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Phone XR消費者報告,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答案

iPhone XR消費者報告,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答案

本文作者:劉奔跑

相信我,在現階段再來討論iPhone XR值不值得買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無論是從當下手機圈話題熱度,還是近期的相關資訊報道,這款發佈於去年9月份的手機怎麼看都也已經過氣了。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為什麼還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呢?因為近期iPhone XR的價格真的香啊。

在文章開始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

iPhone XR和iPhone XS Max是兩個定位完全不同的產品,它們的差價達到3000元,所以我們不能用看待後者的眼光去要求它。另外,iPhone XR也不是廉價版的iPhone,因為不論是從定價、性能或是做工來看,它都是一款定位中高端的旗艦,它不是iPhone 5C的繼任者。

在3個月前,我寫過一篇《60天深度使用iPhone XR,我想把它推薦給每一個人》的文章,文中描述了我對iPhone XR的第一映像以及使用感受,所以今天我就不再贅述它的外觀和性能表現了。簡單的說一下網友們較為關注的點,也就是文章開頭列出的幾個問題。

屏幕會不會影響視覺體驗?

我認為任何一款可顯示設備,給人以最為直觀的使用感受取決於屏幕素質。在蘋果發布iPhone XR之後,我和很多人一樣內心的OS是「嗯,這很蘋果」,該變的屏幕、解析度、充電器一個沒變,不該變的價格倒是上調了不少。

先不說實際觀感如何,起售價格高達6499元配個1792*828像素解析度怎麼看都不良心,即使你蘋果在屏幕調校上再出色,也好歹上個1080P讓消費者在購買時心理上更舒服一些啊。(說到這可以表揚一下隔壁的三星)

在拿到iPhone XR之後呢,我發現網上說的那些屏幕解析度差、顆粒感強等問題確實存在,不過前提是把手機貼近眼睛來看,但試想一下誰會這麼用手機。所以在日常使用中,你完全不必擔心它會影響視覺體驗。

換句話說,在所有的手機產品中你最不必擔心的就是iPhone的屏幕素質,在iPhone X之前的iPhone從未使用過OLED屏,解析度也從未達到過1080P,但是在當時的情境下你感覺到它們的顯示效果差了嗎?

其原因除了蘋果對屏幕出色的調校外,還有一點來自LCD天生的優勢。首先簡單的說一下OLED和LCD的工作原理,OLED屏的發光原理是通過有機發光二級體直接投射出紅綠藍三原色的光,而LCD屏則是依靠背光層來發光,也就是常說的LED背光燈。但是這些背光燈只能發出白光,想要投射出三原色,另外還需要通過一層紅綠藍三種顏色的濾片來上色。

簡單的說,它們的光源來源不同,OLED是具備自發光性質,而LCD則是通過背光燈來發光,所以說它們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LCD屏的優勢在於它和OLED屏的排列方式不同,LCD採用的是三色標準排列,所以在使用時不容易出現視覺疲勞,在同樣解析度的情況下清晰度也會更高,這也是「LCD永不為奴」的主要原因。

可即便如此呢,我們依然無法改變LCD終將會被OLED取代的客觀事實。其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因為LCD採用多層結構,反饋需要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所以在響應時間上相比OLED屏要稍微長一些。不要小看這毫釐之間的差距,在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中,人們總希望用更短的時間來獲取更多且有用的信息,而這些信息的積累就是需要時間來沉澱的。在一切求快的當下,你慢了一秒,可能就會錯過一個有用信息。

另一方面就是手機發展必然所致,縱觀整個手機的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信息是手機主體大小和屏幕大小始終在變,但又始終沒脫離的一點是移動便攜性。這一點主要源於人們總希望更大的屏幕帶來的信息獲取效率,同時又希望有更好的移動便攜性,比如說全面屏就是在解決移動便攜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屏幕顯示面積。

但是這一條路總歸有走到極限的一天,屏幕再大它也大不過手機本體的大小,這個時候如果還要擴大屏幕就只能增加機身尺寸,可這樣的話又違背了手機作為移動設備的初衷。所以摺疊屏是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向摺疊屏這一方向發力。

不過做摺疊屏手機需要一個前提條件,必須是柔性屏,所以就只能用OLED。

無3D Touch體驗上會不會大打折扣?

3D Touch的取消很多人有很多猜測,有人說是出於成本考慮,也有人說為了和iPhone XS系列拉開差距,不過在我看來更多的可能還是基於機身重量和厚度的考量。iPhone XR的機身厚度為8.3mm,重量為194g,雖然還未達到「半斤」,但是拿在手中明顯能感知出一種沉甸甸的厚重感。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還要強上3D Touch模組,那麼勢必會增加手機的厚度和重量,結果就是犧牲了握持手感。

對於3D Touch的使用性,網上討論有好有壞,但更多的人認為它不實用,甚至有部分人壓根就不知道iPhone還有這麼一個功能。我上一部蘋果手機是iPhone 7,在使用了一年之後,我已經習慣了在消費時重按微信支付寶圖標呼出掃碼付款、我也習慣了在來通知時重按通知條快速瀏覽信息,我還習慣了在修改文字時重按鍵盤移動游標。

