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試探、挑釁、侵略,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讓大清陷入困局的?

試探、挑釁、侵略,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讓大清陷入困局的?

19世紀60年代末,中國和日本幾乎同時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改革維新。不同的是洋務運動並沒有讓中國富強,而明治維新卻讓日本迅速成為資本主義國家。隨著國力的增長,日本野心膨脹,開始試探、挑釁並最終侵略中國。那麼,這個被天朝上國稱之為「東洋小國」的日本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國發起挑戰的呢?

說起中日的近代外交,就不能不從李鴻章這起個頭。

同治九年(1871年)十二月初一日,剛剛兼任北洋大臣不久的李鴻章上了一道《遵議日本通商事宜片》的奏摺,從這道奏摺中基本可以看出李鴻章欲聯合日本抵制列強的主張,他分析幾百年來中國與日本的關係說:

「臣伏查日本古倭奴國,在東洋諸島夙稱強大,距蘇、浙、閩界不過數日程。元世祖以後,與中國不通朝貢。終明之世,倭患甚長,東南各省屢遭蹂躪。自國初朝鮮內附,聲威震聾,倭人固不敢越朝鮮而窺視北邊,亦從未勾內奸而侵掠東南,實緣制馭得宜,畏懷已久。」

然後又鑒於當時的形勢,提出了聯日的建議:

「日本近在肘腋,永為中土之患。聞該國自與西人定約,廣購機器兵船,仿製槍炮鐵路,又派人往西國學習各色技業,其志固欲自強以禦侮,究之距中國近而西國遠,籠絡之或為我用,拒絕之則必為我仇。」

李鴻章兼任北洋大臣以後,立即捲入了對日交涉。在某種程度上說,李鴻章的外交、甚至政治生涯的最大失敗就是最終敗於對日交涉。從這個角度說,李鴻章制定的對日策略是有誤的,也是在他的嬌慣之下,日本才從一隻馴服的綿羊變為一頭兇悍的餓狼。

那麼,日本在國力無法抗衡中國的情況下,是如何試探中國並攫取政治利益的?

一,欲取朝鮮,誘騙中國

自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決心要「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的日本政府便開始試圖與中國建立官方關係。這個時候的日本之所以要積極打開對華關係,除了「均沾」西方列強在華利益外,另一個直接目的是為打開、進而征服朝鮮做準備。

按照日本的戰略設想,征服朝鮮是實現征服中國、統治亞洲進而爭霸世界的第一步。因此,日本首先想與朝鮮建立邦交。但日本的要求被朝鮮拒絕,於是日本轉而實行「日清交涉先行」方針,想先打開中國關係再利用中國對朝鮮宗主國的巨大影響壓服朝鮮。

1870年9月,日本派出代表、外務大臣柳原前光來到天津,會見了當時的三口通商大臣成林和剛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要求與中國訂約、通商,並通過成林將日本政府的書信轉交總理衙門。

這次會見柳原前光態度極為恭謹,他提出:「英法美諸國強逼日本通商,國民受其欺負,心懷不服,而力難獨抗。惟思中國最為鄰近,宜先通好以冀民心協力。」

柳原前光的這番表態在李鴻章看來,似乎是放低身段有求於大清,這種日中聯合共抗西方列強的狡猾說辭明顯打動了李鴻章。不過,此時的李鴻章在柳原前光面前有高高在上的大國自尊,他認為可以與日本立約,但不能按照西方各國所訂之條約,即日本不享受中國給西方列強的特殊待遇。

不過,是否與日本通商、訂約,朝廷內外大臣卻持不同的看法,安徽巡撫英翰就上折堅決反對,其他大臣也有不同的聲音。之所以提出反對意見,原因在於擔心日本借通商、訂約之由圖謀不軌。

同治九年(1870年)11月12日,李鴻章兼任北洋大臣,名正言順地負責對外交涉事宜。他致信總理衙門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日本自大清建國後很少侵擾中國,列強入侵中國時,日本也沒有乘機要求與中國訂約。且日本不是大清屬國,因此可以立約。

在李鴻章的極力周旋下,總理衙門決定允許日本於明年特派使臣來華商談訂約之事。不過李鴻章畢竟是老臣,對日本也有所擔心。他在1871年4月9日給總理衙門的信中表示:「東洋與中土最近,既議通商,稍有不慎易滋後患」,並且對日本覬覦朝鮮的野心開始警覺。

