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了價值

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了價值

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深度閱讀

《少有人走的路》探討了如何靈活運用傳統心理分析方法,去解決我們人生的衝突和難題。我們將會從自律,成熟的愛,信仰,恩典等角度來為大家深度解讀這本書。

今天,我們來分享《少有人走的路》的第五部分內容,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了價值。

解讀 |初小軌

來源 | 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條通向心智成熟的路,同時也是一條不斷前進的求知之路。在這條路上,信仰的力量不容小覷,建立與現實相適應的信仰和世界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也更清晰地認知自己。

信仰,會讓人生的目標堅定而清晰

一個終生未婚只想在死前去一下拉薩朝聖的72歲老人,一個家徒四壁,心懷忐忑的屠夫,只能靠喝酒麻痹自己;一個期待新生命的母親,一個天真的孩子,一個為了亡者祈福的中年男人,11個藏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從芒康出發,去往神山岡仁波齊朝聖,邊磕頭邊前進,無懼艱難險阻,無懼春夏秋冬,就這樣幾步一叩,幾步一拜地前進。

只有一台扶貧拖拉機,裡面有眾人夜宿的工具。孕婦分娩,等分娩完了繼續前進;落石砸腳,傷好後繼續前進;車子損壞,拋棄車頭,拉車前進。

這些挫折都不足以改變他們朝聖之路,他們拉著拖著唱著歌,也要抵達岡仁波齊,因為他們認為,只要朝聖,才可以減輕自己的罪孽,為眾生帶來平安幸福。

這是電影岡仁波齊,一部關於信仰的電影,一部只有信仰的電影。

無獨有偶,英國劇作家蕾秋·喬伊斯的小說處女作《一個人的朝聖》中也寫到了信仰的力量,小說的主人公,65歲的哈羅德·弗萊為了患病的二十年未見的老友,踏上朝聖之路,87天,627英里,只憑一個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

我們對信仰的認識,往往過於狹隘,認為信仰就是宗教。從電影中,從書中,我們看到了,每個人都有信仰,因為每個人對世界,對人生,對如何度過每一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這種人生觀和世界觀就是信仰。

信仰,跟家庭環境息息相關

信仰跟文化環境有關,形成信仰的基本因素來自我們成長的家庭環境。舉個例子,我們可能會認同父母或從小接受的信仰,也有可能是反其道而行之。

力克是個一出生就沒有四肢的人,也就是罕見的海豹肢症。看到這樣的孩子,作為父母心裡一定是絕望的。

但他的父母並沒有放棄他,他們都是虔誠的基督徒,看到他出生時那沒手沒腳的模樣,他們也不禁懷疑上帝到底在想什麼。一開始,他們認為他不可能過正常生活,他的人生毫無希望沒有未來。

即使是力克自己,也曾絕望自殺過好幾回。但是家庭信教的傳統影響了他,使他堅信,自己無論怎樣,都是上帝的安排。

他喜愛並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開始努力生活,全世界旅行,佈道,演講,最終成為一名享譽世界的演說家,還收穫了美滿的家庭。從始至終,無論力克遇到什麼問題,他都堅信自己的信仰。

作為比我們自身更強大的力量所在的信仰,是我們安定情緒,解除痛苦的良藥,能讓我們在自己的力量範圍內遵守規範,也是我們探尋更宏大世界觀的通道。堅信自己的信仰,它所包含的精神決定了我們的人生高度,它會激勵我們朝著美好的方向一直努力。

《少有人走的路》里講到,父母是我們信仰的培植者,他們的影響不僅在於話語,更在於他們處事的方式。如果說世界是大宇宙,那麼家庭就是小宇宙。在家庭的見聞和感受,決定了我們對世界的本質的看法。父母的言行舉止,為我們創造了獨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礎上,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力克是繼承了父母的信仰並成為堅定的擁護者,而很多人和父母的信仰卻是違背的。

一位女大學生自述了自己的出家歷程,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就是好學生,一路考上好大學,找到了好工作。成為別人眼中的優秀典範。

但是,在她的心裡,從小就有很多奇怪的念頭,內心世界紛繁複雜,但又找不到出路。後來偶爾看到佛經豁然開朗,開始接觸佛法。後來將自己準備獨身的念頭告訴父母時,一直是無神論觀點的父母難以接受,聯合各路家人開始勸說。

