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民選總統死在庭審現場,埃及朋友的話應驗了

民選總統死在庭審現場,埃及朋友的話應驗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丁楠】

2019年6月17日,埃及前總統穆爾西在出庭受審時昏迷不醒,經救治無效,終年67歲。

作為埃及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也是該國經歷「阿拉伯之春」後的首位國家元首,穆爾西執政其實只有短短的一年。從他2012年6月30日就職,到次年同一天在強大的抗議浪潮中遭遇政變下台,穆爾西在位時,埃及給我的印象是年輕人玩得很瘋,各派政治力量躍躍欲試,大眾行動起來無拘無束。今天翻看當時在開羅寫下的日記,許多情景還歷歷在目。但時隔六年回看那些場景,感受又與之前有很多不同。

權力困境

穆爾西執政的一年間,自始至終在兩種困境中掙扎:一個有關權力,另一個關於身份。

在權力方面,不管這位前總統在位時被多少埃及人和西方媒體斥責為「新法老」、「獨裁者」、「法西斯」,後續的一系列事情證明,穆爾西其實並沒什麼實權。埃及政權的四大支柱:軍隊、警察、司法和媒體,無論是穆爾西還是他身後的穆斯林兄弟會(以下簡稱「穆兄會」),都無法掌控。與此同時,社會上層精英、官僚機構、自由和世俗主義者,以及埃及的科普特基督徒,自始至終對這位反對派出身、帶有宗教背景的總統抵觸有加。

2011年11月底至次年1月,埃及舉行政權更迭後的首次人民議會選舉,代表穆兄會的自由與正義黨獲得498席中的235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同年6月,穆爾西以51.73%的支持率在(第二輪)總統選舉中獲勝。然而就在他勝選的前幾天,最高憲法法院裁定之前舉行的議會選舉無效。議會遭到解散,穆兄會自此失去了立法主導權。更重要的是,法案沒有議會討論通過,政府提出的許多改革方案就無法推行。這樣的問題一直持續到穆爾西下台也沒能解決。

面對赤裸裸的打壓,穆爾西當選後也曾努力爭取扭轉局面。無論是歐盟率大型經貿代表團訪埃,還是穆爾西選擇中國作為阿拉伯世界以外的首個國家出訪,他均表達了對手中無權、無法根本改善埃及營商環境的無奈。在這種局面下,穆爾西考慮主動出手擴權。剛上台沒幾天,他就頒布政令,提出恢復被解散的人民議會。但此舉立即遭到最高憲法法院的否決和民眾的質疑,逼得他四天後便撤回決定。此後,穆爾西極力推動舉行新一輪議會選舉,但一直沒有成功。

2012年11月,穆爾西簽署新法令賦予總統更大權力,包括可解除穆巴拉克時代的總檢察長及任命新人選。他解釋說,擴權是民主改革的需要。可反對派卻指責他搞獨裁。在日益增強的抗議聲浪中,擴權令被撤銷。

事實上,直到2013年6月16日,穆爾西還試圖作最後一搏,在省級人事安排上突破舊權力格局。不料十幾天過後,他就被推翻下台。

記得那是穆爾西剛剛當選沒幾天,一位在部隊工作的埃及朋友的父親(也是退休軍官)半開玩笑地和我說:「革命歸革命,軍隊還是認老領導穆巴拉克。穆兄會遲早會被我們趕下台去。」

我當時雖記住了他的話,卻並沒把它當回事。

2013年入夏,開羅開始頻繁停水斷電,汽油短缺,警察怠工,穆爾西政府束手無策。公共服務缺失,社會秩序失控,讓市民在炎炎夏日裡抱怨連天。在此背景下,埃及軍方與各派反對力量聯手,徵集簽名,否定穆爾西當選的合法性。接著,民眾被發動起來,在6月30日掀起了迫使總統下台的史無前例的大遊行。那天總統府周邊的街道上擠滿了人,抗議現場宛如「無政府狀態下的狂歡節」。朋友父親的話得到了應驗,埃及又變天了。

簡言之,穆爾西執政一年間的幾個「大動作」大體反映的就是這樣一種困境:總統要想回應民眾關切,解決社會問題,那就必須握有實權;但任何擴權舉動都會遭到反對力量以捍衛民主、抵制獨裁為名的激烈對抗。陷入兩難的穆爾西政府越是努力掙扎,身上的繩索就被勒得越緊。

