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37歲張鈞甯有多狠?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37歲張鈞甯有多狠?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果子說

也許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睡懶覺而放棄跑步,因為看綜藝佔用了讀書的時間,因為刷微博一次又一次熬夜……

你始終有千萬種理由放縱自己,卻不想真正自律的人,從不給自己找借口。千萬不要為自己的放縱找借口,對自己嚴格一點,時間長了,自律會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同一個世界,同樣的起床難。

一個鬧鐘解決不了,N個鬧鐘也搞不定。

更不用說為了跑步早起了。

《嚮往的生活》第三季里,經常太過「執著」的張鈞甯,讓一眾嘉賓震驚。

早晨第一個起床,在房間外瑜伽做冥想,直接把黃磊看懵了。

早起打坐冥想,黃磊看到震驚了 /《嚮往的生活》

頭一晚聽到彭昱暢約要一起跑步,雙眼放光。

導致彭昱暢第二天被張鈞甯一大早叫起床時,直接一臉懵。

被危及的,還有隔壁屋的陳偉霆。

張鈞甯早起叫門,彭彭和陳偉霆一臉懵逼

想睡覺的一群人,都沒逃過張鈞甯的「魔爪」。

馬思純也在微博爆料過,被張鈞甯抓去跑步。

第一天就跑了7公里。

只要沒工作,張鈞甯就會在六點起床跑步。

在健身房相遇,連彭于晏都會大呼:「女神!」

彭于晏和張鈞甯在健身房

微博也滿是跑步健身的分享。

任何事都不會成為阻礙 / 微博@張鈞甯

看過張鈞甯的日常,只想說句:真是好狠一女的!

那些保持早起、堅持健身的人,似乎都在講著同一個故事:自律讓人自由。

健身無關身材,精神氣更重要

不久前,劉濤在微博上自曝肌肉。

健身有多拼,圍觀一下她的微博就知道了。

玩起倒立來也不在話下。

採訪中她說,自己在家也會準備一些器械,即使沒時間去健身房,也不能停止運動。

2018年,她還成為科學健身主題宣傳活動宣傳大使。

都說明星們的身體,彷彿不是自己的。

蘇有朋為了參加創造營,瘋狂練舞三個月。

一點看不出他已經46歲。

去年《無雙》上映後,網友紛紛讚歎周潤發完全不像60歲的樣子。

他的秘訣,也是健身。

經常爬山跑步,被粉絲碰到要求合影,還喜歡「說教」,叫別人早點開始做運動,還喜歡帶著明星團跑步、爬山。

周潤發談80歲可以有40歲的身體

所有的精神煥發,沒有日復一日的堅持,基本不可能。

孫藝珍十年普拉提,鄭秀文每天八公里……

如此種種,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被這樣的「非人性」刷屏,但這些,並不只是為了保持身材。

不久前豆瓣上發起了一個很受關注的話題:你平時有哪些長久來看十分受益的習慣?

大家紛紛發帖分享自己的好習慣:閱讀、記賬、寫日記、運動、早睡早起、健康飲食、聽英語、背單詞、練字、按摩、護膚、每周做總結……

凡是提及的習慣,時間前的量詞幾乎都是「月」「年」,其中還不乏「十年」。

道理都懂,做是不可能做到的

張鈞甯曾在一次採訪中說:

「當你猶豫的時候,你已經可以穿上跑鞋跑出去了,等你猶豫完了,你已經跑回來了,而且你跑完肯定不會後悔,會很開心,所以就去吧!」

很勵志,但沒什麼用。

因為道理大家都懂,有些人就是堅持不了。自律,真的太難了。

心理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在《機器人叛亂》說,我們的的慾望有不同的級別。

一階偏好,是本能驅使的慾望,也是一種進化優勢。

比如古人類經常挨餓,有東西就吃,能睡覺保持體力就睡,這樣的人才能生存繁衍。

二階偏好,由我們的理性控制,也是讓我們「變好」的想法,這常常與一階偏好是衝突的。

無法自律,就是慾望常常戰勝理性——「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不要抽煙,不要吃太多,能夠早起,停止刷手機去學習……這些行為,都需要一階偏好。

這並不容易,但能夠一直自律的人,一定不會一直普通。

有一個葡萄牙銷售小哥,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於是決定先從一個小事兒做起:每天4點半起床,堅持21天。

