而對東部無能為力?

1661年,鄭成功親自率領兩萬五千大軍,數百艘戰船,自金門料羅灣出發,先奪澎湖,再掃台灣,驅逐了盤踞在此地的荷蘭人,收復了寶島台灣並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1683年,康熙皇帝派遣施琅攻台,結束鄭氏三代在台23年的統治,台灣歸併入大清。

現在的歷史課本將這兩個歷史事件稱為「鄭成功收復台灣」和「清朝統一台灣」,然而少有人知的是,無論是明鄭政權還是清王朝,甚至是之前的荷蘭人,從沒有實際控制整個台灣,最多只控制了台灣的一半。

不信?看看1735年法國畫家所畫的清政府控制的台灣地區圖吧。

看起來是不是有點眼熟但有點奇怪?對比一下台灣全島地圖看看吧,正好是西邊的一半。

那台灣東部是怎麼回事呢?為何歷代政權均沒有實際控制過這裡呢?

這要從台灣的地形和開發歷史說起了。

一, 最早開發處:西南平原

從地圖展現的信息可能看不出什麼,大家先來看看台灣的地形圖。

這是台灣的衛星影像圖,山地佔全島約70%面積,且多集中於東部,向西則逐漸過渡為丘陵與平原。當然,東部沿海地區也有一條很窄的走廊式平原,將台灣島內分為一些地理大區,如下圖所示。

在農業時代,適合農業開發的平原是最為珍貴的,山地則很難開發,而台灣島的平原正好又幾乎集中於西部沿海,漢人移民從大陸東南沿海渡台,第一站也是這些平原地區,所以早期台灣島上的政權幾乎都是以台灣南部的平原為中心的。

這張圖是荷蘭和西班牙殖民者控制台灣時的勢力分布圖,荷蘭人盤踞精華的台南平原地區,而西班牙人控制著以基隆港為核心的台北少量盆地,此外還有原住民政權大肚王國(實際是部落聯盟),最終實力更強的荷蘭人將西班牙人從台灣排擠出去了。

而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明鄭政權的實際統治地區則更小。

這是明鄭政權的控制範圍,粉紅色是明鄭的疆域圖,而綠色是屯墾地。

放大些就是這張圖。

那早期的漢人移民為何不繼續擴張勢力,逐步控制台灣群島呢?首先是沒必要,農業時代山地的價值比平原小很多,其次難度也很大,近代醫療衛生工業成熟前,在台灣這種熱帶氣候的地區進行開發本來就不容易,山地叢林地帶更是如此,極容易染上疫病,所以漢人沒有興趣跨中央山脈。

而除了這些自然原因之外,人文方面的原因也是如此:台灣原住民不好惹!

二, 原住民:平埔族與高山族

說到台灣原住民,現在大部分人可能都會想到高山族,其實台灣的少數民族族群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自然是高山族,還一類則是平埔族。

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呢?就是生活區域的不同,高山族是生活在山地的,而平埔族則是生活在平原地區的。

平埔族群早在漢人於17世紀移民來台灣移墾前,便已分布在北部的宜蘭、基隆一直到恆春的台灣西部沿海平原地帶上,清雍正年間黃叔璥《台海使槎錄》(1724年),首次使用「平埔諸社」一詞。

平埔族生活在平原地區,加之與漢人接觸較早,所以在生產方式上已與漢人無異,他們也服從清政府的管轄,所以清代文獻對這類人的稱呼是「熟番」。

而與「熟番」對應的則是「生番」,這些人就是完全沒有漢化的高山族群,他們主要生活在山地,完全不受漢人政府的管轄,很顯然,漢人和高山族碰到一起,一定會起衝突。

三, 原漢分治與土牛線

17世紀漢人大規模移民台灣時,漢人移民便和台灣原住民便爆發了衝突。因土地之爭,甚至還發生了「劉國軒屠村事件」這類惡性事件,不過當時和明鄭政權起衝突的主要還是平地原住民,鄭氏還沒有將勢力擴展到山地(畢竟連平原都沒開拓完)。

