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有約君說

最近一兩星期以來,廣州經歷了暴雨+暴晒「循環播放」的天氣。有新聞報道指,市內有醫院急診科近期就診量有明顯增加。許多人雖然沒到要看急診的程度,在濕熱天氣里也感到渾身不適。

廣州市中醫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中藥師王小英認為,「濕」是許多皮膚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夏季雨水多,易導致皮膚病,所以說夏季是皮炎、濕疹、痘痘等皮膚病的高發期。

在各種葯食同源的煲湯食材中,常用的土茯苓就是一味很好的祛濕葯,怎麼煲?湯方有約君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

土茯苓

祛濕熱,利筋骨

早在明代期間,李時珍編撰《本草綱目》時,就已把土茯苓記錄其中,指其可以「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拘攣骨痛,癰腫。解汞粉、銀硃毒」。清代的《本草再新》,亦指土茯苓可以「祛濕熱,利筋骨」。

至於現行的《中國藥典》,則指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肝、胃經,除濕,解毒,通利關節之效;用於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羋月傳》里土茯苓曾被羋月拿來解毒

王小英提醒,土茯苓雖然是一味很好的祛濕葯,但使用時也需要注意。比如,肝腎陰虧而無濕者,是忌用土茯苓的;而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者,也不宜大量長期服用土茯苓。

另外,古書記載,服土茯苓期間忌飲茶,因飲茶能致脫髮,使用時也應該注意。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土茯苓

如何選擇好的土茯苓呢?王小英表示,土茯苓以外表紅褐色,內色微紅,質堅實,斷麵筋少粉足者為佳。若是土茯苓片,則以片薄、整齊、筋少粉足者為上。

她還向大家介紹了一道美味鮮甜的土茯苓湯,很適合現在的天氣飲用。

土茯苓排骨薏仁鯽魚湯

材料:干土茯苓片10克(或鮮土茯苓250克)、排骨350克、薏仁30克、鯽魚1條(約250克)、蜜棗2個、薑片2片。

做法:把鯽魚洗凈煎至微金黃色;土茯苓、薏仁洗乾淨,浸泡15分鐘待用;如果是鮮土茯苓,洗凈切片即可;排骨洗凈飛水;水沸後把所有材料入鍋,煮開後慢火煮2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袪濕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一款不夠喝?

有約君還搜羅了幾款土茯苓湯譜——

五指毛桃土茯苓燉瘦肉湯

材料: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各100克,瘦肉1斤,陳皮5克,鹽少許。

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凈後浸泡片刻;瘦肉洗凈切成塊,汆水撈起備用;用湯煲煮水,沸開後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鐘再轉文火煲一兩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濕,益氣健脾。

土茯苓綠豆煲鴨湯

材料:土茯苓30克、綠豆50克、光鴨1隻、生薑3片。

做法:土茯苓、綠豆洗凈,稍浸泡;光鴨洗凈,去內臟和尾部,如嫌湯肥膩可撕去鴨皮。然後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先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鴨可撈起,切為塊狀拌醬油佐餐用。

功效:清熱祛濕,男女老少皆宜。

祛濕代茶飲

五指毛桃20~30g,土茯苓20~30g,炒白扁豆10~20g,可健脾益氣,化濕祛濁。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看到這裡,

是否已經打算出發去買回食材,

今晚煲一煲土茯苓湯

祛一祛濕呢?

慢著!

不耐心看完下面這部分,

當心會買錯哦!

注意!

土茯苓易與菝葜、粉萆薢混淆

王小英表示,市場上還有菝葜(bá qiā)(又叫金剛頭)和粉萆薢(bì xiè)這兩種中藥,很容易與土茯苓混淆,但是三者的功效有區別,購買時要多加分辨:

土茯苓

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呈圓柱形,表面黃棕色或灰褐,凹凸不平,質堅硬。

在菜市場可以買到的通常是颳了皮的新鮮土茯苓,或者是刮皮、切片後的土茯苓片。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刮皮土茯苓

而在藥材市場或藥店、藥房買到的,往往是切片後乾燥的土茯苓片,切面為類白色至淡紅棕色,折斷時有粉塵飛揚,用水濕潤後有粘滑感,粉末淡棕色,氣微,味微甘澀且偏於味苦。

功效:清熱除濕解毒,通利關節。

菝葜

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乾燥根莖。呈不規則塊狀或彎曲扁柱形,有結節狀隆起,表面黃棕色或紫棕色,具圓錐狀突起的莖基痕,並殘留堅硬的刺狀鬚根殘基或細根。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菝葜

質堅硬,難折斷,斷面呈棕黃色或紅棕色,纖維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和多數小亮點。切片呈不規則形,邊緣不整齊,切面呈粗纖維性;質硬,折斷時有粉塵飛揚;氣微,味微苦、澀。

功效:利濕去濁、祛風除痹、解毒散瘀。

粉萆薢

來源於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的乾燥根莖。呈不規則形,邊緣不整齊,略翻卷,大小不一。殘存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有時可見殘留的莖枯萎疤痕及纖細鬚根。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粉萆薢

表面黃白色,平坦細膩,近邊處有不明顯的棕色環紋(內皮層環),具有不規則的黃色筋脈點或脈紋(維管束),對光照視,極為顯著;質鬆脆,有彈性,易折斷,有粉塵散出;氣微,味辛,微苦。

功效:利濕去濁、祛風除痹。

說到這裡,

也許有些祛濕湯「老司機」會問了,

這些土伏苓湯是什麼人都適合喝嗎?