誰都可以做到,但又不是誰都能做到 / TED 21 early days

他沒什麼理論支持,只是聽說「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

但他的生活徹底改變了:他不會按掉鬧鐘睡懶覺,他有時間運動了,可以在早上沒人打擾時回郵件,可以很早完成工作跟朋友去喝一杯,可以早點睡覺而且入睡很快……

同時,他自己也出名了。

「21天」這個話題迅速在社交軟體上火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晨型人」的挑戰,不斷有人給他私信說,自己受他的影響開始早起。

Filipe最早在Facebook立的Flag

Filipe只是一個普通人,只堅持了一件小事,這沒什麼了不起。

現在,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被邀請到TED演講,他關於早起的博文仍然熱度不減。

他在TED演講時說,「每一個你今天堅持的小事,在未來都可能變成一件大事。

自律,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2004年《大家》節目中,有一段關於錢偉長的訪談,或者說是「老一輩清華學霸生活揭秘」。

錢偉長出生書香門第,文學基礎很好,考大學作文和歷史都是當時唯一的滿分,但數理化和英語加起來只有25分,物理只考了5分。

那時恰逢亂世,他一心希望進物理系學習先進技術……

為了達成目的,他軟磨硬泡了一周,才得到系主任一個允諾:「大一的普通物理、普通化學、高等數學,如果你都能考七十分,就讓你進物理系試讀。

錢偉長為了進物理系,每天一早去找系主任吳有訓 /《大家》

於是,這位毫無理科基礎的文科學霸,開始了每天早起,拚命學習數理化的日子。好在最後,如願以償進了物理系。

但是,這個關於學霸的故事還沒完。

訪談中,主持人問「你都這麼刻苦了,當時有沒有發現有人比你更刻苦?時,得到了這樣的答案。

學霸大概都是這樣煉成的吧?!/《大家》

也許這樣看來,真正的天才並不多,普通人和牛人的差別,歸根結底還是做沒做,做到哪種程度的區別。

一時享受的「快樂」vs自律的「快樂」

有人說:一時自律一時開心,一直自律一直開心。

其實這話不完全對,因為自律其實更像用一時不快樂換長久的快樂。

這是一個並不陌生的概念——延遲滿足。

五十多年前,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很就做過這樣的實驗,給四歲小孩一塊棉花糖,說「先別吃,十五分鐘後我再給你一塊」。

「延遲滿足」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 先別吃棉花糖.TED

對小孩來說,這可不容易。

實驗人員一走,部分小孩馬上把棉花糖吃掉了,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夠忍十五分鐘。

那些等十五分鐘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們在做什麼呢?有的孩子走來走去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拿起來聞聞又放下,有的焦慮不安晃來晃去……

但十五分鐘的不開心後,他們有了兩塊棉花糖。

李誕在《奇葩說》中也提到過這種觀點:

追求快樂毫無疑問是輕鬆的,飯後一支煙,很幸福;深夜一頓燒烤,很幸福,但這種愉悅感幾乎是瞬間的。

有一個源於希臘語的單詞eudemonia,意思是「因理性而積極生活所產生的幸福」,這或許才是人們真正幸福的狀態。

一個叫做《高效能人士的6個好習慣》的視頻,在youtube上獲得了超高的點擊量。

要養成習慣,合理的方式是將小目標限定到日常安排中,並不讓它因為其他事情動搖——發生了變數,也要以它為中心做調整。

比如,晚上八點就是雷打不動的健身時間,那麼就一直堅持下去。

時間夠了,它就能變成習慣,不再需要痛苦地制定健身計劃。

除了身體,我們也可以從思維上,更加了解自己。學著轉變思路。

比如,我們可以做一個待辦事項清單,把每天需要處理的事情按照優先順序排序。

先把真正重要的事確定好,其他隨機事項相應調整,用這樣的方式來避免拖延。

將注意力集中在目標上,分清優先順序,更有效率地安排和完成目標。

事半功倍,壓力減小,生活與工作也會更加平衡。

很多人喜歡借口明星是公眾人物所以必須保持身材,普通人不必如此,也沒那麼多條件。

但其實養成一個好習慣,並不像想像中那麼需要耗盡精力。

抽15分鐘看會兒書,拿20分鐘慢跑,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堅持下來,生活的確就會不同。

給文章點個「在看」吧,如果你也決心,讓自己有所成長。

參考資料:

[1]12 Lessons of Waking Up at 4 a.m. for 21 Days,Filipe Castro Matos

[2]《機器人叛亂》,基思·斯坦諾維奇

[3]《何為良好生活》,陳嘉映

*作者:網易公開課(open163),分享你想要的知識。微博@網易公開課。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意果子 的精彩文章:

你們遠走高飛,我原路返回
「結婚5年沒去過婆家」,對不起,papi醬的婚姻觀並不適合所有人

TAG:創意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