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選好學校還是好老師,你站哪一邊?

選好學校還是好老師,你站哪一邊?

大J的話

我的讀者們真的都是寶藏,今天的話題來自於2個學習群幾個月前關於擇校話題開了個「辯論賽」,圍繞「選好老師VS選名校」進行。

他們當時就是在微信群里大段大段打字來表達自己觀點的,真的十分精彩。

我知道當時建群之初,他們有很嚴格的群規,其中一條就是需要整段打字表達自己觀點,防止表達隨意性帶來的刷屏。

我聽群友分享,一開始的確覺得很嚴苛,但堅持一段時間後真的發現表達和思考都有了質的飛躍。

那麼就來看看這群成長型父母的觀點吧,希望這些思辨和多元思考角度,也能給你們一些新的視角。

在文章的最後我設置了一個投票,希望看完這個辯論後,你們可以分享你們的觀點給我。

當時的辯論真的很長,之所以我才分享給大家,就是因為整理花了很多時間。

以下是辯論賽的「精華集錦」:

正方:支持好老師

1、A媽媽

主要觀點:

名校效應正在降低,「家門口都是好學校」的主流思想變化。

好老師是孩子的領路人,應對叛逆期、青春期,我們都是過來人,都有經歷。

現在升學靠面試,好學校可以作為名片,孩子整體的素質能力才是核心。

辯論內容:

首先定義一下學校,我理解的學校是從小學開始的,幼兒園還是保育方向為主。那麼好的學校的確是可以給孩子作為一個「名片」

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小升初是面試的,「簡歷」「名片」是被打壓的地下工作,從面試上看還是看這個孩子的整體素質能力,中考、高考,更是看成績 面試,也就是現在名校效應逐步降低。

「家門口都是好學校」是主流思想,政策是集團化辦學,片區教育質量平均是未來的趨勢。

那麼,如果學校的背書效應逐漸降低,更重要的就是從校長,辦學人創校人的理念,落地的專業教師團隊師資力量的動態變化來的更為重要了。

老師對孩子的重要性,我們都是過來人,青春期的躁動, 叛逆期的變扭,如果有好的老師有緊有松,做真正的領路人,不是當年懵懂的我們嘴上說著無所謂,心裡最為期待的嗎?

更為重要的是,就算這個學校再好,照顧其他孩子再好,可是我的孩子就是那一個,因此,把選擇的重心,放在會對「我的孩子」更更為上心的那個老師,不才是更為重要的嗎?

2、B媽媽

主要觀點:

當下和未來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熱愛、自信、好奇、與人合作這些品質是未來孩子的優勢所在,這些是在好老師的帶領下培養出來的。

教育體制改革緩慢,好學校是既得利益者,改革空間小

好學校的好老師在體制框架下很難放手施展。

辯論內容:

以終為始的思路來考慮這個問題,我會思考我想要培養怎麼樣的孩子,到底是好學校還是好老師能更好的培養出這些優秀品質的孩子。

先說說當下和未來的環境:

在80-90後的經歷來看,高考/知識/學歷改變命運這句話是成立的。

可是,時代是在不斷改變的,近幾年很火的人工智慧或許即將到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我們孩子面對的世界運行模式一定跟現在不同,機械化、不需要大量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工作一定會面臨困境。

激情、熱愛、自信、好奇、與人合作這些品質反而是人類相比人工智慧的優勢所在。

那麼這些品質是在好學校里還是好老師帶領下更好的培養出來呢?

下面說說教育體制問題:

教育改革這麼多年,進展還是緩慢,原因很多:

第一,城市裡的學校,尤其是好學校是現有管理體制和利益格局下的既得利益者,會想方設法盡量保住自己在現有體系中的位置,所以改革的空間很小。

第二,好的公立學校大都是大班大校(僅限我居住附近的學校)。大規模學校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就像大公司每個員工都有特定的工作內容,老師也是比較精細分工的。

最後說說好學校有好老師問題:

好學校的好老師在體制框架下很難放手施展。

我在一本叫《變數》的書里讀到,有一個留守兒童學校,作者認為中國教育理念最先進小學不是北京或上海的名校,而是四川廣元山區的范家小學。

學校對孩子們有哪些要求呢?學生要有閱讀的愛好,能寫一手漂亮的字,能流利地朗讀,能當眾表達自己的想法,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形成愛清潔的衛生習慣,有兩項體育愛好,一項藝術愛好。最後才是:課業發展良好。

老師身兼數職,無意間踐行了項目式教學,他們會帶著孩子做沙拉,做酸菜魚,調查村子裡的一口老井到底在哪?,參觀水電站,到山上采蘑菇和草藥。

3、C媽媽

主要觀點:

名校的優越感讓孩子的內驅力下降,逼著孩子獲得好成績不能適應未來的社會

好老師讓孩子愛上學,對學習有興趣

學習是一生的事,厚積薄發對孩子後期有很大作用。

辯論內容:

我之前的觀念是選擇好學校,後來有天看了本書,我突然會去思考,如果我給孩子選擇了名校,各種優越的環境和師資力量。

他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對於學習的內驅力不是很強,那麼硬逼著學習,一時的好成績不代表未來對於社會環境好的適應。

我現在的想法是,小學的時候去一個一般的學校,那裡的老師會更多關注孩子本身而非成績,而這會對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對未來的憧憬有很好的影響。

讓孩子愛上上學,對學習抱有興趣,這個是我的重點,前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厚積薄發會對孩子後期有很大的作用。

