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衝擊大炮,鳥銃對付步槍!鴉片戰爭,清軍最後的敢死衝鋒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八里橋之戰給人夢幻般的感覺:早晨還鬥志昂揚的清朝騎兵,現在已經被消滅的無影無蹤...那些衣著華麗的清軍士兵,在路橋上揮舞著旗幟吶喊,徒勞地用他們那與我軍無法比擬的貧弱火力向我軍開火」
——英法聯軍總司令夏爾-蒙托邦(CharlesMontauban)在其著作《回憶錄》(Souvenirs)中描述的八里橋之戰當天的慘烈場景
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關江面停泊的英軍戰艦「康華麗」號(HMS Cornwallis)迎來一批衣冠楚楚的大清帝國官員,在與英國使節互相致意和簡單寒暄後,在艦尾的會客廳內,雙方簽訂了《南京條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隨著這份城下之盟的簽訂,持續了兩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終於煙消雲散。縱觀這場讓清廷顏面掃地,令近代中國人蒙羞的歷史性戰爭,作為大清帝國國防主力的朝廷經制軍(即八旗與綠營),其作戰能力之低下實在讓人瞠目結舌:從兵器技術水準,到日常操練水平,再到後勤保障模式,全都是前工業時代的落後產物。而長年的鬆懈狀態讓清軍武備廢弛,缺乏訓練,不要說是對抗船堅炮利的洋人,就是對內維持治安都顯得力不從心。
第一次鴉片戰爭將大清帝國從天朝上國的神壇上拉了下來,滿清上層統治者雖然依舊做著春秋大夢,但很多官員和士大夫已經開始意識到中國與西方世界巨大的技術落差,並開始著力尋求解決之道。其中就包括清晚期西學東漸的代表性人物林則徐,魏源和梁廷枬等人,雖然此時這些傳統知識分子對工業文明的認知還處在比較淺層的階段,但對技術上的學習與研究卻成果頗豐,尤其在鴉片戰爭前後,在海防前線親眼目睹了英軍船堅炮利的官吏們積極汲取西方先進的工業技術成果以更新落後的軍事裝備,這其中包括仿造西式滑膛槍炮,西式風帆戰艦,模仿西式軍隊操練法等措施:
比如,在火炮鑄造技術方面,在鴉片戰爭爆發伊始的1840年,由兩江總督裕謙牽頭設立的鑄炮局就開始改進前代落後的泥模鑄炮法,當時的技術專家龔振麟參考西洋鑄炮法研發出鐵模鑄炮法,即用泥型翻制鐵范,再用鐵范分段鑄炮,這樣鑄造出來的大炮壽命長,威力大,且生產效率高。在推廣鐵模鑄法後,東南沿海一帶曾廣泛裝備了用新法鑄造的鐵炮,其質量和威力曾給英軍留下深刻印象。
【保存於福建胡里山炮台的1841年鑄造的鐵炮,即採用龔振麟的鐵模法鑄造,其鑄造工藝曾經給英軍留下深刻印象,並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戰發揮了關鍵作用】
再比如,當時的朝廷經制軍雖然已經墮落,戰鬥力低下,但不少軍中的有識之士也在學習英國的先進經驗努力改進軍隊的操練方法,在參考了西方軍隊線列步兵方陣後,制訂了不少頗為行之有效的方陣操練法,使得依然廣泛使用舊式火繩槍和滑膛炮的清軍能夠最大程度發揮戰鬥力。
【清中晚期的圖冊《伏虎開山陣勢圖冊》中描繪的幾種步炮協同方陣,從左至右依次為抄手環攻式,固守破陣式和攻破馬隊式,已經具備了西式步兵方陣的特點】
這些軍事技術上的革新,猶如一股清新的空氣吹了進來,讓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清軍獲得了不少新裝備和方法。不過這些所謂的技術革新,放在當時的大歷史背景下,只是細節上的微調而已,清朝的治軍體系和治國理念遠沒有受到近代化思想的影響,在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裡,就在大清帝國還在盲人摸象一般苦苦探尋武器技術上的改進時,西方世界已經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西方的物質文明和軍事力量再一次得到了飛躍式的進步,而在下一場對外戰爭中,在被西方軍隊再次無情碾壓後,大清帝國的尊嚴將徹底淪為笑柄。
1856年10月,英軍以此前發生的「亞羅號事件」為借口,對廣州發起突襲,次年法軍與英軍組成聯軍齊聚廣東沿海,並於當年末攻克廣州城,大清帝國的封疆大吏,兩廣總督葉名琛被俘。此後,聯軍艦隊沿海岸線北上,進逼京師,在第一次大沽口之戰擊敗清朝海防力量,並逼迫清廷簽訂條約後方才撤兵。
到此時,這場外患似乎與15年前一樣可以以一紙條約平息,但在條約墨跡未乾之時,因換約問題雙方再起衝突,英法聯軍重新集結又生力量直奔清朝的統治核心地帶,直到這時,清軍將領和官員們才領略到,吸收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洋兵武力水平高到何種程度:
當清軍還在廣泛裝備破舊不堪的鳥銃和抬槍,依靠個別能工巧匠偶爾獲得幾支西式滑膛槍充實軍力時,此時英法聯軍的普通士兵早已經換裝了線膛槍。
【道光年間清人繪製了《兵技指掌圖》中,鳥銃用法示意圖,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這種火繩槍都是清軍裝備的主力熱兵器】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的主力是由本土的幾支特遣隊和大部分東印度公司殖民軍隊組成,此時雖然線膛槍已經發明出來,且步槍的擊發方式已經由燧石擊發改為火冒擊發,但受經費限制,英國遠征軍大部分(包括英印馬特拉斯步兵團)仍然裝備舊式的印度型「棕貝絲」燧髮式滑膛槍(India PatternBrown Bess),這款短管步槍雖然具有造價低廉,容易生產能優點,但技術水平依然停留在拿破崙戰爭時期,裝備該款步槍的士兵裝填速度和設計精度都很低,必須依靠緊密的線列方陣來禦敵。英軍僅有的幾款線膛槍,如貝克步槍(Pattern 1800 Infantry Rifle)和不倫瑞克步槍(Brunswick rifle),則因數量太少,只供狙擊手使用。而英軍裝備的6磅炮和9磅炮雖然性能優良,但這些舊式滑膛炮並沒有在野戰中引起清軍太多注意,可以說整個第一次鴉片戰爭,真正給清軍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英國皇家海軍龐大的艦隻,而登陸後的英軍裝備水平雖然全面超越清軍,但其威力並沒有引起清軍太大的驚駭。
【外國畫家筆下的1842年鎮江之戰,英軍第18皇家愛爾蘭團(Royal Irish Regiment)向清軍火槍手發動進攻,可見此時英國遠征軍的技術水平與拿破崙戰爭時期並無差異】
而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雖然依靠龔振麟研發的鐵鑄法生產的火炮性能不俗,被僧格林沁大批用來完善大沽口炮台,並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中獲勝,但調整部署的聯軍後來還是一舉摧毀大沽炮台,並在北塘登陸。此時西方先進的軍事機器開始呲出恐怖的獠牙。
此時,英法聯軍早已普遍裝備了火冒式線膛槍,而由法國兵器專家研發的米涅彈也開始廣泛裝備部隊,這種在尾部刻有膛線的錐形彈頭相比較以往的傳統彈丸,擁有更高的精度和更為致命的殺傷力,這使得普通士兵在脫離步兵方陣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實現單兵精準射擊。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士兵普遍裝備的恩費爾德-1853型線膛槍(Pattern 1853 Enfield)】
除此之外,英法聯軍的炮兵也全面換裝了線膛炮,法軍依靠1858年開始推廣的拉希特裝備體系(Système La Hitte),將舊式滑膛炮全部車出膛線,換裝錐形開花彈(不過依然是前膛裝填),而英軍則裝備了威力更大的阿姆斯特朗後膛裝線膛炮(從9磅到20磅不等)。而這些依靠複雜工業技術生產出來的武器,對於尚處在前現代文明的大清帝國而言,簡直是鬼神之器。
【法軍裝備的主力野戰炮為M-1857型12磅炮(左),曾在八里橋之戰中擊潰清軍騎兵。而英軍裝備的阿姆斯特朗12磅後膛炮(右)則在大沽摧毀了清軍炮台】
【八里橋之戰,裝備前裝線膛炮的法軍(左)用極為猛烈的炮火將僧格林沁與勝保率領的滿蒙精銳騎兵(右)擊潰】
1860年9月21日,在京郊八里橋一帶,英法聯軍嫻熟的步騎炮配合和線膛槍炮強大的威力,將英勇衝鋒的滿蒙騎兵打得大敗虧輸,聯軍以極其微小的代價輕鬆消滅了清帝國最後的精銳,這樣一邊倒的勝利就連當時的聯軍官兵都瞠目結舌。當時親臨戰場的一名法軍炮兵中尉在後來的回憶錄中無不感慨道:
「炮彈與子彈根本無法徹底摧毀他們,這些騎兵好像是從一片灰燼中重生一般。他們頑強地衝鋒,有些甚至衝到了距離我們的炮兵陣地不過30米的地方。我們的大炮反覆不停地開火,炮彈呼嘯地在他們附近炸開,把他們全都消滅了」
【西洋銅版畫表現的八里橋之戰:清軍騎兵潰散之後,揮刀收割清軍殘餘力量的法軍輕騎兵】
而在清軍騎兵潰散後,經過近代化訓練的英法龍騎兵和輕騎兵向殘餘的清軍步兵發動牆式攻擊,將僅存的清軍抵抗力量掃蕩殆盡,至此,大清的國防被徹底撕破,京師的大門洞開,等待清王朝的將是更為可怕的災難。
※越南特工多狡猾?隱密潛入我軍陣地,野外如廁露馬腳被殲
※對越作戰年齡最小功臣!9歲小姑娘背炮彈上前線,榮立三等功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