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古徽州建築的形制以及特色

古徽州建築的形制以及特色

說到古徽州,重重山嶺包裹之下的江南靈秀之地,猶如一副丹青水墨畫,粉牆黛瓦的古村落隱於山水之間......古徽州地屬皖南地區,氣候相對炎熱濕潤,建築在伸縮與凹凸上有更大的自由度,整體的通透性比較好。民居建築立面上多為淺色,在建築材料上相對北方建築更多的使用塗料、木結構、仿木結構等。

古徽州建築的主要形式為天井四合院,嚴格意義上講應該是天井三合院。皖南地區氣候濕潤,特殊地形相對封閉,所以在古代人們群居的模式主要為「干欄式」建築。

古徽州建築的形制以及特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種干欄式建築除能夠較好的適應當地地形外,還具有乾燥、通風、安全性能高等優點。後來由於戰亂,大批的中原貴族為了躲避戰亂來至此處,同時也帶來了中原文化。兩種文化的碰撞與結合造成了古徽州建築既保留了原始的干欄式建築格局也較好的結合了中原平房式結構,形成了現在的新型天井四合院。

天井是古徽州建築的一大特色,具有承接和排除屋面流水、採光、通風的作用。由於屋面檐口內朝天井,四周流水從檐口流入明坑,當地稱之為「四水歸堂」,由於水主財,當地徽商非常重視,要「聚財氣」,「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這種建築設計正是該種想法在建築上的外化。

此外,天井長寬比一般為5:1,狹長形天井的採光多為二次折射光,相比較自然光更為柔和,使人感覺靜謐舒適。由於天井狹小,風沙塵埃干擾亦小,廳堂與天井之間很少設門,兩者通常融為一體,人們坐在廳堂內就能夠晨沐朝陽,夜觀星斗。高大封閉的外牆隔離了自然,但天井又將自然引入,這正是古徽州的建築風格的具體體現。

古徽州建築的形制以及特色

古徽州的建築裝飾非常具有特色,其中木雕是最常見的建築裝飾,由於安徽盛產木材,便於就地取材,對房屋的建造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因此木雕在古徽州建築中大量使用,並形成具有題材廣泛、雕刻手法細膩、表現力強等特點。

此外,石雕、磚雕也是古徽州建築裝飾的特色之一,雕刻手法多樣,具有很強的裝飾性,由於徽州地區雨水較多,磚石用來築基腳可以防雨防潮。雕刻內容涉及亭台樓宇、奇花異草、飛禽走獸、宗教風俗、歷史典故、戲劇人物、寓意圖案、題詞書法等等應有盡有。

門樓也是古徽州建築的一大特色,在徽州方言中,門樓稱為「門闕」,闕在古代封建社會的貴族侯爵中是重要標誌,門樓直接體現屋主人的顯赫地位,也是一戶人家貧富的象徵,因此古徽州人對於門樓的建造和裝飾尤為重視,形成極具特色的建築構成之一。

崇儒尚文的風氣在古徽州非常盛行,所以古徽州地區能還有典型建築——祠堂和牌坊。祠堂是儒家祭祀祖先或者先賢的場所,主要用於祭祀祖先,也作為各房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的場所。家族內部的重要事務,也常在祠堂進行商議。古徽州地區存在的大量祠堂說明當地人們有極強的宗族宗法觀念,這已經不屬於儒家思想文化影響範疇,而是上升到儒教更進一步的層面。

古徽州建築的形制以及特色

牌坊也是儒教教化的另一體現。牌坊建築屬於紀念性建築,也可作為標誌性建築出現。徽州首邑歙縣唐宋以來曾建有400餘座牌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尚有100座左右。古徽州地區的牌坊多是表彰封建禮制的貞節牌坊和彰顯功勛和政績的功德牌坊。

其中貞節牌坊、孝子牌坊為本家族中對封建正統禮教持虔誠態度的人而建。從建築位置看,牌坊大多與祠堂相連建於村頭,以其宏偉的規模和高聳的形象成為村落的標誌,成為宗族的榮耀。空間影響區域十分巨大。它既是人們文化意識與道德觀念的凝聚,也是某一家族地位的象徵。

古徽州建築外部輪廓比例和諧,青瓦白牆,給人以清新飄逸、淡雅明快的美感,著重採用馬頭牆的造型。馬頭牆也稱防火牆,屬於實用需要。由於在徽州地區大量使用,組合形象豐富,形成了獨特風格,打破了一般牆面的單調,增加了建築美感。

一處村落,成片的建築群,形成一組錯落有致、高低起伏的樂章,給人閑適寧靜舒緩平和之感,把南方靈動、輕巧的氣質,完美地表達出來。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吹響建築文化集結號,開啟建築文化新紀元通過互聯網平台為建築產業鏈企業提供服務,打造一個全方位的建築+互聯網+文化的產業生態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