學習是一生的事,我更希望孩子前期落後陪跑,去享受跑步的樂趣,去欣賞沿途的風景,當他找到他喜歡的事能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向前沖,這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反方:支持好學校

1、A媽媽

主要觀點:

名校更容易吸引好老師,名師出高徒

名校更容易找到積極向上的好夥伴

名校更容易開拓眼界

名校有好的背書,成為以後更多社會資源的敲門磚。

辯論內容:

當然選擇名校了!從孟母三遷到現在的擇校,好的教育在做什麼?就是在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環境就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師,這個虛擬「老師」,和傳道授業解惑的實實在在的老師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我認為能力範圍內選擇名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名校更容易吸引好老師,名師出高徒;

第二,名校更容易找到積極向上的好夥伴,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才有機會變得更優秀。

第三,名校更容易開闊眼界。名校小夥伴,愛學習,愛思考,而不容易人云亦云是大概率事件,和這樣的小夥伴朝夕相處,會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孩子的思路自然就更開闊了。

第四,名校會有好的」背書「,好的背書表面上看」 敲門磚「,這是世俗意義,但為什麼這塊磚就能成為金磚,是因為它背後有校風校貌,學校文化的積澱。

這種積澱既有文化精神的傳統,又有人脈關係的積累。

」名校「背書是金金光閃閃的敲門磚。

2、B媽媽

主要觀點:

學校的環境影響大於老師的影響。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環境。

名校有好的老師團隊,還有教育理念、教學體系、教案研發和硬體設施、社會資源。

好老師一個人的力量扛不起時代和教育理念更新的責任。沒有學校支持,社會資源鏈接,好老師也開發不出適合新時代學生的教育學案。

名校有體系支撐整個學生的教學質量,不依賴某個好老師也能轉動。

辯論內容:

我果斷一定以及肯定選擇名校!!對於孩子成長來說,最重要的是環境,學校的環境影響要大於老師的環境影響。

名校除了老師團隊,更重要的還有教育理念、教育體系、教案研發和設施硬體、社會資源等等,這些是一名好老師做到極致所無法具備的實力。

選擇好的學校,不是選擇好的老師、好的同學那麼簡單,更看重的是它教育理念和研發課程的實力。

如果沒有學校支持、社會資源鏈接,好的老師也開發不出更適合新時代學生的教育學案,只能在已有的教育經驗里不斷重複使用的結果而已,這顯然與成長型思維、與時代脫節。

名師、好老師,一個人的力量扛不起時代和教育理念更新的責任。

名校之所以名,還有它的體系在支撐整個學生教學質量,我不用依賴某個好老師也能轉的動。

如果拿極端案例來說話,虐待同學心理來說話,那好老師的極端新聞也不少,人是會變的,但是體系力量就能撐住、更對學生和家長負責。

3、C媽媽

主要觀點:

名校,本身就有雄厚的師資,包括校長和好老師。

生源方面,優秀的學校聚集了優秀的生源,孩子受到周圍同學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硬體:安全問題:食堂飯菜、空調、空氣凈化器,給孩子身心一個健康保證。

平台:提供豐富的活動、比賽和交流,拓寬孩子的視野。

辯論內容:

第?,師資方面:好學校裡面有好老師,這是大概率事件,但是不太好的學校裡面出現一位好老師,這是小概率事件。

所謂的名校,就是有雄厚的師資來打底的,包括優秀的校長,也包括優秀的老師。

第二,生源方面:我所在的成都,優秀的公立學校都是劃片,但是能負擔得起高價學區房的父母,最起碼也是願意在孩子教育上投資的父母。私立學校,更是通過各種考試來篩選生源。

名校中的學生,就算不是出類拔萃,至少也是平均水平偏上的。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受到周圍同學的潛移默化,是非常有用的。

第三,硬體方面:好的學校也多半擁有雄厚的資金水平。

別的不說,塑膠跑道大概不會是有毒的吧?食堂飯菜應該不會是霉變的吧?霧霾天能給安個空氣凈化器吧?有空調有投影儀吧?

在國內這樣的安全環境下,這也是對孩子身心健康的一種保證啊!

第四,平台方面:優秀的學校,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比賽、交流等等,豐富孩子的興趣愛好, 拓寬孩子的視野。這對一個孩子的成長,真的是很重要的。

最後,拿我自己做例子:我第一年高考的時候,數學成績非常糟糕,滿分150,僅僅考了55分。我當時的高中是在老家第二梯隊里的。

第二年復讀,去了最好的高中復讀,那個數學老師我簡直五體投地,第二年我數學考了120多分。

只有好的學校,才能遇見好的老師啊!

總結

當時拿到他們的辯題,我也在思考,自己會怎麼選?如果非要二選一,那麼我選好老師的?

我今天先不分享自己的觀點,和大家一起投票吧。大家投票後也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下你的觀點,將這個辯論賽精彩地延續下去。

其實這個選擇沒有絕對對錯,但這樣的思辨過程,可以讓我們思考自己最看重的原則是什麼,也能通過其他不同觀點來彌補自己的認知局限性。

不管怎麼選,請記得:

選之前理性邏輯,選之後洒脫放手。很多孩子的玻璃心,其實也是因為我們父母總害怕選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薦書 |《花開總有時》一位早產兒媽媽的真情筆記
你的所有育兒焦慮,都來自於沒分清這兩個詞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