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9月又一小行星奔向地球!危機等級位列第四,足以將香港夷為平地

9月又一小行星奔向地球!危機等級位列第四,足以將香港夷為平地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報告稱:一顆直徑164英尺(50米)的小行星可能會以27400公里的時速在今年9月份撞擊地球,其威力足以將一塊香港大小的區域夷為平地!根據歐洲航天局(ESA)的監測數據顯示,這顆編號為2006QV89的小行星會成為近年來對地球威脅最大的天體,在域外天體撞擊地球事件中的危機等級排行第四。

若真的發生了撞擊事件,這顆直徑達164英尺的小行星所造成的影響將超過1908年的通古斯卡隕石大爆炸事件。111年前,一顆小星星墜落在今天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卡,將方圓2000公里的區域夷為平地,比倫敦市的面積還要大得多。而即將接近地球的2006QV89號小行星的直徑要比當時那顆小行星長34英尺左右,其威力可想而知。

根據之前的測算,這顆小行星大概率會在距地球420萬英里(670萬公里)的位置與地球擦肩而過,真正發生撞擊的概率為1/7299(0.014%)。不過,ESA對這一判斷提出了質疑,認為2006QV89撞擊地球的概率是百分之一左右。不過,在討論撞擊地球可能造成的影響時,涉及到了小行星、流星和彗星撞擊地球之間的區別。

首先,小行星是一種圍繞恆星進行周轉的天體,之所以將之稱為小行星,是因為其體積和質量都遠遠小於現如今太陽系內已知的行星。太陽系內的絕大多數小行星都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不過除了這一區域以外,在太陽系內這樣的天體其實有著廣泛的分布,只不過密度遠遠不及前者而已。

流星體則是兩顆小行星撞擊之後所形成的碎塊。流星體在墜入地球大氣層後,會由於劇烈的摩擦開始發熱和燃燒,大量的光和熱隨即迸發出來。在地面上的人們看來,一道「流星」逝過天際,這也是流星名字的來歷。隕石的成因則與流星有所聯繫。事實上如果流星在穿越大氣層的時候,因為體積較大沒有完全燃燒和蒸發,那麼剩餘的殘渣會最終落在地球上,而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隕石,其本質就是小行星。

最後是彗星,彗星和小行星有些類似,同樣繞著恆星進行周轉。不過,彗星的構成並非岩石而是大量的固態水和水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彗星接近地球的時候,我們會在彗星的尾部看到由固態水和塵埃共同組成的彗尾,而也是人們將彗星稱為「掃把星」的原因。

信息源:The Su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大觀 的精彩文章:

永遠找不到外星人?俄學者:人類無意中摧毀它們,我們也可能消失
生命起源迷霧再起:非洲發現外星碳有機質,與地球生命進化有關?

TAG:環球科學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