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皇室憑何一脈相承2700餘年?

日本皇室憑何一脈相承2700餘年?

日本,其實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單一王朝的國家」。

日本皇室憑何一脈相承2700餘年?

當前在位的令和天皇,是日本第126代天皇,2700年來,日本天皇一代接一代,中間從未有過斷層。強如羅馬帝國,1000年也走到了盡頭。

(嚴謹點說,從初代神武天皇到第25代武烈天皇,這段歷史沒有明確的史料可以參考佐證,但自第26代繼體天皇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有這明確的史料記載。所以即便扣去那25代,也還有100代無間斷傳承,這一數據同樣令人咋舌)

為什麼單一王朝得以在日本存續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日本沒有徹底淪陷過。即便是太平洋戰爭失敗,日本本土被美軍佔領,處於各類原因考慮,美軍也沒有要求把天皇取締掉。

另一個原因,就是日本歷代天皇的「帝王之術」。

天皇這一稱謂最早出現於飛鳥時代,公元672年,海人太子在壬申之亂中獲勝,將原先的「大王」稱謂改為「天皇」,定年號「天武」即位。此前的大王,作為「大和政權」里的王,來統治各地方貴族,改為天皇后,天皇實際意義上已經跨越了「次元壁」,成為了一種獨特的存在。

當時的天武天皇、其妻子持統天皇,無不是強大的權利擁有者,在諸皇子(親王)的輔佐下,鞏固了自己的天皇政權,史稱「皇親政治」。

而到了奈良時代,天皇底下出現了「藤原不比等」、「長屋王」、「藤原四子」、「橘諸兄」、「藤原仲麻呂」、「道鏡」、「藤原百川」等強有力的貴族,最終藤原氏在諸貴重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優權勢的貴族,但權勢再高,還是沒有動搖到天皇的地位與權威。

到了平安時代,皇室格局又發生了一些變化。公元858年,9歲的清和天皇即位,其母親的祖父藤原良房,以天皇年少為由,代替天皇處理政務。藤原良房的養子基經,在公元884年55歲的光孝天皇即位時,就任「關白」之職,輔佐成人後的天皇,史稱「攝關政治」。

前文提到的日本皇室的「帝王之術」,便是在攝關政治期間慢慢養成的。稍顯諷刺,這「帝王之術」其實就是「隱忍之術」,當權勢沒有集中在自己手裡的時候,先形式性的抱住天皇權威,而將政務「交出去」。

整個平安時期,幾乎都是藤原氏外戚就任「關白」代行政務,壓倒性的勢力權傾朝野。但即表如此,藤原氏也只是在「貴族」這一階層達到權利最大化,無法企及「天皇」。其中,11世紀前半時代的平安後期,外戚藤原道長、賴通親子時期的攝關政治,達到了全盛期。

像這樣,皇室面對不同時期不同的政權結構,保存下了天皇地位的權威性,使其得以延續。

「攝關政治」、「院政」與天皇

到了中世紀時期的平安時代末期,在由前任天皇為首的「院政」在背後支持新天皇,通外戚為首的藤原氏「攝關政治」、「關白」之間,權利爭奪態勢暗涌。

1086年,百河天皇讓位給8歲的兒子(堀河天皇),作為上皇開始了院政。之後,鳥羽上皇、後百河上皇、後鳥羽上皇等,都持續著院政統治。

就在中世紀院政時期,鎌倉幕府、室町幕府為首的武家政權誕生了。幕府比朝廷擁有更強的軍事力量,實際意義上統治著日本全國,但依舊沒能替代天皇與上皇。

從源賴朝到足利尊氏,無不獲賜「征夷大將軍」封號後止步不前。因為,武士政權即便再有權利,終究也只是朝廷任命的,武士政權自己也知道,僅憑軍事力量,是無法保證永久統治的。

於是天皇(上皇)就這麼與當時的幕府將軍周旋,一定程度上承認其權威,另一方面也保留住皇室的地位與威嚴,這就是日本皇室的「帝王之術」。

即便是在歷經戰亂的江戶時代,這點也沒有多大改變。江戶幕府權勢最大時候,幾乎隻手遮天,但「天皇賜權」這層意義始終還存在著,幕末時期的「大政奉還」就是最好的反向證明。

對於日本國民來說,天皇象徵著什麼?

盛如江戶幕府,也沒能顛覆朝廷,究竟是為什麼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朝廷「識時務」,與各強權政治周旋。朝廷和幕府各取所需,朝廷下賜權里,保留了自己天皇的權威,而幕府則是獲得了政治統治日本的實權。

但悠悠歷史長河中,也有不像強權低頭的天皇,例如「承久之亂」、「建武新政」等,即便是那時候,強權政治也沒有選擇顛覆朝廷。

其中另一層重要的原因便是日本千百年來獨特的國民性。

飛鳥時代的「蘇我馬子」,也曾權傾朝野,但也沒想過自己要成為大王。

平安時代的「藤原道長」、「平清盛」,均選擇將自己的女兒嫁入皇室,進行外戚政權統治。

室町幕府3代將軍「足利義滿」、天下人「織田信長」、沒有想要成為天皇。

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自命出生地位,最終只選擇就任「關白」之職。

史上最強江戶幕府「德川家康」,則是選擇接下朝廷下賜的「征夷大將軍」、「內大臣」之職,開啟幕府統治。

即便是到了明治時代之後,不論是誰擁有多麼好的機會,也沒有人嘗試去取代天皇。

所以,即便太平洋戰敗,美軍佔領日本之後,也沒有要求明治政府廢除天皇制度,想必也是做足了功課(當時很多日本國民為了天皇組成神風特工隊、人肉魚雷炸彈等,用自殺式襲擊保衛天皇),因為無法保證廢除天皇到底會面臨什麼樣的結果,於是也不敢貿然嘗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大阪車站前新地標「友都八喜 梅田Tower」
為何近來日本房地產開發商鍾情於建「酒店公寓」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