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姓氏文化探源——姚姓文化起源及其歷史名人有哪些?

姓氏文化探源——姚姓文化起源及其歷史名人有哪些?

姓氏起源還是比較複雜的。下面我們就先談談姚姓文化的起源吧。

源於姚姓

出自姚姓。 源於舜帝姚重華,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姚氏正宗。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記載:「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於姚墟,故因生以為姓」 ,舜因生在姚墟,其後子孫即以地為氏,稱為姚氏。北宋景佑年間刊本:邵思著《姓解》記載:」女生為姓,故姓之字多從女。虞舜生於姚,故因生地為姓,後世有以姚為氏。「《元和姓纂》載:「姚,虞帝生於姚墟,子孫以姚為氏。」《唐書·宰相世系》:」舜後胡公媯滿封陳,至敬仲仕齊,又為田氏。王莽封田豐為代眭侯,后豐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過江徙居吳郡,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為姚氏。 「 《古今姓氏書辯證》記載:」舜因生於姚墟而姓姚,因居媯水而姓媯,故姚恢改姓為媯, 媯皓又改姓為姚,知姚與媯可通....... 武王時有虞遏父者,以奉虞帝之祀,是為胡公「。《尚書·堯典》記,舜「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 舜在當帝之前,四岳曾向帝堯推薦過舜,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

源於「癸」(舜之妻名),女 癸=姚。

遠古部落聯盟時期,炎黃先祖,登泰山祈禱,天乃降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神州依據天意,兩兩而合,命名五大宗族,並鑄十鼎,永銘天德。其中,帝標記「癸戊」。  帝(癸戊)。皇族的兒子戊即帝族,皇族任氏首領----壬娶丁,生下兒子戊和女兒己。皇子戊娶癸,產生了帝族,帝(羲、舜)字即戊癸合文。癸 戊=帝(或「羲」、「舜」字)。戊手持斧鉞,武威四方。癸,規也,癸手持張開的圓規。戊部落十分有趣,戊人自稱「我」(戊變體)、「吾」(戊同音)。他們首領自稱「羲」「舜」或者「帝」,羲、舜字也是癸 戊的合文。癸的後代,祭祀癸女,念念不忘,誕生了一個重要的姓——姜。姜=癸 女。癸女的後代自稱姜姓。因為舜娶了一對姐妹(二姚),所以他娶了兩個癸(娥皇、皇英),其中一支癸女的後代,將母親「癸」下加「女」,形成姜姓,另一支癸女的後代,將「癸」左邊加「女」字,形成姚姓。所以,姜姓、姚姓,是同父異母的兩支帝的後代,他們都是帝的後代,因為母親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姓。姚、姜皆因母得姓,皆為癸女之後。姚實為舜與癸女之後。姚發音與癸女之父「堯」音同。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苗族、水族、羌族、拉祜族、彝族、土家族、壯族、白族、俄羅斯 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姚氏族人分布。多為明、清時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西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運動中,被地方漢族最高行政長官賜予的漢姓,亦有漢族兵員駐守邊疆時與各民族聯姻後帶入的漢姓。

得姓始祖

虞舜,傳說中的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歷來被列入「五帝」之中,奉為

華夏至聖。傳其稱號為有虞氏,姓姚,名重華,字都君,謚曰「舜」。因國名「虞」,故又稱虞舜。東夷之人,生於諸馮(今屬山東諸城)。他是帝顓頊的六世孫,自五世祖窮蟬起都是平民。 帝舜從小受父親瞽叟、後母和後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屢經磨難,仍和善相對,孝敬父母,愛護異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讚譽。舜曾辛勤耕稼於歷山,漁獵於雷澤(今屬山東菏澤),在黃河之濱燒制陶器,在壽丘(今山東曲阜)製作日用雜品,在頓丘(今河南浚縣)、負夏(今山東兗州)一帶經商做生意。因品德高尚,在民間威望大。

歷史人物

姚姓為中國四大歷史最長的姓之一自古以來名人輩出。今日為您介紹姚思廉與姚鉉。

姚思廉

姚思廉,字簡之,字思廉。其父姚察於陳朝滅亡後到隋朝做官,遷至北方,故兩《唐書》中《姚思廉傳》稱其為京兆萬年人。唐朝初期史學家。

其父姚察,在陳時任吏部尚書,著陳梁二史,未成。他自幼習史,後曾任隋朝代王楊侑侍讀。唐李淵稱帝後,為李世民秦王府文學館學士。自玄武門之變,進任太子洗馬。貞觀初年,又任著作郎,為唐初「十八學士」之一。官至散騎常侍,受命與魏徵同修梁陳二史。貞觀十年(636年),成《梁書》(50卷)、《陳書》(30卷),為二十四史之一。又著有《文思博要》,已失傳。

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舊稿。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年,歷時七年最終完成了《梁書》與《陳書》的撰寫工作。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雖為史學家,但都有較深厚的文字素養,於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繼承了司馬遷及班固的文風與筆法,在南朝諸史中是難能可貴的。

