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軍網路被入侵,核彈被美國植入控制代碼,總統下令處理告密者

俄軍網路被入侵,核彈被美國植入控制代碼,總統下令處理告密者

6月15日,美國《紐約時報》曝出猛料,聲稱美國政府官員承認,早在2012年就已經在俄羅斯電網中植入了惡意代碼,並且可以隨時發動攻擊。而這一泄露國家重大機密的舉措也徹底惹怒了總統特朗普,其稍後在社交平台上發表推文,稱《紐約時報》的報道全部都是假的,並且抨擊其做法「簡直就是叛國的行徑」。

而美國激進派政府官員對此卻不屑一顧,稱早就該如此做了。並且還稱,早在多年前國土安全部和聯邦調查局就已經警告過美國政府,俄羅斯針對美國的網路和戰略設施植入了惡意代碼,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癱瘓美國。實際上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現代無形的網路攻擊破壞力早已經超過了傳統炸彈的殺傷力。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拿電網來說,電網已經成為了所有國家最核心的戰略設施,無論是軍用設施還是民用設備,只要是電氣化裝備都離不開電。比如說醫療、軍用裝備生產、軍隊指揮系統、核電站控制、天然氣管道加壓等等等等。最關鍵的是電網本身就需要現代化的電氣設備來完成全自動控制,這就給了惡意代碼滋生的空間。

一旦敵人控制了電網,可以輕易的癱瘓指定區域或者是指定設備,比如控制電網造成油氣加壓站過載爆炸,徹底癱瘓管道系統,亦或者是通過惡意代碼控制敵方的核設施。這並非不可能,實際上此前伊朗的核設施就遭到了美國「震網」病毒的攻擊,造成一大批離心機徹底損毀,這給伊朗的核計劃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直到現在伊朗鈾濃縮生產都還沒有徹底恢復。可想而知,一旦核電站被對手控制,關鍵時刻來一場切爾諾比利那樣的事故並非不可能。

除此之外,現代戰爭完全依賴高科技手段,而高科技則嚴重依賴先進的電子產品,這些電子產品在越來越強大的惡意代碼面前過於脆弱。強大的病毒可以讓雷達看不到目標,甚至發出虛假目標信息,可以癱瘓敵人的指揮網路,甚至可以影響到一些尖端武器的數據,讓其無法精準的擊中目標。

有資料顯示,實際上美俄雙方並不滿足於向對方的戰略目標植入惡意代碼,其最終目標是控制對方的核武器發射和解鎖程序,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徹底瓦解對手的核打擊力量。雖然目前核彈的發射非常繁瑣,安全級別也是最高的,理論上並不存在什麼安全漏洞,但是雙方依然樂此不疲,並且每年都有大量的經費投入到這項研究當中。

此次《紐約時報》的報道,將原本處於台下的暗戰直接暴露到聚光燈下,這讓特朗普極為震怒。實際上因為頻頻爆料,《紐約時報》一向都不受特朗普待見,而此次爆料絕密內容明顯觸犯了特朗普的底線,其下令要求嚴懲向紐約時報透露機密的政府官員。

作者:工程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器次元 的精彩文章:

阿曼灣油輪爆炸,美國宣布找到肇事兇手,數艘軍艦殺向伊朗!
美國評估與伊朗開戰後果:航母被魚雷擊沉,數千士兵陣亡

TAG:兵器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