在iPhone XR上蘋果給出的替代方案是長按,鎖屏界面長按按鍵打開手電筒/相機、控制頁面長按選項欄呼出二級菜單。體驗幾次感覺也還行,但是當我在桌面長按應用圖標時我的想法轉變了,因為它反饋給我的是滿屏浮動的圖標,然後我又快速打開鍵盤,長按鍵盤一次無響應、長按鍵盤兩次無響應、第三次長按空格鍵終於出現了游標符號,然後我又試了一下,這次手指意外滑動了一下,結果無響應。

所以3D Touch的取消對於早已習慣了這一功能的用戶來說,體驗感下降很多。雖然蘋果給出了長按的替代方案,但是可應用的場景很少,像上面提到了場景,比起前兩個,使用頻率更高的明顯是後兩個,但是這兩個呢一個使用體驗差、一個直接不能用。

另外還有一點可能大家沒有注意到,就是iPhone上的3D Touch和Taptic Engine是具有聯動關係的,在每一個3D Touch應用場景下都會觸發Taptic Engine的震動反饋。但是在iPhone XR上呢,因為3D Touch的取消,這個蘋果引以為傲的功能被觸發的場景也變得更少。

單攝鏡頭真的能帶來優秀的拍攝體驗嗎?

在手機拍照方面,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跟著廠商的套路走,這個套路是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在用數字來刺激消費者對手機拍攝能力的判斷。比如說鏡頭的數量,又或者是像素的高低。

但事實真的是數字越高越好嗎?對於喜歡攝影的朋友們應該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句話主要是指感光面積更大的相機感測器可以帶來更多的進光量,從而拍到更大的動態範圍,所以拍出來的照片畫質就會更好。

但是手機內部空間是非常有限的,它無法塞下相機般的感光元件,那麼質量不夠就只能用數量來湊了,於是就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相繼推出雙攝、三攝手機,甚至還有五攝。

多鏡頭確實可以提高成片質量,不過實際上在我們日常的使用當中,單鏡頭的使用頻率要遠高於雙鏡頭。這裡並不是說多鏡頭沒有必要,因為在當下的手機市場,鏡頭數量的增加已然成為手機攝像彎道超車的一個助力,至於多出的鏡頭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

當然好的照片不僅僅是依靠大底來實現,在如今也有不少小底逆襲大底例子,比如谷歌Pixel 3、iPhone X系列。它們的COMS尺寸當然不是行業內最大的,但是它們憑藉出色的軟體演算法合成多張照片,然後得到非常優秀的超級夜景、智能HDR等表現。

回過頭來再說說iPhone XR,它與iPhone XS系列不同的是它的背部只有一顆攝像頭,在如今雙攝標配,三攝主流的年代,每次拿起它時總會感覺它不太像是這個時代的產品。不過好在蘋果沒有在這僅有的一顆鏡頭上進行性能閹割,它採用了iPhone XS系列上的同款主鏡頭,所以在日常的拍攝上沒有什麼差別。

下面是幾組直出樣張:

顯然,在現階段再來討論iPhone XR的相機表現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它沒有長焦鏡頭,主攝也不支持2倍無損變焦。所以Smart HDR就是它最大的優勢,如上拍攝樣張整體來說成片表現還算不錯,目前還能維持在第二梯隊吧?

儘管iPhone XR沒有第二顆鏡頭,但它依然支持人像模式。不過實現人像模式的方式與雙攝的XS系列不同,XS系列是通過雙鏡頭景深演算法來實現摳圖,而iPhone XR則是通過神經網路學習識別摳圖。所以本質上它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這也導致了一個現象,如下圖:

就是在使用人像模式時拍人還好,但是拍物體就很難識別,或者說無法識別。

現階段入手iPhone XR是否合適?

近期因為618活動,iPhone XR在各大電商平台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價優惠,有的平台甚至直降千元,因此網上又開始了真香討論。但是我個人認為目前這是個比較尷尬的問題,說它不值得買吧,近期的價格又太讓人心動,他可能是目前能買到的性價比最高的且綜合素質最好的A12設備;說它值得買吧,它又有不少讓人難以忽視的小缺點,同時價格也並未到掏錢不肉痛的地步,並且9月份又即將到來。

網上有很人說如果兩年不換手機的話,iPhone是最好的選擇,基於iOS的閉源生態,iPhone確實可以做到兩年不卡。但其實安卓旗艦也可以,只是很多人沒有嘗試過,其原因是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保質期,人們對新事物的新鮮感是非常短暫的,待到新產品新技術出現的時候,人們很難控制住內心的消費慾望。

看到這如果你還準備入手iPhone XR,那麼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擺在你面前,就是你能否接受它的大黑邊。

至於iPhone XR的邊框為什麼這麼寬?其原因是這樣的,因為iPhone XR採用的是LCD屏,這就意味著它用不了COP屏幕封裝,用不上COP就說明它的下巴無法做到iPhone XS Max那麼窄,但是蘋果又想讓其在視覺上看起來更加統一,索性就把剩餘的三邊做成了與下巴等寬,因此就出現了視覺上的大黑邊,所以啊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你窮。

參考素材

維基百科-有機發光二極體

愛否科技-iPad mini5評測

人民攻攝小北-知乎-手機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攝像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聊攝影:又到618,單反/無反相機怎麼選?
在距離WWDC不到一周,我下單了iPad pro 2018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