李淵、李世民父子由此便賞識和重用姚思廉。李淵稱帝後,即授思廉為秦王文學。秦王李世民開文學府,招攬一些有文武韜略、兼通文史的博學之士,如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褚亮、陸德明、孔穎達、許敬宗等十八人,受到延聘親重,姚思廉就是「十八學士」之一。

姚思廉對於政事「直言無隱」,督促太宗勤於國事。太宗因思廉是秦府舊人,許可他隨時就政事的得失直接秘密上奏,思廉也利用這個有利條件,充分發表自己對政事的見解,「展盡無所諱」。有一年夏天,唐太宗準備往九成宮避暑,思廉勸諫說:「離宮游幸,秦皇、漢武之事,固非堯、舜、禹、湯之所為也。」言辭懇切尖銳。唐太宗只好下諭解釋說:「朕有氣疾,熱便頓劇,固非情好游賞也。」為獎賞姚思廉的直諫,賜帛五十匹。姚思廉去世後,唐太宗深為哀悼,為之廢朝一日,贈太常卿,謚號「康」,特准許葬於昭陵。

宗祠對聯

書法魏晉;史撰梁陳

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畫家姚綬,字公綬,號榖庵、雲東逸史、江西逸史,又稱丹丘先生,嘉善人。擅長畫山水,取法於吳鎮、王蒙,好作沙坳水曲景色,墨色蒼潤;也寫竹、石;工行草書,取法魏晉;又能詩,有《榖庵集》。下聯典指唐初時期的史學家姚思廉,字簡之,本為吳興人,後遷關中為萬年人。父親姚察,在南朝陳任吏部尚書,入隋著梁、陳二史,未完成而去世。他從小跟從父親學漢史,得家學,在隋為代王楊侑侍讀,入唐為秦王文學館學士,貞觀年間官至散騎常侍。根據家傳文稿,兼采其他書籍,撰成《梁書》50卷、《陳書》30卷。

爵封梁國;文重桐城

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大臣姚崇,本名元崇,改名元之,為避開元年號,又改名崇,陝州硤石人。歷任武則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唐睿宗時期,因奏請太平公主出居東都以削弱其權力,被貶職;開元初年又任宰相,封梁國公,曾奏請禁止宦官、貴戚干預朝政,禁絕營建佛寺道觀,獎勵群臣勸諫等十事,並糾正當時不敢捕殺蝗蟲的陋習,推行焚埋法,減輕了災情。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散文家姚鼐,字姬傳,室名惜抱軒,又稱惜抱先生,安徽省桐城人。清乾隆年間進士,官刑部郎中、記名御史。歷主江寧、揚州等地書院長達40年,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為「桐城派」主要作家。有《惜抱軒全集》。

字輩排行

湖南益陽姚氏字輩:「守道如珍友敦修自景行奇才光後裔盛業繼先程經術儒林重勛猷著鼎銘」。

湖南平江姚氏字輩:「仕志用伯叔季廷思自修英標才勝世繼武定功周輔佐致文明允執厥中行祖德經綸學佑啟步雲程善命敷四海敬承先謨訓克和栛萬邦九歌惟敍韻」。

四川恩溪姚氏字輩:輩序:「一人垂拱御萬字仰鴻猷發育齊天峻昭明如日周」;字序:「臣心常貞靖卿士若尹良吏翰文章重蕃宣德惠長」。

四川南江姚氏字輩:「仕志用伯叔季自修英標才勝世繼武定功周輔佐廷思致文明允執厥中行祖德經綸學佑啟步雲程善命敷四海敬承先謨訓克和栛萬邦九歌惟敍韻」。

廣西市裡姚氏字輩:「存仲祖廣萬伯興再天文世代昌榮遠佑啟振乾坤」。

安徽合肥姚氏字輩:「勵德從大本」。

江蘇盱眙姚氏字輩:「瑞玉蘭生輝」。

姚氏雍睦堂字輩:「釁承貞福順念思永志正賢能德國學知喻開紹嘉聲振大啟運敦修萬年華攜才光遠裔凱澤暎朝霞宗乾元煥孝義為先勛猷恆著教育純全」。

姚氏一支字輩:「(培)宗純才炳大孝珍貴萬國安康祖德廣遠孫子榮昌」。

姚氏一支字輩: 「文德如玉尚潤希正一宏緒繩先世遠慶錫萬傅榮作善長適吉崇師必顯名懋修期繼美廷選振家聲」。

姚氏一支字輩:永常久福秀 錫成益洪隆 忠賢全德信 瑞肇振玉明

四川資陽姚氏字輩:史翰文章重 卿士若永良 臣忠常貞靖 宣藩德惠長

山東臨沂費縣姚氏一支輩:汝舜禹揚啟章吉玉連錫;應文景德尊宗道學孔思;仁義禮智信正大光明仕;性情自愛國一家慶傳之。

圖 | 網路

文 | 譚論古今

傳承姓氏文化

弘揚中華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朱丹溪40歲棄科舉一心從醫終成金元四大家之一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