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表達、審美、想像……你想要的,做好這件簡單的事就夠了
「我2歲的女兒老纏著我和她一起看繪本,而且是重複看同一本……」朋友吐槽自家女兒「難不成是個小強迫症?」
不肯自己看繪本,一定要拉著爸爸或媽媽陪著看。
喜歡看的繪本就那麼兩三本,還喜歡重複著看好多遍,百看不厭。
看繪本時不會從頭翻到尾,喜歡看哪頁就隨便翻到哪頁。
除了陪著,還要把繪本讀給她聽,才能罷休。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沒錯的,好多孩子看繪本時都會有以上這些常見行為。關於孩子和繪本,以及父母在這兩者間的作用,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在他的著作《幸福的種子》中有這樣很直白的闡述:
家庭中我們常對孩子說「去看書」、「去做作業」之類的話,那孩子會有疑問:
用功讀書是為了什麼?
為了考得好成績。
考得好成績又為了什麼?
為了進好的學校。
進好學校以後呢?
畢業以後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找到好工作,又能怎樣?
就能擁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會地位。
為什麼要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會地位呢?
額,這個,因為這樣才能幸福啊,在經濟上不匱乏,在社會上又有一定地位,還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就會幸福。
說到最後,好像你都沒辦法自圓其說,連自己都陷入了自我懷疑中,這樣真的就會幸福嗎?幸福就是這個樣子嗎?
你有沒有發現,有一些話,或者說一些人生道理,是父母必須從小就給孩子灌輸的。例如,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該追求什麼?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人應該靠什麼活下去?而你可能沒想到,這些人生問題,就在一本本的繪本中,通過不同的表現方式,把答案說清楚了。
除了在潛移默化中說透人生哲理,讀繪本對孩子和父母,還有以下意義和價值:
促進孩子語言和表達能力
專家們研究過,要增加孩子的辭彙量,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聽到豐富的辭彙。也就是說,從襁褓中開始,經常對著嬰兒說話,特別是帶有感情的溫暖話語,會促進其心智的健全發展。
對孩子來說,繪本的正確打開方式是請別人來讀,而他們用耳朵接受語言。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從耳朵不斷積累辭彙開始的。經常在孩子耳邊訴說有感情的話語,能啟發孩子頭腦中新的語言。通過給孩子讀繪本,孩子在學習、複述母親話語的過程中,很容易就能學會一個新的「辭彙」,進而豐富自己的語言庫,從單字到片語再到句子的表達,就這樣逐漸發展了自己的表達能力。
豐富孩子的審美和想像力
繪本中精美的插圖可以給孩子美的熏陶,在美盲越來越多的今天,這點尤其重要。繪本插圖作為孩子最早接觸的畫,好圖畫的張力可以引導孩子發現有關藝術的美與樂趣。
繪本還是培養孩子想像力的啟蒙工具。豐富的想像力並非天賦,而是經由直接或間接的體驗得來,體驗越多,想像力越豐富。孩子在聽父母讀繪本時候,要想專心地聽故事,就必須具備獨特的能力,將看不到的故事在腦海中想像成畫面,這就是想像力啦。繪本與孩子的想像力,就在父母給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密切地互動起來了。
充實孩子的內心
抱著孩子,讀繪本給她聽,父母與孩子有肌膚的接觸,有語言的交流,有心靈的溝通,孩子的全身心都能感覺到擁抱自己的那個人。父親和母親的聲音讓繪本上的辭彙和插畫通過孩子的耳朵,生動地烙印在孩子的心頭,還進入了心靈。那種愉悅和快樂,伴隨著心靈的滿足,讓他們一點一點地成為內心充實的人。
有位母親提起和4歲的女兒共讀繪本的往事,她說平時經常抱著女兒給她讀繪本,有段時間因為工作忙,就讓女兒自己看電視,女兒看了20分鐘後關掉電視,跑來纏著她要她講繪本,她說:「不是有電視可以看嗎?」
「可是電視不會抱我啊!」女兒回答。
其實我們每個人回憶童年時候,如果對父母親給自己讀書的情景印象深刻,應該是那個時刻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心靈滿足彌足珍貴,讓我們印象深刻。而從電視機、手機等聽到的語言,無法促進孩子心靈的生長,因為這些都是機械語言。
促進親子關係
有人把父母讀繪本給孩子聽的過程,比喻成父母和孩子在故事王國的一場旅行,他們共享同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多年後,當孩子長大成人,他們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美好回憶珍藏在內心深處。
比如,我對孩提時期發生的事大多不記得,但能清楚記得的是我大概3、4歲時,我媽教我和妹妹學唐詩《登鸛雀樓》情景,還給我們姐妹倆講三隻小豬的故事,當時的開懷,現在想來,仍是歷歷在目。
當父母親用自己的口,把繪本中飽含藝術家們豐富情感和理性認識的字句讀給孩子聽,就像在孩子心中撒下了一粒粒語言的種子。當一粒種子在孩子心中紮根時候,親子之間就建立起無法切斷的親密關係。真正讓父母與子女密切聯繫在一起的,不是戶口本或出生證,而是溫柔的、人性化的言語。這種彼此交談、分享喜悅及心靈交流的真實感受,在孩子長大成人後會一直留在他們心中,親子之間的交流,沒有什麼比得上心靈的交流來得深刻,這份信賴同時也是促進孩子成長的動力。
父母和孩子共讀繪本的意義如此重大,同樣的,繪本的選擇也很重要。
繪本要真實的,高品質的
有些繪本的插圖失真,動物被畫得像玩具一樣可愛,顏色鮮艷不自然,就像俗氣的人工著色畫冊,對孩子反而有著負面影響,會影響孩子想像力的品質。如果繪本中插畫的品質精良,具有藝術價值,那孩子腦海中的影像也會十分優美,反之,帶給孩子的,會是一些乏善可陳的畫面,這樣日積月累下來,孩子的想像力或豐富,或貧瘠,就對比明顯了。繪本絕不能是用來「騙孩子」的東西, 父母對繪本的要求應該嚴格,不要用隨便、馬虎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即使是孩子,也希望看到真實的東西。所以選繪本時要選表現事物真實面貌的,顏色柔和清新的。
繪本要有趣
父母首先要明白,繪本對孩子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是用來感受快樂的。
好的繪本用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現孩子喜歡的事物,讓孩子可以清楚地看見,並且深深地被感動。
什麼是好的繪本?
