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帶著孩子做一次公益之後,你和孩子都會「上癮」

帶著孩子做一次公益之後,你和孩子都會「上癮」

「媽媽,花時間我們多想想辦法,看怎麼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最近一段時間,10歲的女兒整天在和我討論要如何幫助別人,是畫畫義賣、是幫老奶奶過馬路、是把自己的零花錢節省下來給別人、是把自己看過的書捐給山區的孩子、和山區的孩子做筆友每年支持他們學費,隔三差五女兒就會以此話題展開以此「深入而富有哲理」的討論。

是的,做公益這件事會上癮,當你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時,當你感覺到這在其中有收穫時,你會更願意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通過幫助別人獲得某種「成就感」。

事情的起因還從六一兒童節說起,六一的時候帶著孩子參加了UCCA公益丨「天才引路人」798兒童藝術周活動,其中的公益活動環節孩子參與的熱情很高,在孩子們的感染下,參加活動的家長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在這個時代養育孩子需要家長極強的體力、資源整合能力,我們要帶著孩子去感受世界、在應試中做的更好、綜合能力更強,其實一切「強、厲害、成功」的背書是孩子的那顆「善良的心」。

當孩子具備「善良」的氣質後,在學習成長,甚至在未來的職場上,他們都能活的包容而輕鬆,他們更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願意為幫助別人的成長而付出時間和精力,從實際的意義上來說,幫助別人何嘗不是在成就自己呢?

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理解做好自己和幫助別人之間的關係,我和孩子一起認真的讀了《大學之道》那幾句話: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要治理好國家,就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管理好家庭就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修養自己的品性就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就要有真誠的意念,要使得自己意念真誠就要先獲得知識,要獲得知識就在於認真的研究萬事萬物。

所以,在參加完天才引路人的活動之後,我和女兒推導出這樣的做公益的邏輯線:

第一步:讓自己具備更豐富的知識和能力(多讀書,多參加活動等)

第二步:堅定自己的意念(幫助別人不是為了顯擺,而是出自於自己的內心)

第三步:在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去幫助別人,而為了幫助而幫助。

孩子可能似懂非懂,但是孩子有一顆認真而善良的內心,我覺得這是2019年六一最大的收穫。而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只有不斷的折騰,不斷的帶著孩子去參與、去感受,時間會給我們所有想要的答案。

作者:米小媽媽,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斗跨界平台 的精彩文章:

大學期間想要遇到合適的愛情,這幾句一定要說給你的女兒聽沒壞處
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試試分步引導,給孩子「合適的梯子」很重要

TAG:九斗跨界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