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傳習錄釋義》(3)

《傳習錄釋義》(3)

《傳習錄釋義》(3)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2003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2000年後,遵照母音老人的傳法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

原文:

「6」愛問:「昨聞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覺功夫有用力處。但與朱子『格物』之訓,思之終不能合。」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即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愛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說,似亦見得大略。但朱子之訓,其於《書》之『精一』,《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皆有所證據,以是未能釋然。」先生曰:「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於心,安可狃於舊聞,不求是當?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於心處,亦何嘗苟從?『精一』、『博約』、『盡心』本自與吾說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訓,未免牽合附會,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約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說,此可一言而喻。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錯訓『格物』,只為倒看了此意,以『盡心知性』為『物格知至』,要初學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愛問:「『盡心知性』何以為『生知安行』?」先生曰:「性是心之體,天是性之原,盡心即是盡性。『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盡也。知天,如知州、知縣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已與天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須是恭敬奉承,然後能無失,尚與天為二,此便是聖賢之別。至於『夭壽不貳其心』,乃是教學者一心為善,不可以窮通夭壽之故,便把為善的心變動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見得窮通壽夭有個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動心。事天雖與天為二,已自見得個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見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學立心之始,有個困勉的意在。今卻倒做了,所以使學者無下手處。」愛曰:「昨聞先生之教,亦影響見得功夫須是如此。今聞此說,益無可疑。愛昨晚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從心上說。」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誠無物』,《大學》『明明德』之功,只是個誠意。誠意之功只是個格物。」

釋義:

格物,不是向外研究的事物的道理。向外研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格物,而是添物,而是加鎖。聖人所說的格物,即是格去心中的污染,即是格去心中的人慾。污染格得盡,人慾格得盡,便是無善無惡的至善境界,便是純然至極的良知光輝,便是本來如是的良知心體。

格物功夫有二。一、明明德、致良知之前的格物。二、明明德、致良知之後的格物。明明德、致良知之前的格物,是以一物而代萬物,也就是以一念而代萬念,以一欲而代萬欲。譬如佛家的念佛方法,就是用一句佛號,代換掉許多的名相,代換掉許多的掛礙。佛家的這個念佛方法,只要專心致志地念,專心致志地聽,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念佛這一事上,這樣,許多的人慾就自然地脫去。如此而念,念到極處,便是唯有佛念、無有他念的「百尺竿頭」。到了這裡,佛念這一念,豁然被打破,則一切人慾,悉解脫落。這是一個無依無傍、超然無托的天理現前的境界,也是良知現前的境界。這時,若能識得這個天理,若能識得這個良知,便是明了天理,致了良知。到了這裡,佛家名曰「十方世界現全身」,孟子名曰「萬物皆備於我」,莊子名曰「萬物與我為一」。

若欲見得這個天理良知,須行反求諸己、反身而誠的功夫。若是反求而得,反身而至,便是見了這個萬物皆備的大我。見了這個大我,便是過了聖學的根本關,佛家稱為見道位,禪門叫做破初關,亦名破根本惑。

若欲見得古今聖人的實際,當須見得自己當下的實際。這個實際,陽明先生說,就是這個猶如明鏡的心:「良知之體,皎如明鏡,略無纖翳。妍媸之來,隨物見形,而明鏡曾無留染,所謂情順萬事而無情也。」這個妍現妍、媸來現媸的良知之體,究竟是個什麼?若能見得這個,便是見到了自己的實際,也是見到了古今聖賢的實際。若人不行反求諸己、反身而誠的功夫,而是向外求聖賢之道,而是向外求天理良知,則永遠也明不得天理,致不得良知。

天理即是人心,人心是個什麼?在這個問題上,不要輕易放過自己。

為了求得天理良知,陽明先生又說功夫次第。按照陽明先生的意見,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此是修行進道的三個階段。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生也不動其心,死也不動心,窮也不動心,富也不動心,固守善道,定要見個天理良知,定要成個純一至善,這是未見天理良知前的狀態。學人求道,當有是心,猶孔子的而志、而立、而不惑,三十年來,道心不移。如此誠心,方見得天命,見得天理,見得良知。天命,天理,良知,名雖有異,實則相同,猶如佛家的自性、法身、佛、心,所指的那個實,卻只是一個。

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見了天命,見了天理,見了良知,佛家便說是見了佛,見了性,明了心。見了天理,明了心性,這時,就要行個存心、養性、事天的功夫,二六時中,綿綿密密地看著自己,勿人慾行事,勿糾結事相。若有人慾,若有糾結,便行個良知照察的功夫,便行個自性覺照的功夫。這個功夫,便是存心、養性、事天的功夫。這個功夫,雖屬有為,畢竟是見了自心,見了自性,見了天理後的功夫,不同於未見時的固守善道。

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如是存心,如是養性,如是事天,純一至善之境,則自然而至。到了這個純一無雜、絕待一真的境界,便是盡心、知性、知天的境界,便是天下太平,便是至善之境。對於這個境界,佛家托宗教之言,名曰極樂世界。至善之境,極樂世界,非是二事,而是一實。

《傳習錄釋義》(3)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義作何解?
稍一走作,便落相對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