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急症針灸醫案三則,這些乾貨知識,你必須學

急症針灸醫案三則,這些乾貨知識,你必須學

想免費系統的學習中醫課程,頭條評論+私信電話:學習中醫,即可免費領取針灸學習視頻哦!

急症針灸醫案三則,這些乾貨知識,你必須學

針灸應用於急症搶救的醫案三則,認真閱讀,對你的臨床治療大有裨益。

急症針灸醫案三則,這些乾貨知識,你必須學

急症針灸醫案三則

作者/劉智斌 郭遂成 高新彥

—1—

昏迷

【殷克敬醫案】

馬某,女,2歲,1977年9月12日就診。患兒貪玩不慎,從約二丈高處跌下,其母急抱救治,歷時已一小時許昏迷。

查體:昏迷狀態,呼之不應,瞳孔等大等圓,兩肺呼吸音清,心律齊,心率100次/分,無病理性雜音,腹軟,頭頂部有輕度頭皮擦傷,無顱骨及全身骨折現象。

診斷:昏迷(腦震蕩),即速針刺人中,捻轉後有反應,隨之嚎哭,逐漸意識恢復,肢體活動自如,起針後留院觀察,三天後一切正常出院。

3個月後隨訪,未留後遺症。(引自《臨床急症針灸治療學》)

評析:本案為殷克敬治療昏迷驗案之ー。

腦震蕩昏迷,一般多見頭部遭受暴力打擊後,即刻發生的中樞神經系統一時性功能障礙,人中「水溝"為醒腦開竅之要穴,歸屬督脈,督脈者"入絡腦」,臨床觀察,人中穴具有醒神之功,所以對任何之因引起的昏迷量厥首選人中穴,往往可獲立等見影之效。

—2—

休克

【殷克敬醫案】

鮑某,女,40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巨額敏縣郵政局幹部。1963年6月17日來院就診。

主訴:(愛人代訴)因腹痛、嘔吐、昏迷5小時。

病史:就診前7小時許,突然昏倒、噁心、腹部不適,此後腹瀉8次,後覺腹部絞痛,最後1次腹瀉昏倒不省人事,故急診來我院就診。

檢查:體溫37.5℃,脈搏捫不到,血壓測不出。神志不清,四肢冰冷,全身冷汗,無脫水征。唇紺,呈嘆氣樣呼吸。瞳孔等大,對光

反射減弱。心率每分鐘124次,心律齊。肺無異常。腹部稍脹,肝脾未觸及,腸鳴音活躍,無病理反射。

紅細胞:375萬/mm3,血紅蛋白:11g/dl,白細胞:13400/mm3,桿狀:2%,中性76%,淋巴22%。

診斷:脫證(考慮為急性胃腸炎引起的休克)。

辮證:亦可系汗、吐、下太過,傷津耗液可陰枯液竭,久病重病,元氣虛損,清竅失養,神無所依而致此證。

治則:入院後,給予補液,針刺湧泉、人中、行間、神闕(隔鹽灸),上三穴以強瀉手法施針刺之。1小時後血壓仍測不到,脈稍轉強。加針足三里、神闕施重灸,30分鐘後,神志稍清。再加針耳穴腎上腺、皮質下,行強捻轉手法30分鐘,血壓回升至110/70mmHg,留針5小時,後經輔助治療5天後出院。(引自《臨床急症針灸治療學》)

評析:本案為殷克敬治療休克驗案之一。

本方主要作用是回陽固脫,調節陰陽。任脈維繫一身之陰,督脈總督一身之陽,取二經穴為主調節陰陽以防離決。

人中穴施針刺術,可醒腦和振奮陽氣;神闕穴施重灸,有回陽固脫的作用;湧泉穴為腎經之井穴,可引上越之浮陽下歸其宅;足三里為胃經之合穴,施術可益氣助陽,固表止汗;行間為肝經之滎穴,可理氣活血、舒肝解郁;腎上腺、皮質下施針刺術,可使血壓上升。上穴合用,故取效迅速。

—3—

昏厥

【周德宜醫案】

洪某,男,39歲,エ人。1987年9月20日初診。

主訴:高熱2天,伴劇烈頭痛,噁心嘔吐。西醫診為「腹膜炎」,給予綜合療法治之。

在治療過程中突然出現神志昏迷,呼吸驟停,但仍有心搏動,測血壓60/20mmHg。

當即予可拉明等呼吸興奮葯搶救2小時未能恢復呼吸,特請針灸科會診。診其不省人事,身熱肢厥,面色發紺,無氣息,脈微弱細數。證屬"大厥」。

治則:疏解肺經鬱熱,輔以醒腦開竅。

治法:①放血:取少商,以三棱針點刺放血。②針刺水溝、合谷。

操作:用短粗亳針快速進針而後輕插重提,頻率宜快不留針,僅治1分鐘,呼吸恢復,神識漸清。經調治周余痊癒出院。「王振琴.周德宜運用針灸術治療急症經驗舉隅.中國針灸,1999;(01):32-34」

評析:本案為周德宜治療暈厥驗案之一。

《素問調經論》曰:「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臨床某些暴厥,用現代醫學的一系列搶救措施,有時尚不能奏效,此時,運用針灸或與中西醫結合搶救,往往可提高療效而減少病死率。

周老認為:對任何原因引起的高熱壅阻肺絡,均應點刺肺經井穴之少商,使之出血,以開肺竅,急解其熱。

如《肘後歌》曰:「剛柔二痙最乖張,口噤眼合面紅妝,熱血流入心肺腑,須要金針刺少商」。水溝為急救卒死之良穴,《肘後方》謂:「救卒死屍厥方......針人中至齒立起。「手陽明合谷穴,乃為回陽九針之ー,《針灸秘籍綱要》謂:「凡暴亡諸陽欲脫者,均宜合谷治之。」

本文摘自《古今名醫針灸醫案賞析》,本書作者:劉智斌、郭遂成、高新彥。轉載請註明出處。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針灸方法僅供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學習中醫,請私信回復:學習中醫。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中醫養生方法僅供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端午文化丨講給孩子們聽-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和小故事
中醫驗方匯選:二黃散、樟腦散、苦參黃柏湯等臨床實用方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