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聖孟子的安身立命之道:順境不瘋狂,逆境不抓狂
題記:所有沒有盡到最大努力的人,不要去空談命運,因為你根本沒有觸摸到命運的門檻。
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存心、養性、俟命、修身、立命」的理論,形成了中國人「安身立命」之道。所謂「安身」就是修養道德盡其所能;所謂「立命」,就是在命運之前卓然挺立起人類的道德和作為,用「正命」之道等待命運,用最大的努力最好的自己去迎接命運。
這是一種理性的、腳踏實地的現實主義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無論何時何地,中國人總能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姿態。因為,中國人知道,你走的越遠,命運給你的空間越大。你甘願做一頭懶驢,命運交給你的,只能是拉磨而已;你甘願做一條水草,命運給你的,只能是隨波逐流而已。
「盡人事知天命」的態度教會我們,人類畢竟是宇宙中孤獨渺小的個體,總有人力達不到的邊界,人不能盲目自大,誇大自我的主觀力量而務求自得,也不能以命運無法改變為借口而無所作為。而應該在挫折和失敗面前,能夠安之若命,以達觀的心態泰然處之,不拋棄不放棄,不懊惱不喪氣,不自暴不自棄,人生不息奮鬥不止,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用王安石的話說,就是「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孔子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對「盡人事知天命」思想的最好詮釋。
這種精神,也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化心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如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危亡時刻,能夠奮然崛起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正有賴於這種精神的激勵。這種理性、自立、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源泉。
孟子說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把挫折當成命運的考驗,當成推動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宋代著名哲學家張載在孟子思想的基礎上,進行了精彩的發揮,他在名作《西銘》中說:
「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富貴福祿的恩澤,是乾坤父母所賜,用以豐厚我的生活;貧賤憂戚,是用來幫助我成就一番事業的。活著的時候,我順從人間的正道事理;死的時候,心安理得,我安寧而逝。」
張載在孟子理論的基礎上,從宇宙觀的角度論述了人的「命」和「遇」的問題。在張載看來,「命」是上天賦予,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價值本性,對此,人應該修身以俟之;而「遇」則是氣質所稟,是富貴貧賤、福禍壽夭等生存境遇,對此,人應該超然待之。人生的順境,是上天對我的恩澤;人生的困境,是上天對我的考驗。只有坦然地對待生平所遇,堅持不懈地完善自己的價值本性,才能超越外在境遇對自我的困擾,達到人生的永恆安寧。
在中國哲學家看來,如何面對得意和失意,是人生的重大課題。真正的君子,應該是得意不忘形不瘋狂,失意不失志不抓狂的人,面對無可奈何的命運,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所有沒有盡到自己最大努力的人,不要去空談命運,因為你根本沒有觸摸到命運的門檻。
TAG:好玩的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