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東吳虎臣之首,勇猛堪比張遼,但始終不被重用
眾所周知,從兩漢時期開始,一直到後來的魏晉南北朝,門閥士族一直掌握著絕大多數的官員選拔。但是不乏有一批出身貧寒的將才,在合適時機出現之時,便能魚躍龍門,成就一番功名偉業。而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在亂世時期,便更能凸顯出來。比如,那個令不少讀者都心神激蕩的三國時代。
在這個風雲四起,群雄並立的一段特殊時期,不知湧現出了多少人傑怪才,先後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篇章。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不少人心中的猛將,可能大多都是來自蜀漢的「五虎上將」,又或者是曹魏麾下的「五子良將」。殊不知,盤踞在江東的東吳政權,其實也有著「十二虎臣」。而其中的虎臣之首甘寧,更是當世一流猛將。
說起這甘寧,他還是一個回頭的浪子。甘寧在少年時期,曾帶著一批同鄉,在江邊上數次搶掠過往船隻,是個名副其實的水賊。但忽然有一天,甘寧就開竅了,於是便開始遍讀諸子,刻苦習武。一段時間之後,甘寧投奔了當時頗有名望的劉表。後者嫌他出身不好,便打發他去黃祖手下效命。在來到江夏以後,甘寧數次幫助黃祖打退了來犯的孫權,還射殺江東名將凌操(即凌統之父)。儘管如此,甘寧卻還是不被重用。在故人引薦之下,甘寧最終選擇了投效孫權。
甘寧在來到江東之後,獻給孫權的第一份大禮,便是江夏黃祖。在甘寧的計策之下,孫權終於將這個阻擋孫氏集團多年的黃祖給除掉了。後來曹操率軍攻打濡須口,為了起到震懾之用,甘寧率領百騎夜襲曹營,極大的鼓舞了江東士氣。據《三國志?甘寧傳》注引《江表傳》曾記載,孫權對甘寧的勇猛表示很高興,並說道:「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在孫權看來,甘寧之勇堪比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首張遼,足見對甘寧的肯定。
令人不解的是,甘寧這樣一員虎將,卻始終不為孫權重用。縱觀其一生來看,他的官位最高只是西陵太守,而且在其他虎臣都被一一封侯之時,甘寧卻直接被忽略掉了。孫權的這番用意,也確實讓人深思。結合當時來看,筆者認為,可能有這幾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
首先,甘寧最致命的問題,還是在於他的出身。上文中也提到,他少年時期的水賊身份,曾讓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讓那些士族階層正眼相看。而甘寧到了江東之後,曾因為自己作戰勇猛,又頗有智謀,得到過周瑜和呂蒙兩位大都督的賞識。在這個基礎上,孫權才對甘寧委以重任。
可後來周瑜和呂蒙都先後去世,甘寧也就失去了朝堂中人的支持。再加上江東地區的環境,是孫氏集團和當地四大家族聯合而成的結果。所以出身不好的甘寧,想要再進一步,是非常困難的。且看其他虎臣,如韓當、程普等人,其實是孫氏集團的元老人物,所以他們能被封侯,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其次,甘寧戰績還是不夠。儘管甘寧有勇有謀,是一員難得的猛將。但值得注意的是,甘寧在戰場之上,也多為孫權的先鋒將領,並非是那種能夠獨當一面的將帥。
而孫權的用意,其實也很明顯了。在他心目中,甘寧這樣的猛將,如果作為先鋒衝殺在最前方,其作用是非常顯著的。一來可以藉助甘寧之威猛,來對敵軍造成有效的震懾;二來也能讓己方士兵士氣高漲,極大的鼓舞軍心。事實證明,甘寧在他一生之中,也從未指揮過大規模的團戰。而按照當時情形來看,甘寧只靠他的威懾敵軍之用,顯然無法獲得孫權的進一步重視。
最後,甘寧的性格也有些缺陷。據《三國志?甘寧傳》記載:「寧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可以看到,甘寧在為將之後,還是粗暴弒殺。儘管他能和士兵們都相處的不錯,但是他這般野蠻行為,卻導致他無法被江東士族所接納。就算孫權想要對甘寧委以重任,恐怕後者也無法服眾。
而甘寧的第二個缺點,便是他不守承諾。在《三國志?甘寧傳》中,便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寧廚下兒曾有過,走投呂蒙。蒙恐寧殺之,故不即還,後寧齎禮禮蒙母,臨當與升堂,乃出廚下兒還寧。寧許蒙不殺。斯須還船,縛置桑樹,自挽弓射殺之。畢,敕船人更增舸纜,解衣卧船中。」可以看到,甘寧出爾反爾,不僅令自己的恩人呂蒙陷入了不義之中,而且在違背諾言之後,還狀若無事的脫去衣服,在船中安然睡覺。面對甘寧這種輕信寡義的行為,孫權又怎麼會輕易相信他呢?
綜上所述,孫權對甘寧的看重,只是在於一個「勇」字。而甘寧對孫權來說,也就像是後者的爪牙一般。再加上他出身水賊,難免會遭到士族集團的排擠。孫權在左右衡量之下,也只好委屈了甘寧這位江東虎臣。
參考書籍:《三國志》
※趙雲形象近乎完美,為何官職並不高,原因主要有三點
※前後兩封信,諸葛亮氣死了兩大名將,事實卻並非如此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