她很痛苦,在和家人抗爭的過程中,患上了抑鬱症。在尋找出路的過程中,她開始修習佛法,接觸出家師父,也逐漸了清晰了自己未來要走的方向。病情好轉後,她就決定出家了,當然在父母親戚群中掀起了軒然大波,但依然沒有阻擋她的腳步。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上,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會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比如在宗教氛圍濃厚的家庭中長大,自然對宗教的某些規範有天然的親近;而在堅定信仰科學的家庭環境中長大,自然容易形成無神論的觀點。

但是,隨著我們自身知識和經驗的擴大,我們會修正自己的人生地圖,會尋找更廣闊的世界觀。 當父母和以往的信仰和自己的認知產生了矛盾又無法解決時,就會出現嚴重長期的心理疾病。而學會認同自己的信仰,才會擺脫狹隘的世界觀,進入更深遠的層面。

信仰,不是一成不變的

曾有心理學家對冷戰時期的美關係做過深入研究,發現美國人和俄國人在對人性,社會和世界的理解上存在著驚人的差異。

這種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操縱著雙方的交談和談判,而雙方卻渾然不覺。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美國人覺得俄國人怪裡怪氣,在談判桌上的言行不可理喻,甚至可能心存歹意。而俄國人對美國人也有同樣的反感。

我們畢竟不是超人,無法超越文化,父母和童年經驗的影響。只能依據狹窄的人生參照系來待人處事。人們的感受和觀點起源於過去的經驗。卻很少意識到經驗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他們對自己的世界觀並沒有完整而深入的認識。

就像盲人摸象。我們就像寓言里去摸大象的瞎子,沒人知道這個巨大的怪物究竟是什麼樣。我們一味堅持自己的小宇宙觀,為此不惜與別人對抗,絲毫不知道有更廣闊的大宇宙。

要建立起與現實相適應的信仰與世界觀,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增進對世界的認識,必須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廣闊的領域,不斷修正我們的認知。

而心智的成熟,其實就是自身小宇宙進入大宇宙的歷程。從本質上說,這一階段就是不斷前進的求知之路。

只有學習和進步,才能擺脫昔日經驗的限制。我們必須放棄落後的陳舊的自己,拋棄狹隘的人生觀,對過去的信仰提出疑問,主動探索陌生領域。要去努力的尋求適合自己的新信仰,這樣,才會發現與實現真正的自我。

有一位朋友,以前是基督教家庭出身,全家固定周日做禮拜,飯前還有祈禱儀式。後來大學畢業後因為痴迷科學放棄基督教變為無神論,最後家庭遭遇重大變故,在30多歲的時候又信了佛教。

他說,這是他對世界理解的方式,以前太年輕。這是個例嗎?不,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信仰轉變的每一個契機都跟人生軌跡息息相關。

年輕時,我們受到周圍文化環境的影響,當我們生活經驗日益增多,對固有的觀念產生了懷疑,如果曾經的理論說服不了你,那麼你就需要尋找能說服自己的解釋。

信仰,本來就是一個人不停尋找答案的過程。但信仰的目地不是讓人逃避現實,信仰一定要在實踐中檢驗的。通過信仰建立起來的使命感,要不斷在生存中去驗證,越是正確的信仰越帶來力量和幸福。

電影《堅不可摧》講述了二戰英雄路易·贊貝里尼的故事。《人物》雜誌曾問過主演安吉麗娜·朱莉在拍完之後有何感想,朱莉說,「我不知道應該說是宗教信仰還是個人信念,但就是有這樣一個東西比我們所有人都強大和統一,非常美妙。」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在心智成熟的道路上,堅定我們的信心,就像一股力量源泉,當你相信它,它會給你力量,當你否定它,漸漸地它也會遠你而去。就像大家在無助時會不自覺地祈禱,絕望時會寄託神明,具體信仰什麼並不是關鍵,無論是信上帝、信真理還是信自己,它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人們獲得心靈的平靜。

在擺脫陳舊的自我,拋棄狹隘的人生觀,進入更大的世界觀的過程中,信仰所具有的力量,使我們敢於承受一切痛苦,敢於擺脫既往經驗,也敢於迎接未來無盡的挑戰。

*註:配圖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己所欲,同樣不要輕易施於人
自律,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