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驗方匯選:二黃散、樟腦散、苦參黃柏湯等臨床實用方

中醫驗方匯選:二黃散、樟腦散、苦參黃柏湯等臨床實用方

想免費系統的學習中醫課程,頭條評論+私信電話:學習中醫,即可免費領取針灸學習視頻哦!

十一張中醫驗方匯選

—1—

【二黃散】流行性腮腺炎方

方葯:吳茱萸15克,生大黃12克,川黃連8克,膽南星4克。

功效:解毒清熱,活血化淤。

炮製及用法:將上藥均焙乾研成細末,和勻,加醋拌和,調成稠糊狀,製成葯餅,於晚睡前外敷於雙足湧泉穴處,晨起時取下。每晚敷1劑。患兒體溫39℃以上,給以口服解熱鎮痛葯。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療效:40例患兒經外敷二黃散後,均獲愈(腮腺腫脹消失,熱退)。(詳見《江蘇中醫》1992年第9期)

—2—

【方名茯苓二術湯】嬰幼兒腹瀉方

方葯:地錦草15克,蒼朮、白朮、茯苓各5克。

功效:補氣健脾,利水滲濕。

炮製及用法:以上方葯研末即得。小於1歲患兒,每次1克;1~3歲患兒,每次2克;3歲以上患兒酌情加大劑量。將所需藥量放入碗內,打入雞蛋1個,再加少量淡鹽水攪勻,然後放入鍋內蒸糕。

療效:臨床療效滿意。

說明:以此方治療傷食型、濕熱型、脾虛型嬰幼兒腹瀉,療效較好,尤以治傷食型和濕熱初期腹瀉效果最好。(詳見《山東中醫雜誌》1984年第6期)

—3—

【方名樟腦散】痔瘡方

方葯:冰片、樟腦各2克。

功效:消腫止痛。

炮製及用法:將上藥放入尿罐或痰盂內,沖入適量沸水(約大半容器),患者趁熱坐於容器上,每次約30分鐘,每天2~3次。

主治:痔瘡。

療效:一般用上法治療4~6次,即可減輕癥狀,3~6天基本痊癒。(詳見《浙江中醫雜誌》1982年第2期)

—4—

濕疹2方

【苦參黃柏湯】

方葯:苦參、黃芩、黃柏、蒼朮各15克。

功效:清熱燥濕,祛風殺蟲。

炮製及用法:加水1500毫升煎至600~700毫升備用。治療時加溫,洗患處約20分鐘後作濕敷,每日1~2次。

主治:濕疹。

療效:共治療7例,均痊癒。(詳見《江蘇中醫藥中醫分冊》1979年第4期)

【松香散】

方葯:松香400克,樟丹、官粉、白礬各200克。

功效:解毒殺蟲,燥濕止癢。

炮製及用法:共研細末,外敷患處。

主治:皮膚濕疹、黃水皰及浸淫皰。

療效:治療急慢性濕疹16例、黃水皰5例、浸淫皰9例,共30例。治癒27例,好轉3例。(詳見《河北中醫》1986年第1期)

—5—

爛腳丫2方

【梅葉酊】

方葯:臘梅樹鮮葉(嫩葉更佳)100克,60%酒精適量。

炮製及用法:(1)將臘梅樹葉洗凈,剪碎,裝入乾淨瓶內,然後加入60%酒精300毫升,密蓋,浸泡7~8天左右,用消毒紗布過濾,然後將濾液裝瓶,密蓋備用;

(2)患者臨睡前,用溫水將爛腳趾丫洗凈,然後用消毒棉簽蘸取藥液,塗擦在爛腳丫縫內,最好一天用1~3次,直至痊癒。

療效:共治11例,全部治癒。(詳見《浙江中醫雜誌》1990年第11期)

【蛇床子黃柏湯】

方葯:沒食子、黃柏各15克,蛇床子、土槿皮各30克。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炮製及用法: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鐘,過濾後加入枯礬12克溶化,每劑葯可連用2日。將患足浸泡於微溫的藥液內,每次15~20分鐘,每日2~3次。

療效:治療50例,全部治癒。(詳見《中西醫結合雜誌》1984年第4卷第4期)