松居直先生說:「我認為孩子讀完一本書,會發出深深的嘆息,眼中閃著光,是最有意義的。我相信,這時的幸福和滿足將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能讓孩子聽完後眼中閃光的繪本就是好的繪本。
不要把對繪本好壞的判斷標準停留在教育和知識層面,很多父母賦予繪本教育上的功能,希望孩子從中了解或學到一些東西,但其實,繪本最重要的作用是讓孩子覺得快樂,滿足。
慎選由世界名著改編而成的繪本
很多改編成繪本的世界名著,文字被大量地縮減,變成了原著的「故事簡介」,整個故事只剩下骨架,既無血也無肉。比如安徒生童話,原著的架構完整,每一個細節栩栩如生,繪本版的卻是簡單模仿原著的贗品,沒有閱讀的價值。
選好了繪本,怎麼給孩子讀繪本?親子共讀繪本的正確打開方式是這樣的:
父母發自內心充滿感情地讀繪本
想像一下,母親懷抱嬰兒餵奶時,心中總是洋溢著難以言喻的母愛。這種深刻的感情會通過母親身體傳入嬰兒體內。
那麼,反過來說,父母給孩子讀繪本時,如果態度敷衍,就無法生動傳達書中的意蘊。
幾乎所有好的繪本,父母讀起來也覺得非常有趣。真正能夠讓孩子喜愛的書,父母也會樂在其中。如果不了解孩子們喜愛的繪本中究竟哪裡有趣,就當然無法進入孩子的世界。當父母從繪本中獲得喜悅和共鳴時,一定會將這種心情與孩子分享。父母以喜悅的心情念繪本給孩子聽,自然能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使孩子也陶醉在繪本的世界裡。
以孩子為主導
父母應順著孩子的思緒,不要企圖左右他或對他說教,這樣孩子就可以自己去發現樂趣。孩子如果打心裡喜歡,必然會主動問問題或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父母應該溫暖地回應他,與他溝通。
重視孩子的感覺與好奇心,不要讓孩子去配合繪本,比如一定要從頭到尾一頁一頁按順序看,或是強迫孩子接受繪本,要自然地引導他們進入繪本的世界,讓活力和好奇心旺盛的孩子,用自己的眼鏡,自己的耳朵,從繪本中不斷挖掘出新的事物。
孩子喜歡重複讀就滿足他,他在重複中一次次體驗這心靈上的愉悅,這種愉悅能使他獲得精神上營養,逐漸長成真正的「人」。
不要抱著功利之心
有些父母想借著繪本來教孩子認知,喜歡在給孩子讀完繪本後,提出N多個問題,希望孩子能像寫讀書報告那樣彙報從書中獲得了什麼新知,這是一種強迫式的錯誤觀念。繪本不是教科書,更不是問題大全,它應該是孩子的快樂源泉,父母們也不希望每讀完一本書,就得報告一堆讀後感吧。所以,父母給孩子讀繪本時只管讀,不要糾結在提問上,因為這些問題只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如果是自然地互相討論,當然最理想。
孩子讀完一本書,他可能還沉浸在書本的世界中,正進行想像力遨遊,在幻想的世界裡天馬行空。在這段寶貴的時間裡,孩子自由地幻想,不斷激發自己的想像力。你卻給他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來打斷他的思路,隨意破壞孩子的幻想世界,得不償失。
為孩子讀繪本,絕對不止是為了填充眼前的育兒生活,也不是為孩子的學校教育做準備。繪本其實是一種媒介,幫助父母和孩子心靈相通,這才是給孩子讀繪本的意義所在。繪本與孩子人格成長,甚至一生的發展,有密切關係。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她讀繪本,讓她高高興興地體會愉悅的心靈之旅,你播下的這顆種子,就是幸福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