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塑料開始吃人,王力宏、李冰冰、王俊凱站出來了

塑料開始吃人,王力宏、李冰冰、王俊凱站出來了

2018年10月,科學家首次宣布在人類的大便樣本中發現了塑料顆粒

那麼人體內的塑料從何而來呢?

報告指出,大部分塑料微粒都是從海洋中的大型塑料垃圾中分解而來,而海洋生物體內出現塑料微粒早已不是新聞了。

海鮮吃塑料,人吃海鮮。

比利時與英國研究人員發現,經常出現在海鮮菜式上的青口(又稱貽貝),每20隻便含有約90顆塑料微粒。

更為可怕的是,如今不只是吃海鮮,就連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水源,也出現了問題。研究報告指出:微塑料的主要來源是飲用水,尤其是瓶裝水。

最近,一項受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委託,在紐卡斯爾大學進行的研究,公布了重磅結果:全球人均每周會攝入近2000顆塑料微粒,重量相當於一張信用卡,而飲用水是最主要的來源。

01

每周喝下一張信用卡?

塑料微粒究竟是什麼?

它是一種長度小於5毫米的碎片,包含了纖維以及塑料瓶、塑料袋上脫落的顆粒。因為不容易被肉眼捕獲,自然也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

BBC曾報道,有研究機構對購自世界9個不同國家的250瓶瓶裝水經過檢測發現,幾乎所有品牌瓶裝水都含有塑料微粒。

據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發布的《自然中沒有塑料》(The No Plastic in Nature)報告顯示,世界各地的人們平均每周通過飲用水會攝入1796個的塑料微粒,按照重量換算約為5克,也就是每年總攝入量約250克。

此外,據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個正常人平均每年會攝入74,000到120,000的塑料微粒。如果你經常喝瓶裝水,這個數字還會變成兩倍。

如果你對這個還是沒有概念,WWF做了十分形象化的比喻:每周吃下一張信用卡。如果你經常喝瓶裝水的話,每周還會多吃一張。

我們當然不會主動去吃一張信用卡,但是看看那些誤食了塑料而丟了性命的鳥類。

看看那些不小心吃了塑料的海龜……

和它們一樣,我們自然不情願,但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塑料一點點送進了肚子里。

雖然目前,微塑料對人體究竟會造成怎樣的傷害還沒有定論,但據美國CNN的報道,這些微塑料進入人體,很可能誘發免疫系統反應,同時在人體釋放出其從外界吸收的其他有毒物質、污染物。

據非營利機構Orb Media與明尼蘇達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顯示,全球有數十億人在飲用被塑料顆粒污染的水。

還曾有美國奧普傳媒集團和紐約州立大學人員對來自五大洲14個城市的150份自來水樣本進行研究後發現,高達83%的樣本帶有塑料微粒。

人發明創造並且隨意丟棄塑料,最終塑料開始吃人,我們人類正在毫不知情地進行一場「慢性自殺」。

02

一個塑料瓶450年才能降解

據統計,如今的海洋,每年要超負荷地「接收」人類遺棄的塑料垃圾約800萬噸,至少有10億隻海洋動物因此喪命。

僅僅是大西洋內,73%的深海魚體內都有塑料顆粒

微塑料除了通過飲用水進入人體,也早已進入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中,海洋、湖泊、河流、溪流、土壤、空氣……它們無處不在。

對此,沒有人可以真正倖免。

科學家預測30年後可能垃圾數量要超過魚類,塑料的降解時間卻無比漫長……

購物時拿到一個塑料袋只需1秒鐘,進入海洋後,降解時間超過20年;

從吸管盒取出一根吸管只需3秒鐘,進入海洋後,降解時間超過200年;

喝完一瓶塑料包裝飲料只需2分鐘,進入海洋後,降解時間超過450年……

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我們該怎麼辦?

03

有些人正在默默努力

如果說垃圾回收和再利用在許多國家依然面臨巨大挑戰,那是否可以從源頭解決?除了減少使用垃圾製品,能否從根本上找到塑料的替代物呢?

