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釋道:開悟的誤區

儒釋道:開悟的誤區

「開悟」這個詞,在學佛人當中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佛門術語,它意指開智悟理。關於開悟,《法華經》中有言:「照明佛法,開悟眾生。」自佛法傳入漢地,學佛者多如牛毛,實際開悟者卻少如牛角,因此關於何為開悟,世人往往道聽途說,甚至以訛傳訛。下面有三條關於開悟的誤區,突破任何一個,都離「明心見性」更進一步。

其一、頭上安頭

世人學佛總是離不開「開悟」這個話題,譬如《八十華嚴經四》曰:「開悟一切愚暗眾生。」開悟無疑是學佛人在佛法上有所成就的標誌。當我們在禪堂里打坐參禪,及至參破生命的疑團,明心見性,這已經是開悟。但是,倘若在修行中一直把「何時開悟」之類的問題放在心上,不停地去想像、猜測,這樣就永遠難以開悟,因為此心已經成為開悟的障礙,這便是「頭上安頭」。

開悟並非從外求得什麼,而是認識自性本具的法。《壇經·機緣品》中有言:「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世人皆知「開悟的楞嚴,開悟的法華」,但是心迷與心悟之間的突破,並不是看到一種景象,得到某種能力,而是對自身真如佛性的體認。越是執著於開悟,恰恰難以得到,正如俗語中所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其二、妄加揣度

關於開悟的第二種誤區,就是有許多學佛人, 喜歡拿「開悟或者沒開悟」去妄加揣度,猜測他人。這種觀念不僅是學佛修道的障礙,也是違犯戒律的,譬如《梵網經》中有言,學佛人持菩薩戒,不得「自贊毀他說四眾過」。在我們妄加揣測「哪位師父開悟」之前,不妨反觀自身「我是否已經開悟?」因為開悟與否實則為每個人自身的境界,所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即便他人真開悟了,我們說他人也如飢餓的人不去吃飯,反而憑空想像山珍海味,無異於畫餅充饑。

再者,動輒議論他人,以過來人的姿態評判他人,也是一種「我慢」的狀態。「我慢高山,不容法水」,有這種心態,離開悟尚有許多路要走。

其三、一悟百了

一直以來,我們對於「開悟」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誤解,就是一悟百了,開悟了就萬事大吉。實際上,禪門當中有先修後悟,先悟後修,悟修同步之說,譬如我們熟知的六祖惠能,就是先悟後修。也就是親見自性的本來面目在前,而後在修行中磨鍊習氣,累積福德。

打個比方來說,房間里堆積著亂七八糟的雜物,開悟的一瞬間就如同房內亮起了燈燭,但是房內仍舊亂七八糟,需要時日去歸置、打掃。

總而言之,開悟在祖師口中,就如同「瓮中捉鱉」。它本來就是自己的,我們只需髮長遠心、不退心,不急不趨地修行,對於上面三個誤區,突破一個,就離開悟更進一步,這隻「鱉」早晚是自己的。

【一日一言】未證言證,未得言得,是大妄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瀚海說易 的精彩文章:

中醫:肝臟手診及調理
梅花:卦例婦女測婚姻

TAG:瀚海說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