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有古墓 考古學家如何保護 「土坑」 之
天啦嚕,清華竟然發現了古墓!而且還同時發現了漢、明清三個朝代的古墓呢!這次的古墓在考古學上被定為土遺址。別高興太早,你以為幾個「土坑」是那麼好保護的嗎?先看看考古學家是怎麼細心保護這些「土坑」的吧!
上一篇文章(《土遺址的防風化技術—— 清華有古墓!考古學家如何保護 「土坑」系列 之(一)》)介紹過,土遺址按土遺址的形態,可以分為地上和地下兩大類。由於土遇水有成為「一堆爛泥」的風險,因此依據土遺址所處的乾濕程度劃分,可分為「乾燥環境中的土遺址」和「潮濕環境中的土遺址」。
乾燥環境中的土遺址分布範圍較小,多出現在有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的地區,如我國甘肅、新疆部分地區。
位於新疆的樓蘭古城是典型的乾旱環境下的土遺址(來源:維基百科)
潮濕環境下的土遺址範圍可就廣了,在我國廣大的季風氣候區,這些土遺址遭受著來自雨水、地下水甚至是空氣水分的威脅,保護難度極大。在這幾路「水軍」,對土遺址危害比較大的,就是來自地下的水軍——地下水。
不過保護難度雖然大,在實踐中考古學家還是找到了幾種好方法。
一、 擋水牆
原理:在土遺址的四周修建隔水牆。方法是用混凝土或水泥築起防水牆的「形」,再覆上一層防水卷材(如PCV)起到防水的「靈魂作用」。如果把土遺址比作城池,把水比作敵軍,那擋水牆就好比城牆。
優點:立竿見影地抵禦來自土遺址側面不發生水位變化的地下水(以下形象地稱為「一定高度的水軍」)侵襲。
缺點:1、地下水有時候會忽高忽低(以下形象地稱為「忽高忽低的水軍」),而我們擋水牆的高度是設定好的,有時,那些「忽高忽低的水軍」會「爬」上「城牆」,侵襲土遺址。2、防水卷材一旦老化,連側面「一定高度的水軍」也會「破城而入」。
點評:連側面「一定高度的水軍」都不能完全搞定,PASS。
北京丰台區大葆台遺址漢墓用的是混凝土修築的擋水牆,有一定的隔水效果,但是無法阻擋水位不定的地下水(來源:維基百科)
二、 隔水廊道
原理:與擋水牆原理類似(用料也是水泥或混凝土,再覆一層防水卷材),唯一不同的是,廊道增加了與土遺址之間的隔離空間。
優點:莫小看這個多出來的空間,考古學家可以在這多出來的空間里搞出名堂。1、在空間里增設通風設施,進一步弱化側面「一定高度的水軍」的侵擾;2、空間大了,便於在牆出現問題時及時維修,提高「城牆」的使用壽命。
缺點:和擋水牆一樣,無法應對「忽高忽低的水軍」的侵擾。
點評:只是強化了應對側面「一定高度的水軍」的能力,漏洞還是很大,PASS。
三、 抽水法
原理:隔水廊道基本解決了「一定高度的水軍」,但是還是無法抵禦那些「忽高忽低的水軍」。說明擋水牆和隔水廊道這些被動防禦的策略不成了,我們必須主動進攻,這就是「抽水法」。具體就是,我們在遺址附近打幾口井,在井中放入抽水泵,預設一個數值(比如地下水接近地面XX米),開始主動抽走地下水。
優點:不管你是「一定高度的水軍」還是「忽高忽低的水軍」,你還遠在城外一定距離的地方「進軍」,我們就把你消滅。
缺點:抽水容易讓「千軍萬馬」的水軍集結起來,形成水軍「大流」,在抽水泵的強力帶動下,水軍大流威力十足,甚至把流經的土壤都帶走了,造成土遺址結構的破壞,甚至造成土體塌陷,給研究造成損失。所以,選好挖井地點、預測抽水最佳時間點很重要。
點評:能夠有效解決「忽高忽低的水軍」,但是要預防反作用,可以酌情使用。
四、 拱券法
原理:拱券是古代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形為半圓弧狀,類似於拱橋的「拱」,有著良好的承重作用。拱券法的具體做法是,在土遺址的底部修築石拱券,再在土遺址四周配合修築廊道和通風設施。
優點:相當於從地下水必經的土遺址底部修築擋水層,使土遺址和地下水徹底隔絕,切斷遺址和地下水的聯繫。
缺點:操作難度大導致修築拱券費用極高,一旦出現施工失誤,產生漏洞,拱券作用也會立刻失效。
點評:理論上可以隔絕地下水,但是實際操作難度大,酌情使用。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車馬坑,便是在地下修築拱券,隔斷了與地下水的聯繫,至今隔水防潮效果還非常好。(來源:中國考古)
看來,目前常用的土遺址防水防潮措施也不那麼盡善盡美,還需要在考古實踐和工程技術研究的過程中尋找更有效、更經濟的方式。說完水,下一個咱們再說說更猛烈的,如果土遺址面臨塌陷的危險怎麼辦?請看下篇之三《土遺址的抗震防塌技術》
【參考文獻】
《自然地理學》(第三版)劉南威,科學出版社,2018-11-01
土遺址保護研究現狀與進展,孫滿利《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4年07期
潮濕土遺址隔水防潮技術對比研究,周雙林等《東南文化》2009年02期
中原地區潮濕土遺址保護理念探索與對策研究,賈付春,鄭州大學,2016年
※哪種形狀的翅膀速度最快?
※珠穆朗瑪峰的「大堵車」已經造成11人死亡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