事實上,這世界上有些人從沒放棄過這方面的努力。

/ 可食用「水龍珠」 /

早在2014年,一款名為Edible water bottle的可食用水珠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發明團隊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Ooho(歐吼),外國粉絲則稱其為「水龍珠」。

它是由海藻和氯化物製成的透明小袋,裡面含有可飲用水。

「水龍珠」不僅是是可以生物降解,並且可以直接食用。所以,就在問世後,許多人覺得這將是未來取代瓶裝水的一種選擇。

「水龍珠」顏值上也十分吸引人,軟軟的、彈彈的,就像玩具一樣可以把玩。

更有人親自實驗了一把,一口把「水龍珠」吞下,一口炸裂的感覺絕對很特別。

「水龍珠」除了可以裝飲用水,還可以把新鮮果汁、調味品、能量軟飲料,甚至是啤酒、葡萄酒、烈酒都裝進去。

而相比起塑料瓶450年才能生物降解,「水龍珠」的降解時間僅需6周。

/ 可溶解塑料袋,5分鐘即可降解 /

同樣是尋找塑料的可替代方案,以色列化學工程師Sharon Barak則是研發了一種和塑料功能十分相似的產品,而它的降解時間僅僅需要幾分鐘。

有意思的是,Sharon曾在一家塑料廠工作,而如今她卻辭職專心研究如何減少塑料帶來的污染。

來看看Sharon創新的塑料替代品,從外形上看,它透明,延展性很好,可以說和普通塑料相差無幾。

然而,真正神奇的是,當你把它放到水裡後,短短几分鐘就溶解了。即便把它丟棄,這種新品能夠自我生物分解,最終回歸到大自然中。

為此,Sharon創新的這款新式「塑料」可以說是塑料包裝、食物保鮮膜等製品的很好替代品。

/ 中國也在努力 /

就在去年,和Sharon發明十分類似的一款可溶解新型「塑料」,就由中國和智利的科技公司一起進行了研發。

這款主要原料來源於碳酸鈣、天然氣的水溶性降解塑料袋,只需5分鐘就能降解。

而為了防止下雨天拎著塑料袋會溶解的事情發生,研究人員特意研發了能適應從常溫25℃到75℃,再到90℃的塑料袋。

目前,這款可溶塑料袋的成本是普通塑料袋的3-4倍,不過研發團隊對於其能以低成本投入實際生活,表示信心十足。

/ 印度開發可食用塑料袋和餐具 /

印度一家環保科技公司,也研發了一款可食用的塑料袋,其由土豆粉、紅薯粉,植物油等12種原料製成,已經在印度、卡達、阿聯酋三國的多家連鎖商店使用。

為了減少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使用,印度另一家公司用高粱麵粉、大米面和小麥粉混合,製造了一款有機天然的勺子。

/ 印尼推出可食用「塑料杯」 /

印度尼西亞同樣推出一款可以吃的「海藻杯」來替代塑料杯,其由天然材料製成,不含防腐劑和明膠,而且吃起來口感不錯。

目前已經在當地一些冰淇淋店鋪使用。

人類正在發揮聰明才智來解決自己犯的錯誤,但僅僅有少數人是不夠的,而是每一個人都有意識,從而參與進來。

04

我們每一個人可以怎麼做?

就在最近,人人都在討論上海執行嚴格的垃圾分類回收,混合投放垃圾最高要處以200元罰款,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5萬元。而根據最新報道,北京也將立法約束垃圾分類,罰款上限不低於上海標準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學習了解乾濕垃圾分類,按照要求把生活中的垃圾進行回收。

有了法律法規的保障,就得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就在今年的世界海洋日,聯合國環境署就聯合界面·財聯社發起了「為海洋發聲」的公益活動,眾多明星也是親自上陣,呼籲人們關注海洋環保問題。

王力宏呼籲,用環保帆布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把純凈還給海洋生物。

李冰冰呼籲,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我們的一點點改變,就會有很大的差別。

作為聯合國環境署親善大使,王俊凱也呼籲更多人從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開始:少點外賣、少用吸管、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小事匯聚,也可以產生很大改變。

而對於普通大眾來說,

我們能做一些什麼呢?

少用一個塑料袋

少用一根塑料吸管

少喝一瓶瓶裝水

……

一點一點地來,慢慢聚沙成塔

這不僅僅是減少垃圾污染

更是拯救我們人類自己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現紐西蘭 的精彩文章:

懷孕母親被44斤垃圾殺死:這是人類拍過最羞愧的照片
紐西蘭這一行業嚴重缺人,生孩子竟成高危行為!中國人很少從事

TAG:發現紐西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