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中發現青銅鎛,上面的文字難認識,只有這位專家破解了謎題
「鎛」是一種外形接近於鐘的打擊樂器,器身的橫截面為橢圓形,主要盛行於東周時期。1890年,錦江中發現一個「能原鎛」,但看到能原鎛後,專家們都愣住了,器身上的文字太難認,他們根本無法識別,幸好一位專家識別出了上面的文字。而器身上的文字究竟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890年,江西高安的一位漁民,像往常一樣拿著捕魚的工具,劃著小船去錦江中捕魚。可是連續幾網下去,漁人竟一條魚都沒有捕到,這讓他變得有些急躁。於是,漁民決定最後撈一次,如果沒有收穫就直接回家。
但誰也沒想到,漁人一網下去沒打撈到魚,卻撈上來一件「怪」東西。漁民拉漁網時,感覺重量與前幾次明顯不同,正當他滿懷期待,想看一看是不是網到了大魚,卻發現自己弄上來一個黑乎乎的金屬器物,氣的漁民差點將其撇進江中。可是一想,金屬器物也可以賣錢,漁人決定將其帶回家,清洗一下,再做打算。
這件器物經過清洗,露出了青銅的本來面目,漁民就以廢銅爛鐵的價格,將其賣掉,幾經輾轉,這件青銅器落在一位收藏家的手中,後來,這位收藏家,就將它捐獻給了江西的文物研究所。
江西文物研究所的專家看到這件物品後,本以為它是青銅鐘,但經過研究後,發現該物品竟是「青銅鎛」,它是一種青銅樂器。它通高40.8cm,寬31.8cm,重18.84kg。從整體造型上看,這件青銅鎛上有懸掛的獸鈕,鎛面上共有36枚扁平乳丁,器身上飾有蟠虺紋,製作得非常精美。
文物專家們在進一步研究時,卻遇到了「大難題」。青銅鎛的兩面正中間和右下角都鑄有銘文,專家們費盡腦筋才辨認出「能原」二字,正因如此,他們將青銅鎛改名為「能原鎛」。
專家們為攻破銘文難題,發起了關於「能原鎛」的討論話題,引起學術界內人士廣泛關注。在探討的過程中,一位姓曹的專家經過多年的破譯,並對銘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這樣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南方盛行「鳥蟲書」,這種字體的書寫手法非常誇張,採用文字與鳥形相結合的方式。而「能原鎛」上的銘文,與鳥蟲書的寫法非常相似。
曹專家認為器具上的銘文是記錄越、邾、莒三方盟辭的具體內容(盟辭是各方共立的約詞)。簡單地翻譯是:莒國在擴張疆土的過程中,侵略到邾國土地,從而引發矛盾。越國成為兩國矛盾的調解人,重新主持疆土的劃分。但越國卻想趁機擴土築成,將邾、莒兩國踩在腳下。
但為何後人會將這樣的事情鑄在青銅鎛上呢?根據《荀子?正雲》記載:能行德法者,為有行。盟誓只有雙方都遵守才有意義,如果連見證人都不能有信,這樣的盟誓就不會具有任何意義。
文物是打開歷史的金鑰匙,而文物專家是拿鑰匙打開歷史之門的人。專家們通過研究,將「能原鎛」的謎題破解,這為後人研究當時的文化,提供重要依據。如果各位讀者感興趣,可以去故宮看一看,並近距離與它「接觸」一下,感受這件文物獨有的魅力。
※越王勾踐劍是一柄神奇的寶劍,有個地方竟為它修了一座「劍」亭
※明代有個黃冊庫,為何裡面高達百萬冊的寶貝,現在一本也找不到了
TAG:歷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