李鴻章對日本的迅速發展雖心懷擔憂,但畢竟還未擺脫傳統的輕日心態。1871年7月,李鴻章與日本全權大臣伊達宗誠正式簽訂《修好條約》和《通商章程》,這是中日之間締結的第一個平等的條約與章程。對於日本來說,這是一次歷史突破,因為它取得了與中國平等的地位,也得到了對中國屬國朝鮮打壓、威逼的有利條件。

二,入侵台灣,多方獲利

1871年底,發生了琉球船民遇颶風飄到台灣而被當地居民劫殺54人的事件,日本藉此機會開始試探中國,暗地裡也開始做好了「征台」準備。

1873年2月,日本派外務卿副島種臣為特使來華換約,名為換約其實是想試探中國的底線。4月30日,中日《修好條約》在天津換約。5月7日,副島種臣一行以祝賀同治帝大婚及親政為名來到北京,實際上是想與總理衙門接觸,糾纏台灣問題。

在與總理衙門有關大臣的會見中,日方提出琉球船民被殺事件,更向台灣東部的「土番」興師問罪。總理衙門將這個情況通報了李鴻章,這引起了他的警覺。但是此時的李鴻章仍然小看日本實力,在給總理衙門的信中寫道:

「何畏此小國,日本在唐宋以前,貢獻不絕,至元世祖往征大敗後,乃夜郎自大,今彼雖與西洋合好,尚無如朝鮮,何豈能強壓我國耶!」

李鴻章的自大並沒有阻止日本的野心,1874年4月日本設立了「台灣事務局」,任命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台灣事務局都督」,並積極籌備侵台事宜。

5月初,日本派出三千軍隊從台灣南部登陸。李鴻章聞訊後又氣又急,他馬上調撥6500名淮軍趕赴台灣,並從天津、上海各機器局增派火槍火炮增援。由於沈葆楨和台灣當地民眾的英勇抵抗,日本感到無法用武力奪取台灣,於是轉向外交談判。

搞笑的是,這次談判中國與日本簽訂了《北京專條》,並以「撫恤」的名義,賠償日本白銀50萬兩,把日本軍隊無理入侵台灣寫成是「保民義舉」。

更為重要的是,慣於強取豪奪的日本已經從這件事上,看到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外交無知和對自己國土和主權的漠視。因此也為日本日後吞併琉球得到了書面依據,並使日本今後侵略朝鮮提供了大膽的參照模式。

三,毫無聲息,吞併琉球

《北京專條》簽訂後為日本吞併琉球提供了口實。日本全權大臣大久保利通回國後,建議日本政府儘快結束琉球的兩屬狀態,要求琉球斷絕與中國的關係,將其併入日本版圖。

1875年5月,日本政府命令琉球國王尚泰停止向中國進貢並不得接受清朝冊封。在日本的壓力下,琉球國被迫使用日本明治年號,執行日本法律。尚泰不甘心就此亡國,於1877年派人到達福州,向清政府求援。

遺憾的是,清政府認為琉球並非戰略要地,不值得過於重視。但如果毫不過問,又恐怕其他國家認為自己不能保護藩屬國,引起連鎖反應。為此,特下令讓駐日公使何如璋「相機妥協辦理」。

在與日本的一系列談判中,何如璋態度堅定,毫不退縮,而日本仍然堅持要吞併琉球,談判一度陷入僵局。1879年3月8日,日本不顧中方立場決定廢除琉球藩,並派大批軍警到琉球強制執行;4月宣布改琉球為沖繩縣;6月將琉球國王和王室其他成員移送東京。

最終,琉球終於成為日本對外擴張的第一個祭品。而琉球就是中國傳統的屬國,中國此時卻根本無法保護它免於被強鄰吞併的命運,這也是中國「宗藩體系」崩塌的一個重大事件。

四,要取朝鮮,索駐軍權

早在中日簽訂《修好條約》與《通商章程》的時候,李鴻章對日本侵略朝鮮的野心就有所警覺。所以《修好條約》的第一條就規定:「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帝國倍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