而當康熙統一台灣後,這類事情就要由清政府來管理了。

而清王朝對台灣本就相當頭疼,事實上清朝政府一開始根本就沒有將台灣納入版圖的打算,其目的僅僅是消滅明鄭勢力而已,當時清朝甚至準備將台灣島內的人丁全部遷回內陸,然後放棄台灣。

不過在施琅等大臣的據理力爭下,康熙最終決定收台灣為版圖,不過目的僅僅是為了給東南沿海留個屏障,並沒打算大規模開發台灣,而且為了降低治理難度,清政府還嚴厲限制了內地居民渡台的行為。

這是1685年台灣府完成區劃後行政區劃圖,下設三縣:新港溪(今鹽水溪)以北為諸羅縣,新港溪至二仁溪之間為台灣縣,二仁溪以南為鳳山縣。

後因漢人拓墾範圍擴張,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增設彰化縣、淡水廳,這是1734年台灣道縣廳界重劃完全實施時的行政區劃圖。

只不過,由於此時中國大陸地區人口激增,人地矛盾越來越嚴重,所以閩南與客家移民還是大規模移民台灣,並且漸漸和台灣山民起了衝突,漢人侵犯土地,高山族則出草抵禦,雙方尖銳對立。

出草,台灣原住民獵人頭習俗(獵首)的別稱,,與祭祖的人牲有關。

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清政府當然沒有意願管理台灣山民,於是決定用省事的「以番制番」的政策治理,承認番民自治地權。

康熙61年(1722年)起,清政府採取漢番隔離政策,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為「原漢界碑」

「凡逼近生番處所,相去數十里或十餘里,豎石以限之。」——《台海使槎錄》

台北捷運石牌站前佇立的石牌界碑。

之後隨著時間推移,界限劃分地越來也完善。到了18世紀的乾隆年間,大陸地區的人口膨脹更甚,福建這個多山省份的開發已趨近飽和,大量移民蜂擁入台灣,原有的界碑根本無力阻攔這批移民大軍,於是衙門在原有碑界外,還加了一條「隔離帶」:以「挖溝推土」方式,構成原住民和漢人界線。土堆在當地土語中俗稱「土牛」,然後還挖上深溝,故這稱為「土牛溝」。而在地圖上則常以紅線延伸其土牛溝所設置區域,因此又稱為「土牛紅線」,簡稱「土牛線」。

「以山溪為界,其無山溪處,亦一律挑溝堆土,以分界線」——《清高宗實錄》

這下子台灣相當於被分成了兩半,「土牛線」以西為台灣漢人及入籍清朝的平埔族的生活區域,清政府在此設立縣、廳等機構管轄;而「土牛線」以東則為高山族生活的山地,清政府對這個地方基本不聞不問。

「土牛線」遺迹

不過,「土牛線」也不是絕對的,隨著漢人拓墾範圍延伸及清廷的開放,後期曾多次調整。不過對於私自越界,清朝律法的懲罰極重,《大清律例》中雖明文規定「凡民人偷越定界 私入台灣番境者杖一百」,但仍無法制止漢人越界開墾比如在嘉慶十七年(1812年),宜蘭地區因吳沙率領群眾占噶瑪蘭族土地,使居民達數萬之多,應居民要求故又增設噶瑪蘭廳。

1760年(乾隆25年),閩浙總督楊廷璋為釐清番界,奏請繪製新圖,完成《台灣民番界址圖》;1769年,福建分巡台灣道楊景素因台灣北部番界尚未釐定,在卸任前親赴彰化、淡水,督率廳、縣整頓土牛。

《台灣民番界址圖》局部

四, 開山撫番,土牛線作廢

清政府設置「土牛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漢人和原住民的衝突,漢人能夠不受原住民襲擾;而原住民的權益也能得到保護,不過這本質上還是一種消極治理的態度,前期沒什麼,到了後期這件事情卻起了麻煩。

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大門被打開,19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日本相繼入侵台灣,而當清政府提出交涉的時候,它們也理直氣壯:這台灣島東部你都沒管理,可見根本不是你的疆域,我們去台灣東部轉轉和你有啥關係。

這下子清政府才明白了:這一消極政策存在巨大漏洞!

