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重讀余華的《活著》,人活著真的需要多一點兒承受力
6月16日,星期日,父親節,陰。
很久以來,就想針對余華的《活著》寫一篇文章,用以記錄自己對生活和人生的一些感悟。之所以遲遲沒有動筆的原因,每次重讀,對福貴、對生活、對人生都會有一些新的感受和領悟。
從福貴多災多難的一生,聯想到自己幾十年的人生經歷,悲痛之中夾雜著生命的堅韌,艱辛里滲透出希望的頑強,痛苦和歡愉交替在生命里上演,人生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內心裡鼓盪翻湧。
今天是周末,又是父親節,想起我那些已經逝去的親人,重又拿起《活著》這本書,再次感受那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人活的如此艱難,為什麼還要堅持活著?就因為心中還有那麼點兒念想。
余華在自序中寫道: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活著。
我贊同他的觀點。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人活著本就不易,生活中的種種艱難如影隨形,時刻潛伏於暗影之中,伺機吞噬我們的生活。當人遭受苦難,身陷困境之中無法掙脫之時,真的可以說是生無可戀。在這樣的時刻,人活著確實只是為了活著本身,任何活著之外的人和事彷彿都與自己無關。
但從我的自身經歷可以看出,之所以活的如此艱難,人依然選擇堅持活下去,還為了心裡的那一絲念想,那一絲希望。父母親人相繼離去,同胞姐弟為遺產反目心生怨恨,婚姻失敗家庭破裂,兒子疏遠親情淡漠,事業前途一片迷茫暗淡,諾大的世界,一時間竟只剩下我孤零零一個人。人活著就會有希望,人只有活著才會有希望。就如同《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男主角一樣,他只有盡一切努力的活下來,最終才會看到希望,迎來光明。
人活著真的需要多一點兒承受力。
這部作品的題目叫「活著」,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因為遇到了一點小小的挫折和打擊,就感到無法承受,世界一片黑暗,從此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很多人因為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影響,就怨天尤人,抱怨生活和社會對自己不公。甚至在人際交往時,碰到了一點點的不遂自己心愿的情況,就妄自認定都是別人的過錯,都是別人對不起自己。這些統統都是沒有承受力的表現。
生活永遠都不會完全按照我們的意志而存在,更不會完全按照我們內心的想像而發展、而變化。我們每個人都要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學會適應,學會承受,學會改變。
我們要學會和自己的命運做朋友。
我們和命運既相互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我們和命運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我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我們要學會和自己的命運做朋友,這樣,我們才能感激生命的饋贈,享受生命帶給我們的驚喜與美好,才能忍受生活中的痛苦與折磨,承受那些看似無法接受的傷害和苦難。也只有願意和我們的命運做朋友,我們才能真正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這個世界。
我們都曾抱怨過命運,但命運何曾抱怨過我們?倘若命運真的要報復我們,試問又有誰能夠承受得起?
人的一生,既可以窄如手掌,也可以寬若大地,但都不影響它的深刻。
余華在評價書中主人公福貴的一生時寫道:我知道福貴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寬若大地?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也是如此,無論我們正在做著什麼樣的工作,無論我們正經歷著什麼樣的生活,不管它是窄如手掌,還是寬若大地,它都只屬於我們自己。只要我們用心地面對生活,用心地活著,它都是深刻的,都是值得被尊重和記住的。
我住的小區里,有一個不大的早餐店,經營者是一對年輕的夫妻,專營豆漿、油條、豆腐腦。兩個人專心一用,只是想著做好這一件事。通過5年的努力,小店的豆腐腦、油條上了兩次《舌尖上的大連》。儘管小區的人並不多,卻又很多人慕名從很遠的地方開車來品嘗。現在,夫妻倆已經開了4間分店,一年收入幾十萬。
所以,無論你正在做什麼,踏踏實實地做好它,就像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就像華為的任正菲,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但他們的生命一樣是精彩的,他們的生命一樣是有意義的,是值得我們尊敬和記住的。
寫在最後,重讀《活著》,想到福貴,想到父親,想到逝去的親人,想到自己幾十年的生活經歷,眼眶裡的淚水和心頭上的溫暖,都化作生命中的感動,似清晨露珠,似冬日暖陽,滋潤著心田,融化了傷痛。
活著,就要認真地活,就要好好地活,活著,就有希望。
文章聲明:
作者:德友聚靜心齋首號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予以刪除。
本文僅在頭條號獨家首發,版權歸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本人,盜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