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本書,我徹底告別了偽勤奮
晚上好,我是沉迷於目標管理的吳美麗Vase。
最近有位小夥伴問我:自己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就是忍不住刷抖音,刷微博,怎麼辦?
這不就是我們都有問題嗎?待圖書館2小時,玩手機11分鐘;寫文章4小時,刷網頁180分鐘。
這問題說白了,就是專註力不夠,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工作時投入的深度不夠。
所以今天,我想給所有有這些問題的小夥伴,推薦《深度工作》這本書。
△書長這樣
本書的作者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喬治城大學計算機科學副教授,暢銷書作家。
其他暢銷書《如何在大學裡脫穎而出》、《如何成為尖子生》、《 如何考進世界頂尖名校》、《優秀到不能被忽視》等。
從簡介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工作,也都是需要深度用腦的工作。所以在《深度工作》一書中,分享的關於的方法,也都是來自於他自身的經驗,可操作性高。
根據書中分享的方法,實踐了一周,工作學習質量效率都提升了很多,還戒掉了晚睡的習慣。
豆瓣有評論說,看這本書,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對,我就是。
現在我把書中提到一些小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提升專註力。
刷抖音,刷頭條,刷微博,刷著刷著根本停不下來。
這些東西有毒,跟自控力沒多大關係。但是這些東西,會分散我們太多的注意力和精力。遠離社交媒體,可能會有點難。
作者給出的建議是,自己先停用30天的社交賬號,看會不會因為沒有上這些社交媒體而失去什麼。
讓我們一個月不上社交賬號,有點困難。
所以,我把這個方法,稍微改了一下。改成一天上一次或者2次,其他時間不上。
剛開始可能會有點困難,慢慢習慣就會好很多。
現在很多人提倡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沒有明顯的邊界感,晚上、周末雖然是休息時間,但還是會時刻關注工作。
作者認為這種行為,不利於長期深度工作,他認為是大腦需要休息和放鬆的。我們需要區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他給出的方法是:
早上上班的時候:給一個屬於自己小儀式,或小暗示,告訴自己需要專心處理工作了。
準備下班的時候:先檢查自己當天的工作,有沒有完成,確認不需要今天完成的工作,就安排到明天。
下班的時候:再給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儀式,比如跟自己說:下班了。
告訴自己已經下班了,下班後的時間不屬於工作,不要再去想任何有關工作的問題。在家就安安心心陪小孩,做飯啊,學習等等。總之都是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這個方法,不僅適合用在工作上,用在學習或其他事情上也合適。
比如我現在寫文章,會把手機關機,把網頁關掉,帶上耳機,告訴自己要開始寫了。
寫完後,按保存,關閉文章頁面,宣布已完成,就不再去想文章的事。
在書中,作者分享了每日計劃的具體操作方法,把我們每日的時間具體到每分。
因為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沒有寫每日計劃的習慣,使用作者的方法安排到每分會有點難。
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先安排到每小時。我自己現在也是安排到每小時的。
→
我每天花5分鐘,一不小心變成朋友圈羨慕的高效人士。
上面是我之前分享的,怎麼寫每日計劃的文章,需要的可以看下。
作家春上春樹,每天早起寫4000字,多一個字都不寫。
為什麼呢?或許在這本書中可以找出答案。
本書作者認為:人每天的精力都是有限,可以深度工作的時間更是有限,正常人一般每天能保持2個多小時的專註力,只有極少數能保持4個小時專註度。
所以,他建議我們優化重要項。把耗費腦力的事情,放在自己專註力好的時間做。
我是上午專註力比較好,所以我現在,一般上午10-12點左右寫文章。
下午注意力差點,就做收集素材等,一些不需要用腦太多的事情。
作者還建議,我們要多做一些高價值的事情。
如何區分高價值和低價值呢?
簡單點,就想這件事剛來的實習生能不能做?
如果能立馬上手,代表是低價值的事情,能不做就不要做。
比如什麼端茶倒水,列印文件就是剛來的實習生能做的。
如果剛來的實習生,需要一個月或更久才能上手,這類工作代表價值相對比較高,越難上手價值越高,我們可以多做。
但是,總有我們不能避免的低價值事情要做。
比如回復郵件,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我們每收到一個信息,都回復一次,那麼工作學習思緒很容易被打斷了,重新進入狀態,可能需要20分鐘,30分鐘,無形中會浪費很多時間。
所以,作者建議:我們可以集中時間處理這些問題,在固定時間內回復郵件。
現在我就是,在固定時間回復微信信息。另外,為了避免工作時,突然來消息造成分心,我把手機調成了靜音,關閉手機通知功能。有空時,主動去查看信息,回復。
效果挺好的,有興趣的可以嘗試一下。
作者在書中表示:我們要用深度工作代替淺工作。
所謂的淺工作,是指忙,但效果和質量都差。
就像開頭提到的,看書看著看著,就刷手機,或恍惚走神。也可以理解為偽勤奮,看起來很忙,但實際忙的事都沒有價值。
紐波特更表示,很多公司動不動就開會交流這種行為,非常不利於員工進行深度工作。
我們工作中,都有這種經歷,幹活乾的好好的,突然被通知開會,工作就被打斷了。等到開完會,想再進入到開會前的狀態就很困難了。
但是,這種事情我們也沒辦法避免,所以只能培養自己快速進入工作的能力,也就是專註力。
這裡,我自己總結了兩個小方法。
一、一次只專註一件事
在外面吃飯時,一眼望去都是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的人,也包括我自己。
這跟我們專註力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
這個習慣從效率上來說,邊吃飯邊玩手機,往往會比專註吃飯,用時更久;從深度上來說,邊玩手機邊吃飯,很可能飯吃完了,還沒嘗出味道。
我們吃飯時,會習慣邊吃飯邊玩手機,工作和學習時,也會習慣性這樣做。
這就導致我們一直在淺工作和淺學習。
所以,一次只做一件事,刻意訓練自己的專註度。
吃飯時,不看手機;玩手機時不吃飯;寫文章就專註寫文章;看書就專註看書。
剛開始特別難受,總想摸手機,堅持幾天後,慢慢就好多了。
看似一次只做一件事,浪費時間,但是只要進入了深度狀態,效率和質量都比一心二用高。
二、藉助工具,刻意訓練專註力
習慣不停刷手機,一心二用的人,不可能突然變成專註力很強的人。但是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刻意練習達到。
如果不知道怎麼訓練,可以藉助工作。我自己用的手機APP- Forest。
準備幹活的時候,就把Forest點開,然後告訴自己有25分鐘,不能看手機。
其實25分鐘,很快就過去了對不對?一個25接著一個25,慢慢專註力就上來了。
書中關於提升專註力的方法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給大家寫出來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翻翻看了。
- END -
作者簡介:Vase(吳美麗),一個熱愛折騰的普通青年,3個月減肥30斤;實習7個月,加薪3次;25歲成為公司最年輕的銷售總監;工作前4年存款全部充公,第5年給自己存錢並買了房;擅長個人目標管理和發現你的閃光點。
# 你還可以看 #
新手黨和效率黨 用這款手帳本就好了
原來月度習慣還可以這樣做 |手帳版式
3個月瘦30斤的方法 真的就這麼簡單
英語PK掉北大清華的姑娘 是什麼樣的
養成好習慣,就靠這些精美的打卡頁了
送膠帶 | 手帳素材 分割線·標題框·排版
手帳版式 | 基礎簡單的一周 手帳排版
每天5分鐘,成朋友圈羨慕的高效人士
用這種方法管理目標,就從來沒失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