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聯戰術再現中東,多管火箭打遍巷戰、巷戰,曾封殺虎式坦克

蘇聯戰術再現中東,多管火箭打遍巷戰、巷戰,曾封殺虎式坦克

利刃\Dark

俄羅斯生產的TOS-1重型履帶式火箭炮,在近幾年的中東地區大顯神威,蘇護又找到了當年喀秋莎橫行歐洲的感覺。事實證明,多管火箭炮不僅僅是陣地戰中的噩夢,在巷戰中也有不錯的表現。在陣地戰中,火箭炮的幾輪齊射就能讓對手陣地陷入火海,殺傷效果堪稱生化武器,躲在掩體中的士兵也會因為缺氧而死,這種燃燒作用同樣適用於低矮的街區巷戰,帶有制導裝置的火箭彈甚至還能執行反坦克作戰,打出了俄羅斯武器的威風。由此,人們也回想到了蘇聯軍隊曾裝備的「喀秋莎」火箭炮。

客觀來看,中東地區動用火箭炮的規模,遠遠小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場。「喀秋莎」火箭彈曾發出壯觀的火焰攻勢,平均一天時間內就能發射數萬發。喀秋莎誕生的經歷也頗為傳奇,年輕的科羅廖夫是蘇聯當時數一數二的火箭專家,因為被懷疑是日本策反的間諜,科羅廖夫於1938年被蘇聯內務部(NKVD)抓捕。次年,無辜的科羅廖夫被判處8年有期徒刑,關押地選在了遙遠寒冷的西伯利亞。

為了做好戰備工作,NVKD又決定將科羅廖夫關押到蘇聯第4特種監獄的工廠,讓其從事新型火箭研究工作。也就是在這裡,科羅廖夫研製出了日後扭轉蘇德戰場局勢的大殺器,這就是傳奇的BM-13「喀秋莎」16管132毫米輪式火箭炮。「喀秋莎」十分獨特的多聯裝發射架和超遠程打擊範圍,在當時有效轉變了炮兵的作戰模式,「喀秋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大量彈藥傾瀉到敵方據點,產生的高溫、高壓和爆炸,給納粹德軍造成了嚴重的身體摧殘和心理負擔,甚至在喀秋莎的齊射中,能有效摧毀重達50多噸的虎式坦克。

「喀秋莎」並非是BM-13的官方正式稱呼,當時BM-13主要生產工作由位於沃羅涅日州的共產國際兵工廠組織生產,BM-13下線時會將該廠的俄文稱呼首字母K印刷在發射架上,因當時BM-13的嚴格保密性,很多戰士看到上面的K自然聯想到女性的名稱「喀秋莎」(俄語Катюша,英語Katyusha),從此「喀秋莎」這個美麗的稱呼迅速在蘇軍廣為流傳。

後來,蘇軍炮兵部隊共服役有4種火箭炮,即裝備有2400門的62毫米BM-8火箭炮,裝備有1800門的300毫米BM-30火箭炮和310毫米BM-31火箭炮,以及6800門的「喀秋莎」BM-13。

「喀秋莎」火箭炮並未採用發射管,而是通過導軌發射,彈尾裝有穩定尾翼,火箭彈呼嘯飛行時,空氣動力的壓力中心處在全彈質心後側,其穩定力矩非常充足,彈道更加穩定。僅10秒之內,16枚火箭彈就能傾瀉而出。即便火箭彈沒有任何制導技術,其過渡分散反而但來了更大面積的毀傷效果,散部問題可以用火箭彈的數量彌補。

BM-13更為蘇軍打擊德軍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攻擊手段。此前蘇軍炮兵和反坦克兵力多部署到准前沿和前沿陣地,將自己暴露在德軍各型火炮,特別是「虎」式等坦克的射擊範圍內,戰場生存力很低,而射程更遠的「喀秋莎」的使用,重創了德軍的虎式坦克部隊,加速了戰爭進程。

反法西斯最後階段的柏林戰役中,納粹德軍在柏林的建築和街巷內苟延殘喘,此時的蘇軍士兵除了用重型火炮平射轟擊近處目標,打穿納粹掩體之外,還用木頭墊在「喀秋莎「的後輪上,讓火箭彈發射架處於平射狀態,猛烈掃射德軍藏匿的據點。曾經指揮」喀秋莎「作戰的炮兵連長伊萬尼辛回憶稱:」蘇軍進入柏林後,全連的「喀秋莎」一次就打出了64枚火箭彈,其爆炸產生的大火將你所能看到的一切事物燃燒,包括據守街頭的虎式坦克。由此可見,「喀秋莎」除了給納粹造成了震懾,也震撼到了蘇軍官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諫 的精彩文章:

中國六代機不輸歐美!率先攻克一項技術,有望彎道超車
國產潛艇潛伏400米,導彈打到1萬公里外,但發射瞬間最危險

TAG:圖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