當然也不是這樣了~

有約君溫馨提醒——

祛濕前,要先分清寒熱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劉鳳斌教授認為,要通過飲食祛濕,首先要辨別濕證的類型,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理。

濕重者多見兩類,一是寒濕,二是濕熱:

寒濕,這樣吃

這類人平素多喜歡吃涼食,如喝冰飲,吃雪糕等。

表現:舌質淡,舌苔白;怕冷,吃涼食,受涼後容易腹張、拉肚子;胃口不好,口淡,不想喝水;容易疲倦,嚴重的可出現浮腫,如手腳腫、眼泡腫。

適宜食材:煲湯、炒菜時,適宜加入溫性的薑片、花椒、陳皮、砂仁,能起到苦溫燥濕的作用。寒濕者往往還存在脾胃虛寒,可適當加一些健脾的藥材,如茯苓、淮山、党參。

常見的祛寒濕湯,包括太子參茯苓陳皮排骨湯、扁豆茯苓豬骨湯等。

調理方:生薑20克、党參10克、砂仁6克、陳皮5克,一起熬煮。

不宜:對寒濕者來說,雞骨草、火炭母、土茯苓偏寒涼,會加重脾胃虛寒。脾虛,則水濕運化更不順暢,加重濕邪內生。

熱濕,這樣吃

這類人平素多喜歡吃煎炸、燒烤等食品。

表現:口苦、口乾,舌苔厚、黃,睏倦乏力,老覺得睡不醒,咽部分泌物較多,大便不通暢、黏膩,精神煩躁。

濕熱,還可以細分為三類:濕重於熱,有一點口乾,口苦不嚴重,舌苔膩而不黃;濕熱並重,口乾、口苦嚴重些,舌苔黃厚膩;熱重於濕,特別口乾,舌質紅,苔黃而干,大便乾結。

適宜食材:如果濕重於熱,內熱不嚴重,可用偏涼性的土茯苓、薏仁等煲湯,濕熱並重甚或熱重於濕的,可用偏寒性的綿茵陳、蒲公英、雞骨草等。

常見的祛濕熱湯,包括土茯苓粉葛冬瓜豬骨湯、薏仁白扁豆雞腳湯、木棉花蓮蓬薏米湯、綿茵陳鯽魚湯等。

「清濕熱的藥材多偏涼,有時候人體未必能接受,可以適當加點陳皮。中醫稱之為『引經葯』。」劉鳳斌教授說。

調理方:蒲公英、綿茵陳、火炭母和紫蘇葉各30克,一起熬煮。

辨不清寒熱的,這樣吃

宜用性味比較平和的祛濕藥材煲湯、煮粥,如芡實、白茯苓、扁豆、淮山。

調理方:四神湯:茯苓、淮山、蓮子和芡實各20克左右,一起熬煮。

劉鳳斌教授提醒:「一般來講,所有祛濕方里,都可以加一些芳香化濕的藥材,比如蘇葉、藿香、佩蘭、砂仁等。」

「這就好比。衣服濕透了,用火烤、加溫總是不幹,風一吹就幹了,芳香化濕的葯就相當於是風吹。」

最後,

有約君特別提醒——

運動也有助於激發人體陽氣,讓脾胃運化功能增強,減少體內水濕停滯。劉鳳斌教授建議,運動化濕,可以選擇慢跑、走路、練八段錦等中低等強度的運動。

運動排汗,也有助於祛除濕氣,但出汗過多又未能及時擦乾或及時更換衣服的話,也會招致感冒。不建議在夜間、清晨進行運動。這些時段霧氣較重,容易祛濕不成反而招來外濕。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夏雨季,

來一碗袪濕湯嗎?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伍仞 通訊員高三德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伍仞 通訊員高三德部分內容整合自:中國家庭醫生

圖@視覺中國,部分資料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吳婉虹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你可能還想看以下報道

窩在沙發喝奶茶的你,跟林志玲之間其實只差了這幾件事……

芒種過後雨水忙 | 「清補涼」不適合這些人!食療方奉上~

高齡懷二胎最怕Ta,補鈣也不管用……

劉濤都120斤了!早上少做這一步,當心越減越肥

雨雨雨!暑熱夾濕的天氣,這些除濕食物能保護你脆弱的腸胃

白粥可養胃?這些「秘方」你還要被騙多久?獻上真正「養胃方」

諾獎之後屠呦呦團隊再放大招?這次他們也關注「美人病」!

暴雨+暴晒!濕熱天,你需要用它煲個靚湯,當心別買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Best of 100!你心目中的「實力中青年醫生科普之星」是誰?
每日健康必讀 | 這種蔬菜有「天然抗生素」之稱!教你三種吃法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