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系列:有些愛,其實是傷害——情感匱乏
佛學
06-18
情 感 匱 乏
第七個影響我們的負面特質是:「情感匱乏的父母。」
這種類型的父母與驅動力中「取悅別人的我」(dear me)的父母特質是相同的,他們通常因為自己的婚姻不幸福、離婚、單親或喪偶,反而需要孩子來照顧他們情感上的需求。
許多代理父親、代理母親的孩子便是在這樣的家庭中訓練出他們善解人意、過度敏感的人格特質。
情感匱乏的父母對我們長大之後的影響是:我們會很容易去理解、體貼別人的需求和感覺,但卻理不清自己情感上的界線,常常將別人的問題往自己身上攬,但對自己的感覺和需求卻往往視而不見。
在這種類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總是覺得別人的需求遠比自己重要,尤其是當自己感覺快樂而身邊的人卻不快樂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會有很深的罪惡感。總要照顧到周遭人的喜怒哀樂,才覺得盡了責任。
個案:學員分享(女,23歲,店員)
我的弟弟很小就罹患了癌症,一直到他十四歲去世,我們家一直籠罩在低氣壓中,母親的傷心、難過我都看在眼裡,我完全不敢拿自己的問題去煩她,而她也根本沒有心力注意到我。弟弟過世後父母也離婚了,我覺得我好像要一直背負著她的情緒、她的不幸。當我在約會時,我會擔心她被冷落、嫌我沒時間陪她,我應該當個更孝順、更體恤的女兒,我又好希望能卸下這份心頭的重擔與不快樂。
結果我在選擇對象時,都會被很強烈、很不安的靈魂吸引,安定的性格既是我渴求的、也是我所唾棄的,一段段危險的關係幾乎把我逼入險境,我需要很強烈的感情與表白,才能肯定與接受對方,可是一段時間後我又感到窒息,企圖掙脫,這樣的輪迴一遍遍地折磨著我,我常覺得被痛苦的感覺淘空了,一無所有。
TAG:准提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