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比張居正更能救大明?這種觀點是對的
從明朝的四大宦官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四人看,四人專權的時間都不長四五年而已。因此,對於我們對於宦官壓制皇權的能力過高地估計了。宦官是集體專政而非個人,每個代表宦官背後都有制衡勢力。
道理很簡單,皇帝也是統治階層的代表呀,宦官集團的老大自然也是代表。宦官專政代替皇帝去做某些工作;宦官集團再由四大宦官代表它們。如果宦官集團覺得四大宦官權力過大,也自然會對四大宦官對手。在這點上,「太監八虎」的代表劉瑾就被另外七虎經過集體商議後,不再讓其代替宦官的利益了。
(1)劉瑾專權時期並不穩固:宦官內部爭權
從弘治病逝、正德登上皇位到劉瑾被剮了3357刀的正德五年八月,滿打滿算六年的時間。但在這六年里卻有「太監八虎」。其中張永、谷大用、丘聚與劉瑾矛盾比較深。另外四人馬永成、羅祥、魏彬、高鳳等表面不爭暗中積攢實力,其中高鳳就是典型代表。
劉瑾為啥開辦內行廠?也是因東西廠分別被馬永成和丘聚、谷大用掌握。雖然,在鬥爭中,劉瑾對張永等人只是佔據優勢,張永打了劉瑾,也沒有受到什麼大的處罰嘛。
(2)劉瑾專權程度並不穩固:與文官系統交廣不深
雖然劉瑾與吏部尚書兼內閣成員焦芳等有聯繫,但焦芳在文臣中並沒有根基。總之,與劉瑾有聯繫的人並沒有實際的權力。例如「天下三賢」作為弘治皇帝時期的老臣,其地位類似於「三楊」,根基非常深厚。
「皇權與文臣共享天下」的格局沒有改變。詳見我對「明朝真的是宦官權力壓制皇權嗎」這一問題的回答。
(3)「三賢」在正德元年胃口太大,引起正德懷疑,正德五年李東陽率文官與宦官合作共除劉瑾
「三賢」在正德三年開始就對劉瑾發動進攻,面對「三賢」強大的影響力,武宗確實有些遲疑。劉瑾一看要壞事兒,趕緊在正德面前哭哭啼啼、講過去談歷史,最終把正德說服沒有殺他!劉健、謝遷在正德元年十月退休回家。
這件事之所以失敗,就是文官胃口太大,皇帝單獨面對文官肯定是害怕的,他必須要有自己親信,你要求「八虎」盡除,其實過線了!
雖然「三賢」謀殺「八虎」特別是劉瑾失敗,但他們的威望並沒有因此降低。李東陽反而集結了「三賢」勢力為一體,並懂得了鬥爭方式——以宦官內部矛盾制劉瑾。
由此,正德五年四月安化王朱寘鐇叛亂中,李東陽、楊一清、張永三人合力終將劉瑾送入斷頭台。
※鄭成功並不僅靠水師強於荷蘭,更重要的是復台決心
※「甲午戰敗」從個人責任上說慈禧第一、李鴻章第二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