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高山流水意,裊裊古琴音

高山流水意,裊裊古琴音

在中華民族種類繁多、樣式豐富的樂器中

有一種樂器

它的歷史幾乎和華夏文明一樣悠久

歷代以來

都被視作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象徵

沒錯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古琴

我們往往會想起那個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的故事

想起那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音樂

也神往那種跨越身份、職業的友情

《流水》一曲甚至被錄入美國太空探測器

「旅行者一號」的金唱片

並於1977年8月22日發射到太空

向無垠的宇宙尋找人類的「知音」

今天,請大家和筆者一起

走近古琴,領略這一民族瑰寶的魅力

歷史溯源

除了豐富的文獻和考古資料,歷史傳說中也有古琴的身影。

歷史傳說

傳說中,古琴是由上古人皇伏羲氏制式,神農氏定音作曲,是華夏民族音樂的發端之一。從這樣的傳說里,我們能看到先民對古琴的敬仰與喜愛之情。而考古學發現的最早的古琴,是出土於湖北棗陽郭家廟曹門灣墓區的一張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但是從《詩經》等古代文獻中的推斷表明,古琴可能最晚在商周時期就已經產生。

湖北棗陽郭家廟曹門灣墓區出土古琴

古琴故事

除了高山流水遇知音,中國古代還有許多與古琴有關的歷史故事——

01 孔子學琴

《師說》曾提到過「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其中,師襄就是當時一位有名的琴師,孔子向他學琴,十天過去了卻沒有學習新的曲子,師襄幾次表示他可以學習更多的樂曲了,但孔子一次次以未掌握技巧、未領會意境、未了解作者為理由推辭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孔子在彈琴時神情肅穆若有所思,說道:「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幾,音qí,通「頎」,頎長),眼如望羊(望羊,亦作「望洋」、「望陽」,遠視的樣子),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意思就是「我知道作者是誰了,這個人皮膚黧黑,體形頎長,眼睛深邃遠望,就像四方之國的王者,不是文王又有誰能譜寫這樣的樂曲呢?」師襄離開坐席,對孔子拜了兩拜說:「我的老師說這曲子的名字正是《文王操》啊!」

孔子學琴

02 蔡邕救琴

據《後漢書·蔡邕列傳》記載:吳人有燒桐以爨(cuàn,燒火做飯)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

蔡邕因為多次上書忤逆皇帝旨意,又受到宦官的憎恨,不得已而流亡四海。有一次,他在吳地途中看到當地人燒梧桐木來做飯,他根據梧桐木燃燒的聲音判斷這是良木,便請求以此削琴,果然音質出色,因為琴的尾端還留有燒焦的痕迹,因此被稱為「焦尾」。一時傳為佳話。

03 廣陵絕響

提到古琴,魏晉是個繞不開的時代,而嵇康是個繞不開的人。

嵇康年輕時在洛水之西遊學,遇到一個精於音律的老人,在他再三懇求之下,老人傳他一曲《廣陵散》並要求他不可傳給他人,後來因為為朋友作證觸怒了對他早有不滿的司馬昭,再加上鍾會的讒言,嵇康被判處死刑,行刑那天有三千太學生為他求情,卻沒有成功。而嵇康本人卻無比從容,他要來自己平時彈奏的七弦琴,在刑場上彈奏了一曲《廣陵散》並感嘆道:「袁孝尼嘗從吾學此曲,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曾經袁准想向我學習《廣陵散》,我卻不肯教他,如今我死了,《廣陵散》要失傳了!)

嵇康雖死,他的嫉惡如仇、洒脫不羈、視死如歸的文人風骨卻依然被人銘記,《廣陵散》那剛健肅殺的音調也依然餘音裊裊,回蕩在每一個暴政的反抗者的心中。

注:《廣陵散》是流傳於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一帶的一支散曲,講述的是聶政為報父仇刺殺韓王的故事,前文所講失傳的《廣陵散》是嵇康的版本,另有一版本的《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秘譜》(1425年)。

一琴一世界

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

古琴的多種範式

古琴的結構也十分考究,古琴底部平整,上部為弧面,對應「天圓地方」的世界觀;而相傳最早的古琴有五根琴弦,來自古人對世界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世有五音的樸素認識,而我們今天看到的七弦琴傳說是由文王武王各加一根琴弦而形成的,因此,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不僅如此古琴上的十三個徽位還對應了陰曆中的十二個月加一個閏月,長度三尺六寸五對應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古人所有的時空觀與世界觀都可以在一張小小的古琴中找到答案,可謂「一琴一世界」。

古琴正面結構

古琴背面結構

調節弦長的軫

雁足

傳世名琴

歲月流逝,世事變遷,無數珍貴的名琴都在歷史的長河中化作了塵埃,但依然有一些古琴經過了歲月的洗禮,依然向世人展現著美麗的身姿。

「春雷」琴

「春雷」琴,連珠式琴,為唐代斫琴大師雷威所作,長126cm,高10.8cm,肩寬22.1cm,尾寬17.2cm,形飽滿,黑漆面,具細密流水斷。玉徽、玉軫、玉足、圓形龍池、長方形鳳沼。琴底頸部刻「春雷」二字行草書填綠。龍池左右分刻隸書銘「其聲沈以雄,其韻和以沖」「誰其識之出爨中」,有鈐印一,但是印文已經剝蝕。龍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因經漆補,隱晦不清。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春雷」琴

「九霄環佩」琴

「九霄環佩」琴,伏羲式,製作於唐代,以梧桐作面,杉木為底,通體髹(xiū,把漆塗在器物上)紫漆,多處跦漆修補,發小蛇腹斷紋,純鹿角灰胎顯現於磨平之斷紋處,鹿角灰胎下用葛布為底。琴通長124.5cm,肩寬21cm,尾寬15.5cm,厚5.4cm,底厚1.5cm。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九霄環佩」琴

「太古遺音」琴

「太古遺音」琴,師曠式。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唐初貞觀年間斫制,長122cm,額寬22cm,尾寬14cm,現由中央音樂學院收藏。

太古遺音」琴

註:斷紋,是指古琴表面因風化和使用而形成的不同形狀的斷痕紋路,一般百年以上的古琴才會產生斷紋,不同年代質地的古琴斷紋也不同,是鑒別收藏古琴的主要依據之一。有流水斷、蛇腹斷、牛毛斷、龜背斷等多種類別。

最後,筆者想說

古琴不只是一件器物

更是一種傳承

象徵著華夏民族對雅緻和美的追求

對自然、對人生的探索

與民族文化的根脈緊密相連

用旋律向世界甚至宇宙

訴說著無需翻譯的語言

尋覓古琴

其實是在尋覓我們的過去與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第一岳父,為什麼是他?
品鑒紫砂壺:人養壺三年,壺養人一生!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