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究竟是誰炸了阿曼灣油輪兩次?別猜美伊了,幕後黑手已浮出水面

究竟是誰炸了阿曼灣油輪兩次?別猜美伊了,幕後黑手已浮出水面

美伊之間從美國去年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起就再度開始的緊張對峙,在今年五月美國宣布不再延長伊朗石油出口豁免期後又一次升級,美國為此兩度增兵中東,近五萬大軍將伊朗圍城鐵桶,不過也沒有動手的理由,因此大批美軍的任務就變成了圍堵伊朗的石油出口,甚至還為此調動衛星對伊朗進出港口的貨輪進行了追蹤,而伊朗則在想方設法地「出口走私」,波斯灣局勢在這種僵持之下維持著表面上的平衡。

不過這一僵局很快出現就裂痕並不斷擴大——5月12日,四艘油輪在阿聯酋富查伊拉酋長國以東海域,霍爾木茲海峽以南140公里處遭「蓄意破壞」,美國和沙特第一時間指責伊朗製造事端。不過阿聯酋的調查也只能證明可能有國家勢力參與,具體的策劃者仍然不見蹤影,直到一個月後意襲擊再臨,當地時間6月13日早上,兩艘分別屬於挪威和日本公司運營的油輪,又在阿曼灣海域遭遇襲擊,發生爆炸,所幸船上人員被及時營救。

而這起襲擊發生後,美國又一次一口咬定是伊朗所為,並且這次還當即拿出了一段視頻作證據,然而包括德法日在內的多國都認為這段視頻並不足以展現出伊朗就是策劃者。關於美伊的爭執和看法層出不窮,最後結論是「無法判斷」的更佔據了大多數,這時環球軍事快評的評論員用一篇長文直接挑明:別猜測美伊了,此國才是兩次油輪襲擊這出「中東懸疑劇」的幕後黑手。

該文章稱,此次襲擊恰好發生在日本首相訪問伊朗期間,由於日本的資源問題,他們對中東的石油極為依賴,在失去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之後,原油供應不穩,使得日本的戰略利益受損,因此試圖調停美伊關係,打破僵局、讓局勢降溫就成了安倍訪問伊朗的目的。然而在其到訪伊朗的第二天,一艘隸屬於日本海運公司的「國華勇氣」號(Kokuka Courageous)就遭受了襲擊,顯然此次襲擊是為了製造政治影響和破壞安倍對伊朗的訪問。雖然日本對此理智地表示視頻不足以證明伊朗嫌疑,但局勢仍由此加劇。

而伊朗顯然顯然是最不可能發起這種襲擊的人,更別說在事後去取走未爆雷了,就算真想通過封鎖海峽與美國斗個魚死網破,那也是在萬不得已、山窮水盡的狀況之下,而目前對伊朗來說,維護與大國的關係,解除制裁製裁顯然才是重中之重。至於美國,如果真的要打更是不至於這麼興師動眾,一支洗衣粉就可以給他理由。所以最後答案已經呼之欲出,能夠有這種悄無聲息偷襲實力的,也就只剩下連法國幻影戰機的圖紙都能弄到手的以色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蒼穹長劍 的精彩文章:

風險升級!俄要求美國簽署拒絕核戰聲明,苦等9月卻遲遲沒有回應
大國終於出來制裁美國了,美重要發動機被斷貨,航天計劃遭重創

TAG:蒼穹長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