牡丹社事件:1871年,琉球船民飄到台灣島東部被台灣原住民殺死,1874年,日本以此為借口對台灣東部出兵。

1875年,打發走日本人後,清政府一改之前的消極態度,開始積極治理台灣,希望將台灣打造成東南抵禦列強侵襲的重鎮!

首先清政府改進行政區劃,1875年(光緒元年),在台灣海防欽差大臣沈葆禎的努力下,台灣行政區域改成二府八縣四廳,包括台北府的宜蘭縣,基隆廳,淡水縣,新竹縣和台灣府的台灣縣,嘉義縣,鳳山縣,彰化縣,恆春縣,卑南廳和埔里社廳。

1875年台灣道行政區劃圖,藍綠色係為台灣府所轄,紅橘色係為台北府所轄;基隆淡水縣廳界到台灣建省(1885年)時才確定。

不過大家也看到了,對於中間深處的台灣山地,清政府還是無力深入。

當然,光改行政區劃沒用,還需要加強治理, 沈葆禎還進行了「開山撫番」的政策——積極開發台灣後山(含括今中部山區、東部的花蓮縣與台東縣,以及屏東枋寮以南的地區)和招撫當地原住民( 「生番」)。

「要想富,先修路」,首先要修好前後山聯絡通道,這個工程分北路、中路、南路同時進行。北路由噶瑪蘭廳蘇澳至花蓮奇萊,共計205里;中路由彰化林圮埔至花蓮璞石閣,共計265里;南路由屏東射寮至台東卑南,共計214里。而中路即是三路中至今僅存,目前被台灣定位古迹的八通關古道。

八通關古道

此外,為加強台灣開發鞏固「守邊」政策目標,1875年2月,沈葆楨奏准解除對台灣的一切禁令,並大力鼓勵漢人開發台灣山地。持續近200年的台灣「原漢分治」政策被取消,100多年的「土牛線」正式作廢。

之後,1885年台灣建省,台灣巡撫劉銘傳繼承了沈葆楨的政策,並加大「撫番」力度,對於不服統治的原住民採用武力征討,許多台灣原住民部落不是被「破庄滅族」、「喪身滅社」,就是逃離原本的活動領域,往深山遷徙。

台灣設省後,行政區劃改為三府(台北,台灣,台南)十一縣三廳一直隸州(台東直隸州),上圖為1894年台灣行政區劃,紅色係為台北府所轄,黃色係為台灣府所轄,藍色係為台南府所轄,灰色為台東直隸州。

不過,此時已晚,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日本,雖然日本政府比清政府強勢地多,但仍然無法完全管控彪悍的台灣山民,於是日本人將部分土牛界線制度改為隘勇制度,但基本上沿襲舊有武力壓制台灣原住民的基本政策。

1926年日本人所繪台灣地圖,黑色線段以東代表高山族區域

1902年後,為了掠奪台灣的樟腦,日本台灣總督府轉向「隘勇線推進」政策,強迫台灣原住民族歸順、搬遷,致使原住民傳統領地喪失。1910年,在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後,進行五年理蕃計劃,以軍隊討伐、推進隘勇線、架設通電網等等方法,對原住民施行鎮壓,在多年剿殺下,到1926年,隘勇線全部廢除,台灣全島才成為一個整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劉備宣稱「匡扶漢室」,那光復中原後會不會把皇位還給漢獻帝呢?
章太炎女兒的煩惱:父親太有文化,簡直給自己造成了天大的麻煩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