身份困境

如果說穆爾西遭遇的權力困境尚且帶有某種特殊性的話,有關身份認同的辯論無疑具有更深遠的影響。這個矛盾簡單說,就是總統究竟是為埃及還是為穆兄會服務的問題。

穆爾西曾是埃及穆兄會最高決策機構的成員,是以自由與正義黨候選人身份贏得總統選舉的。穆兄會成立於1928年,是一個推崇伊斯蘭遜尼派傳統的跨國宗教團體,在反殖民運動中成為伊斯蘭世界最早的政治反對派。該組織推行的政治運動遍及許多伊斯蘭國家,其影響力在「阿拉伯之春」中得到顯著擴展。

作為總統的穆爾西,究竟是埃及的象徵,還是為穆兄會代言?按照他本人的說法,總統必然是忠於國家的。穆兄會的支持者在遊行時也揮舞國旗、高唱國歌,要證明自己清白。然而反對派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看來,穆爾西不過是穆兄會手中的木偶,而後者的終極目標是要用宗教認同取代阿拉伯各國的國家屬性,進而建立起一個超越國家界限的「伊斯蘭國」。

在這種對立氛圍下,許多小道消息在埃及流傳開來。比如,總統出賣情報給敘利亞反對派,縱容極端勢力襲擊駐守西奈半島的埃及軍人,聯合伊朗在阿拉伯世界推行保守宗教統治,等等。這些報道亦真亦假,至今難作定論。

臨近穆爾西下台時,反對派更是將埃及人的恐懼心理和民族情緒推向高潮。在這場輿論風暴中,就連來埃及避難的敘利亞商人和長居於此的巴勒斯坦難民也未能幸免於難。他們被一些媒體公然形容成穆兄會雇來毀滅、肢解埃及的幫凶,讓不明就裡的群眾怒火中燒。當時這些移民處境之艱難便可想而知了。

得益於這樣的時機,以塞西為首的埃及軍方領導們團結各派反對力量,動員民眾上街抗議,再以調停的身份發動政變,恰好擊中了穆爾西的軟肋。毋庸置疑,軍隊是捍衛埃及主權和國家利益的最好代表,這與穆兄會模糊不清身份界限和備受質疑的忠誠度形成鮮明對比。當大眾對國家存亡充滿憂慮,對政府作為極其不滿時,軍方出面趕穆爾西下台,著手恢復供水供電,下令宵禁扭轉社會亂局,無疑成了許多埃及人眼中的大救星。

時過境遷,與穆爾西剛剛下台遭軟禁時相比,如今這位前總統的死已很難在埃及社會激起什麼波瀾。埃及穆兄會成員或被抓進監獄,或向海外逃散,組織分裂,思想也變得混亂。穆兄會在埃及被定性為恐怖組織後,其在教育、經貿、公共衛生等領域數十年積累下的社會基礎遭受重創,想在短時間內東山再起,幾無可能。

與此同時,「阿拉伯之春」所帶來的衝突和動蕩也給埃及和其他一些阿拉伯執政者帶來新的啟示:強化社會管控、不惜一切代價剿滅反對派雖然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但與之相比,類似穆巴拉克下台前的猶豫不決和心慈手軟危害更大,將給國家帶來顛覆性的損失。

這樣的反思並不只是統治者們貪戀權力的說辭。經歷了大喜大悲,目睹了嚴重的社會內耗,埃及民心思定。人們不再對變革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即便今天的生活比動蕩時期更為艱難。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許多人愈發懷念穆巴拉克時代。

歷史經驗?

回想穆爾西執政的一年乃至埃及兩次「革命」的全過程,在政治鬥爭的裹挾下,埃及朋友們整天聚在一起,辯論哪派更革命,哪派更進步;大家從各處收集線索,深挖誰是美國的傀儡,誰是舊秩序的代理人——這些場景現在看來近乎幼稚,但在當時的情境下又那麼生動真實。

在我身邊,政見不合導致家人分居,朋友反目,學生為老師入獄點贊,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一些人評價起別人,棄多年來的信任和交情於不顧,唯以政治站隊為準繩。現在想想,這一切又是為了什麼呢?

穆巴拉克和穆爾西的相繼倒台,兩度給埃及人帶來極大的權力獲得感。事到如今,感性被理性沖淡,虛幻讓位於現實。除了歲月蹉跎,歷史又給那些事件的參與者們留下了些什麼?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雷軍回應5G牌照發布:今天是個好日子
普京去年直播連線前 兩家電視台遭境外網路攻擊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