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置身事外的歐洲兩國,德軍始終沒有攻擊,既不願意也不敢動手

二戰置身事外的歐洲兩國,德軍始終沒有攻擊,既不願意也不敢動手

說起二戰,不得不提的就是德國,德軍以「閃電戰」的戰術理論作為支撐,在掌握制空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裝甲車的機動優勢快速閃擊,在全盛時期,戰火幾乎席捲整個歐洲大陸。然而有意思的是,瑞士及瑞典兩國非軸心國,卻始終未被德國佔領。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德國自始至終都沒動手呢?究其原因,不外乎利益使然。

首先來說說瑞典。需要指出的是,瑞典並非是人們印象中的小國,在歐洲雖然算不上一流強國,但是自保還是沒問題的,而且嚴格地說,瑞典國土面積也不小,比德國大了10萬平方公里,從來沒有人說德國是個小國吧?瑞典奉行和平中立政策,為保持國家有足夠實力保衛和平,瑞典實行嚴格的兵役制度,所有達到入伍年齡的青年皆需應徵入伍,這種全民兵役制度與韓國不同,這些入伍青年會在這一年當中受到正規且系統的軍事培養與訓練,更會重點針對軍事指揮方面的培訓。在這一制度下,瑞典公民的戰鬥力不可小覷,德國想要攻打瑞典必定會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其次,瑞典本身還是德國的重要資源供應商。上文曾經提到,德國之所以能夠快速閃擊歐洲各國,與其大規模裝甲部隊有著直接聯繫。然而德國的鐵礦資源比較貧乏,魯爾工業區就算全力開採也無法滿足德國的要求,因此德國需要從瑞典進口大量鐵礦。據不完全統計,德國在二戰期間所使用的鐵礦有百分之七十都來自瑞典。假如德國與瑞典發生戰鬥,那麼瑞典可以掐斷對於德國的鐵礦供應,只需要維持兩個月左右,戰爭形勢就會陡然翻轉,德國也會失去爭霸天下的可能。

德國人在攻佔與瑞典接壤的芬蘭之後,不是沒考慮過進攻瑞典,可是仔細推演之後,德國人發現這樣並不划算。雖然德國打下瑞典可以獲得本國稀缺的鐵礦,但因為瑞典全民皆兵,1個月之內徹底攻克瑞典全境不現實。其次,由於瑞典與蘇聯接近,如果攻佔此地,德國還必須留下一定數量的軍隊防守,面臨多線作戰的難題。瑞典與俄羅斯本來就有世仇,不可能放任蘇聯進軍,反倒可以牽制蘇聯。與此同時,瑞典暗地裡同德國眉來眼去,不僅無限制提供鐵礦,還放任國民加入德國,比如德國黨衛軍中戰鬥力最強的「維京師」就完全由瑞典人組成,甚至在二戰最後階段,連德國士兵都紛紛投降盟軍之時,「維京師」還一直陪伴在元首左右。綜合考量之下,德國沒必要攻打這個明面上中立暗地裡卻形同盟友的國家。

至於德軍為何不攻打瑞士,則是因為瑞士對德國而言實在太過雞肋。首先是地形問題,瑞士所在地區為阿爾卑斯山脈,四季比較寒冷,而且遍地都是山地,裝甲部隊根本就派不上用場,只能靠傳統戰術進行打擊。其次,瑞士與瑞典一樣,也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家,況且還有著悠久的僱傭兵歷史,因此瑞士公民的戰鬥力非常剽悍,戰鬥一爆發就能組織起多達五十萬的民兵部隊。讓德國山地師與瑞典民兵激戰,顯然會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這實在不值得。

另一方面,瑞士擁有高度發達的銀行業,而且奉行絕對中立,無論是盟國還是軸心國,都可以往瑞士銀行存錢。無論是德國從猶太人和佔領地搜刮的財富,還是德國方面印製的假英鎊和假美元,都需要經過瑞士轉化為合理合法的資金,再購買資源運回德國。如果德國斷然攻打瑞士,瑞士銀行很有可能對德國發動經濟制裁,將德國在瑞士的巨額資產全部凍結。

另一方面,瑞士聯邦的起源與神聖羅馬帝國有關。當年許多人為反抗奧地利統治而遷居阿爾卑斯山脈,最終形成永久性的聯盟,這就是瑞士聯邦。雖然政治立場不斷,但瑞士人與德國人、奧地利人同出一源,都是日耳曼人,算是同胞兄弟,類比德國二戰時期對奧地利的態度,也犯不著對瑞士動手。因此,德國權衡再三,維持了瑞士的中立地位,哪怕盟國也可以利用瑞士銀行業獲取利益。

參考文獻:

《列國志:瑞典》《列國志:瑞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蘇聯曾欠我國4.5億美元,俄羅斯用24年才還清,實情令人感慨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