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犯錯,睿智的父母遵循這樣高級的懲罰原則,孩子自己知錯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暴力教育一直都是個很受爭議的話題,有的人覺得孩子不聽就是要打,有的人覺得教育孩子是要用心靈去溝通,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每個家長都或多或少,或主動或被動的去接收過一些育兒知識,但是當情緒到了即將爆發的點,是所有道理都無法壓制的,所以家長在氣頭上的時候面對犯了錯誤的孩子,下意識的動作可能就是要揚起巴掌。
其實每個家長都是從孩子時代過來的,每個家長也都知道孩子時代的自己,並不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干,而是有時候自己的出發點和事情的結果出現了偏差,導致自己的初心被家長誤解。
而且棍棒之下孩子心裡想的只有害怕,根本不會對這件事情進行反省,事後家長的氣雖然消了,開始孩子並沒有得到教訓,反而給孩子心理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所以家長在面對犯了錯誤的孩子的時候,最先要做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克制自己。
「暴力」把孩子推進深淵
蘭蘭家的孩子小的時候非常淘氣,今天打壞一個杯子,明天欺負了小朋友,總之每天都會變著法兒地給蘭蘭找事情做,開始的時候蘭蘭還懂得收斂自己的脾氣,耐著性子和孩子講述事情的對錯,可是時間長了次數多了,每次自己跟孩子溝通完之後,孩子不僅沒有任何改變,反而更加變本加厲。
蘭蘭的耐心就這樣被磨光了,再加上家裡的老人總是說:小樹不修不直溜,孩子不打不成器等等。蘭蘭聽的多了當孩子在犯錯的時候,蘭蘭已經不會再強迫自己壓制火氣,他一改從前的好言相勸,直接在孩子犯錯以後,揪到沙發上猛打一頓屁股。
漸漸的蘭蘭發現,孩子不僅犯錯的頻率降低了,連性格都比從前安靜了很多,蘭蘭對孩子這樣的轉變感覺非常高興,認為自己的嚴厲教育起了作用,可是蘭蘭也越來越發現孩子跟自己說話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兩人甚至一天連一句話也說不上,蘭蘭覺得孩子似乎轉變的不太對勁,有點太多了。
直到有一次孩子被別人欺負了,如果不是欺負人的孩子家長上門來道歉,蘭蘭竟然都無從得知這件事情。看著兒子沉默的樣子,蘭蘭開始後悔自己對孩子的暴力行為,他寧願孩子淘氣一點,也不願孩子總是這樣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
暴力教育會讓孩子出現什麼問題?
1.和父母越來越疏遠
沒有人願意和傷害自己的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所以一旦家長的巴掌落在孩子身上,就代表著從孩子出生開始建立的親密關係,在這一刻開始出現裂痕。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最信任的人,孩子本身對犯錯這件事情就是懵懵懂懂的狀態,他們甚至有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犯的錯誤,可是看著自己最信任的人突然之間就翻臉,孩子一時之間無法接受家長情緒的變化,家長突然之間就變成了陌生人,這讓孩子覺得無法適應。
2.讓孩子產生暴力
用暴力去解決問題,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就像與惡龍纏鬥,想要取勝,就要讓自己也變成惡龍,所以面對家長的暴力教育,孩子的反抗也會是暴力的。這種暴力,不僅僅會體現在與家長的對抗上,甚至還會被孩子用作和他人交往過程中處理問題最直接的方式。
一旦別人的表現,讓自己感覺不滿意,孩子就會想要用暴力的手段去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往往校園暴力就是因此而產生的。還有孩子在無力解決和他人之間的關係的時候,甚至還會對自己使用暴力,就是我們常說的自殘,用痛去麻痹自己的神經。
3.變得自卑,軟弱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不管是不是有其他人觀摩,家長想打就打,想罵就罵,完全不考慮孩子的自尊心是否能夠承受。被家長在其他人面前教訓過的孩子,往往會對別人帶有一種先天的敵意,彷彿所有人都在看他的笑話,所有人都在指責他的錯誤,孩子很容易因此變得更加自卑。
自卑的孩子通常也不敢和別人交朋友,因為害怕家長在朋友面前突然翻臉,讓自己下不了台,所以和別人交往的時候,他們本能的反應就是抗拒。受到過家長暴力對待的人在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時候,通常也是不敢反抗,只能選擇忍耐的,長期這樣會讓孩子的心理難以承受。
4.患上心裡疾病
被家長暴力對待過的孩子,很有可能因此患上心理問題,比如酗酒,他們意圖用酒精來麻痹自己的神經,試圖讓自己忘掉那些痛苦的回憶,不僅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傷害,更重要的是長期酗酒會對酒精產生依賴,孩子如果不下大力氣戒酒,很有可能一生都要抱著酒瓶子生活了。
還有受到過暴力對待內心就會渴望有人來保護自己,也因此會分裂出其他的人格,有研究證實,出現人格分裂的病人,在童年時候都受到過家長的暴力對待。
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1.以身作則,做到表率
老人經常說過一句話:孩子的錯就是家長的錯。仔細想來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孩子出生以後第一個老師就是家長,他們的行為習慣受家長影響是非常大的,家長想讓孩子嚴謹,反而自己毛毛躁躁的,那麼孩子也不可能變得嚴謹起來,這就是言傳身教中身教的重要性。
家長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就要先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讓他們看到家長處理事情的態度的時候,這種行為方式就會成為他們再遇到同樣問題時下意識的動作,所以家長還是收起自己的拳頭,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有家長做表率,孩子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
2.賞罰分明
當孩子欺負了別人,家長是會表揚孩子勇敢,還是會指責孩子太暴力?家長的兩種選擇對孩子來說,所要面對的就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有些孩子為什麼會屢教不改,那是因為他們犯錯的代價太低了,家長不痛不癢的申斥幾句,這件事情就過去了,孩子還沒有作出深刻的反省就得到了家長的原諒,那孩子當然不會長記性了。
所以當孩子犯錯以後,家長一定要對孩子做出相應的懲罰,損壞了家裡的東西,就要從孩子的零用錢抵扣出來,給別人造成的傷害,就要努力去獲得別人的原諒,家長不能為了發泄而懲罰,所有懲罰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吸取教訓。相應的當孩子做了對的事情,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肯定的表揚,讓孩子能清楚地分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古人常說:棒打出孝子,嬌養忤逆兒。這裡說的棒打併不是真的用棍子打,而是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要採取嚴格的態度,暴力的對待孩子是所有的育兒經驗中最不可取的。
暴力不僅僅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甚至還會讓孩子和家長離心離德,教育孩子,家長不要妄想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就能讓孩子成材,態度嚴謹,方法正確,始終堅持,賞罰分明才能教育出讓家長驕傲的孩子。
在育兒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精神「斷奶」要趁早,培養孩子獨立性,不做「巨嬰」背後的媽媽
※壞父母習慣亂「蓋章」,多一點鼓勵,孩子的人生可以自己「認證」
TAG:Ainee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