—6—

調經湯方,止咳湯方

【茜草調經湯】

女子多有月經提前或錯後,或腹痛,乳脹,叫做月經不調,服茜草調經湯有效。

處方

茜草根15克,當歸、杜仲各10克

白芍、何首烏、懷牛膝、山楂各12克

川芎6克,桑寄生25克

制香附、小青皮各9克

柴胡、炙甘草各4克

隨證加減:若月經色深,有小塊,腹痛甚可加炮姜9克、肉桂4克;若月經色鮮紅,量多可加山桅、丹皮各9克;若痛劇可加元胡15克、台烏葯10克。

功效:養血調經,疏肝解郁,益肝腎經。

主治:月經不調,提前或錯後,腹痛,腰痛,乳脹,或心煩,失眠,陣陣潮熱等症。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先服3~5劑以初調打好基礎,此後每次月經來前3~5天再服5劑(經期亦可服),連續用藥3個月。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注釋:女子到了14歲,性腺和性器官發育逐漸成熟,性激素分泌,便有月經來潮。若受情志影響,以及飲食、睡眠、休息失調,則可出現月經不調;月經不調又反過來影響女子心情,如產生急躁、易怒、睡眠休息不良等現象。因此注意調養月經是女子的第一要務,不可輕視之。(第三軍醫大學附屬大坪醫院中醫科教授 戴裕光)

【甘露止咳湯】

處方

僵蠶、桔梗、白鮮皮各12克

烏梅、桑白皮、訶子肉、

蟬蛻、木蝴蝶、罌粟殼、

生甘草各10克

浙貝母15克

北沙參、玄參各20克

功效:養陰清肺,潤燥止咳。

主治:咽癢口燥,乾咳痰少等。

用法:上藥一起放進罐中(非金屬器均可),冷水浸泡1小時左右,讓水浸透藥物飲片,將罐中水面調整在淹過藥渣面1厘米處,小火煎煮到沸後20~25分鐘時,倒出藥液,加冷水再煎(如前法),連煎3次。合3次藥液,加蜂蜜一匙,每次服20~50毫升,頻頻如飲茶狀,冷的也可以服,也可將藥液瓶裝隨身攜帶,當茶頻飲。

注意:食物宜清淡,凡新鮮的食物都可吃。酒類、滷菜、油炸、煎炒、辣椒、胡椒、姜蒜等燥熱刺激性食物應盡量少吃,同時不宜濫用溫性補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教授 王輝武)

—7—

喝艾葉水治排便不暢

過去,我得了腸胃病,一天到晚想解大便,又解不出來,並有疼痛感,蹲很久只能解出一點,非常痛苦。2003年6月底,我聽一位老友說,用干艾葉泡水喝,能治排便不暢。

具體做法是:把干艾葉洗凈放入茶杯,用開水沖泡當茶飲用,如怕苦可適當放點糖,一天沖泡數次。我照此方法喝了半月後,排便不暢的癥狀逐漸消失了,至今未複發。

點評:艾葉用於排便異常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痢疾,急性或慢性都可用。它主要表現在一天到晚都想解大便,但又解不暢快,伴有腹痛,大便中帶有膿血或粘液等。

顯然,上面讀者所講的腸胃病與此相似。另一種就是便秘,主要是排便困難,但並不十分乾燥,往往要幾天才解一次,很少出現口乾、上火等情況者。

中醫學認為,艾葉是一味溫性葯,一般用於治療肚臍以下部位的各種寒症。例如肚臍以下的腹部冷痛、月經不調、排便異常、出血等。用的時候除了泡茶,還可以煮水、艾灸、熱敷、煙薰等。對於怕苦的人,將其炒熱以後熱敷下腹部也是有效的,當然,要注意避免燙傷。

另外,一些體質偏於熱重的人就不適合用艾葉來治病了。

中醫驗方匯選:二黃散、樟腦散、苦參黃柏湯等臨床實用方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8—

經霜老絲瓜治慢性咽喉炎

我的鄰居周老伯患有慢性咽喉炎已有18年,深受其苦。2003年8月,我從朋友處得知,經霜老絲瓜可治療急慢性咽喉炎。我將此方介紹給周老伯後,他服用了3個月,慢性咽喉炎竟好了。

其方法是:將經霜老絲瓜一條洗凈,切取一節約20克,然後把這一節絲瓜的皮、瓤、籽一起切碎,裝入碗內,加水適量,上鍋蒸20分鐘,加白糖一湯匙調勻,去瓜皮、瓤、籽,取其汁,趁熱慢慢咽下。以後可照此法製作、服用,直至痊癒。

點評:中醫認為,慢性咽喉炎是由於體內的熱毒向上蔓延到咽喉,造成咽喉部位經絡不通暢而產生的一種病症。上面所說的治療方法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絲瓜的皮、瓤、籽分別是絲瓜皮、絲瓜絡和絲瓜子3種常用中藥。藥典上記載絲瓜皮能退火毒,消熱腫;絲瓜絡能清熱化痰,通經活絡;絲瓜子能退熱降火。而且絲瓜經過霜天以後清涼的藥性更強些。加些糖,一方面可以讓味道好些,另一方面也讓藥性更和緩些。

這樣合起來慢慢咽下,就能達到清熱、消腫、降火、止痛的目的,對慢性咽喉炎也有好處。


學習中醫,請私信回復:學習中醫。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中醫養生方法僅供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夏天拔罐,祛濕更快,千萬不要錯過祛濕好時機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