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妃臨死前對武則天下了一道詛咒,從此她一見到這種動物就色變
封建王朝的後宮中,美人們為了爭取更好的生存空間,往往無所不用其極。勾心鬥角,唇槍舌劍,拉幫結派,合縱連橫,最終,寥寥幾人脫穎而出,但大部分坐一輩子冷板凳。至於那些成全了別人,賠了青春還喪命的,自然也不在少數。
今天要講的三位女主人公,都是伺候唐高宗李治的后妃。
貞觀十一年十一月,唐太宗來到洛陽宮(紫微城)後,聽說十四歲的武則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訛稱武媚娘。武則天入宮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侍奉的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並且,對於李世民在位時期武則天在宮中的生活,史書並沒有詳細描述,可見,作為才人的她並不得寵。
武氏在後宮被埋沒了十二年,在此期間,始終名不見經傳,直到唐太宗駕崩以後,她像其他沒有子嗣的嬪妃一樣,被「發配」到感業寺了卻殘生,落髮為尼。這些身無所出的女人非常可憐,她們代表了歷代後宮中的「多數群體」,將韶華奉獻給了後宮,或許連九五之尊的臉都沒見過。如果運氣不好,君王早逝,她們的餘生只能陪伴青燈古佛。
倘若,這些女子能嫁給士農工商,哪怕是一個普通人,她們的人生都要比在宮闈中快樂得多。然而,讓所有人都沒預料到的是,武氏早已為自己找好了「下家」,早在唐太宗在世時她就時常與太子李治眉來眼去,發展了一段地下戀情。在為李世民治喪時,李治帶著元配夫人王皇后祭奠先皇,看到了在一旁眼淚汪汪的武媚娘。
武氏在一旁敲打著木魚,用一種乞求的眼光看著李治,李治自然用炙熱的目光做出了回復。然而,兩人的眼神交流被王皇后盡收眼底,這個敏感的女人察覺到了異常。不過,王皇后並不吃醋,她反而非常高興,武媚娘無疑是最好的同盟者。王氏生於官宦世家,地位尊崇,起點自然比其他嬪妃高些。但是,王皇后的肚子很不爭氣,竟沒為李治傳宗接代。
自古以來,傳遞香火是新君的首要任務,他自然將精力放在了其他嬪妃身上。按照唐室祖制,每個皇帝可以擁有一個皇后以及四個妃子,按照地位高低分別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當時,最受李治寵愛的蕭淑妃僅次於貴妃,對於王皇后來說蕭氏已經對自己的地位產生了威脅。後宮的女人,向來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有人受到皇帝的寵愛,自然有人被打入冷宮。
於是,王皇后的位子,愈發不穩。雖說,王氏仍是後宮之主,但是,被冷落的她已經失去了穩坐後位的資本,終有一日會被受寵的蕭妃取而代之。因此,她在看到李治與武氏四目相對時,一個妙計在心中油然而生。她對武媚娘展現出非常寬廣的心胸,願意將皇帝的恩澤分給她一半。王皇后在李治身邊吹起了枕邊風,替武氏說盡了好話,讓她與李治「終成眷屬」。
李治隨即將武媚娘接出尼姑庵,用一紙詔書冊立她為昭儀。雖說,昭儀不是正一品夫人,但是,仍是眾嬪之首,距離賢妃僅有一步之遙。與早年武氏當了十二年才人的經歷比起來,簡直是天差地別。武媚娘重新回到花團錦簇的後宮,她的玲瓏心已經察覺到王皇后的目的,她無非是想拉自己入伙罷了。於是,武氏對王皇后畢恭畢敬,唯皇后馬首是瞻。
王皇后被恭維得雲里霧裡,自以為計謀得逞。實際上,步入圈套的正是她王皇后,她只是武氏用來離開寺廟、爬上後宮之主的墊腳石罷了。
不論是新舊唐書,都著重渲染了武氏將王皇后趕下台的過程。什麼栽贓皇后母女在後宮中大搞巫蠱之術、什麼王皇后恰死了自己的女兒。王皇后做夢都沒想到,拉攏武氏竟為自己招致禍端。更可怕的是,武氏深知王皇后對下人寡恩,所以,她不斷對王皇后身邊的宮人施以小恩小惠,將她們都變成了自己的「斥候」,王皇后身邊的點滴,武氏瞭若指掌。
雖說,這台大戲的女主角共有三人,但實際上,都只是武氏一人的「後宮秀」罷了。沒過多久,王皇后與蕭妃都被排擠到冷宮,這兩個女人還被李治賦予了「蟒」與「梟」的惡名,可見,在武氏的影響下,李治對她們的厭惡與偏見無以復加。千百年後,雍正皇帝給自己看不順眼的兩個弟弟取名為「阿其那」、「塞思黑」,此舉只怕是借鑒了老前輩李治。
蕭妃受到栽贓,自然心有不甘,她臨死前對武氏賭咒道:「下輩子我會變成貓兒,你就是一隻老鼠,永生永世我都會咬住你的喉嚨!」一句狠話而已,武則天何必與失敗者較真?不過,為了展現她對蕭妃的重視,此後的宮中自然不再養貓:任你下輩子變成什麼,我都不想看見你。
傳說,武則天又多次做夢,夢到王氏和蕭氏死時的情景,又夢見蕭氏變成了貓。於是,在長安談貓色變,甚至,不敢在長安皇宮裡居住,常常跑到東都洛陽去躲上一月兩月。
參考資料:
【《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為何火速將其下葬?除天氣因素還有一致命原因
※明朝被抹黑最厲害的皇帝,幾百年來一直都是負面教材,其實很厲害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