「所屬邦土」指的是中國的藩屬國,主要還是指朝鮮。在隨後幾年與日本的交往中,李鴻章也曾多次提醒日本對朝鮮不要懷有非分之想。但僅憑一紙條約根本束縛不了日本的野心。

1875年9月20日,日本刻意挑起所謂的「江華島事件」,派出「雲陽」號入侵朝鮮江口外的江華島,與朝鮮守軍發生衝突,日軍獲得全勝。12月,在日本的壓力和清政府息事寧人態度的影響下,朝鮮於1876年2月底與日本簽訂了《江華條約》共12款。

而第一款一開頭就寫道:「朝鮮國乃自主之邦,擁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若是從今日的國際關係來看,這個說法當然沒錯。可當時朝鮮是中國屬國,日本這種冠冕堂皇的「文本」之後,卻是包藏了一顆禍心,這是為將來侵略、吞併朝鮮清除障礙。

《江華條約》的簽訂意味著朝鮮國門洞開,日本順理成章地越過中國與朝鮮交涉,並將中國排除在外。

1882年7月,朝鮮發生了「壬午兵變」,亂民衝進了王宮,有多名日本人被殺,應朝鮮國王的要求,清廷派吳長慶領兵入朝鮮平叛。但日本也派軍隊進入朝鮮,後來與朝鮮政府簽訂了《濟物浦條約》和《修好條規續約》,不但獲得了大量賠款,還擴大了商業活動範圍,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在朝鮮駐軍的權利。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日本又藉機在朝鮮策劃並發動了朝鮮的「甲申政變」,袁世凱率領軍隊迅速平定了叛亂。事後日本方面借口清軍強行發動進攻,以致日本使館被焚,衛兵被殺。日本決定派出一支討伐部隊到朝鮮要求賠償,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與李鴻章在天津進行了談判。

由於當時清廷正忙於與法國的戰事,不願與日本糾纏,因此於1885年4月18日雙方達成了三點協議:

四個月內雙方軍隊撤出朝鮮;

中、日均不參與教練朝鮮軍隊;

日後任何一方如欲派兵進朝鮮平叛,必須先通知對方。

這實際上就是將朝鮮變成了中日兩國的共同保護國,也是日本利用中國外交無知取得的勝利。

自1870年以後的20年內,雖然日本的軍事、經濟實力還遠不如中國,但它卻通過狡猾的外交手法與利用清政府的弱點,及時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而且十分清楚地看到了清王朝的實際能力,然後採取不同的策略,先吞併琉球,然後再跨入朝鮮並一步步滲透,最後再找一個機會吞併朝鮮。

但是,吞併朝鮮還不是日本的最終目的,日本的最終目的是要攫取中國的台灣、東北乃至全中國。

五,侵略中國,計劃周密

從1879年到1880年,日本陸軍部就已經制定了第一份《對清作戰策》。1887年7月初,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小川次長又制定了《清國征討策案》,提出乘中國尚未覺醒,先「斷其四肢,傷其身體,使其不能活動」。還提出以5年的準備時間為限,預計在1892年就完成對中國的作戰準備。

《清國征討策案》具體指出,佔領中國後,要將華北和東北的部分地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舟山群島、澎湖群島、台灣全部以及長江下游兩側30公里之地,全部併入日本版圖。然後再將中國大陸分割為大小不等的5個國家,指定既有影響又聽從日本指揮的人做國王。

不難看出,日本醞釀對中國作戰是早已定下的目標。到了1893年,時任日本樞密院議長的山縣有朋就大力鼓吹:「早日同北洋艦隊一決雌雄。」同年夏天,日本參謀本部次長川上操六中將親自帶人到中國實地調研,在掌握大量資料後,在筆記中寫道:「確信中國不足為懼,增強了必勝的信心。」

所以,對於1894年發生的甲午戰爭,清廷對此毫無準備,而日本已經為此準備了二十多年,勝負屬於哪一方不言自明。所以日本人嘲笑說:「甲午戰爭是日本國與李鴻章一個人打。」李鴻章也曾感慨地說:「以北洋一人之力博倭國傾國之師,自知不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歷史上最不值錢的欽差大臣,洪秀全懸賞五錢銀子要他人頭
此人是晚清重臣深受皇恩,然而大清亡國他非但不痛惜反而滿懷喜悅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