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29歲,喝酒,進了ICU:年輕人,也是會突然死掉的

29歲,喝酒,進了ICU:年輕人,也是會突然死掉的

手藝門

中國 ? 手藝文創生活平台

每個人

都具有創造的潛能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讓世界看見你

無限可能

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

以下為圖文

「醫院的牆壁,聆聽了比教堂更多的禱告,這裡是他們人生的最後一站。」

01

前段時間,陪母親去醫院探望親友。

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ICU。

ICU,又叫重症監護室。

醫院裡最特別的一個部門,

除了日均上萬的高昂費用,

最讓人揪心的,或許就是:

這裡的每一位病人,都已直面死神。

探視時間被安排到下午4點,

只能一個人進去,

只有30分鐘的時間。

當時,我並不太理解母親,

為什麼一定要從上午等到下午,

為什麼非要換上無菌服進ICU。

在我的認知中,

對於沒有意識的人來說,

是否進去看了一眼,沒有任何本質的區別。

因為對方是感受不到的。

兩天後,母親告訴我,病重的長輩去世了。

然後聽她在電話里感慨:

你這位爺爺(逝去的長輩)可是好人啊,

當年在工作上幫過你爸,多虧了他才……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

那次探望,其實是最後的道別。

其實,

當天從大人們互相安慰的話中,

就得知,希望有些渺茫了。

所以聽到他們還在說,

「放心,會好的」之類的話,

我甚至還覺得有些矯情。

如今再去想這件事,只覺得自己難為情。

加油鼓勵的話,

是說給活著的人聽的,那是一種寬慰,

等待著進ICU,

更像是給自己一個機會,

在還來得及的時候,道一聲感謝。

那是,對生命的儀式感。

只是,太年輕的自己,當時不懂。

不懂的,又何止於此。

或許,在醫院待上一天,你能窺探到更多:

它就像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這道防線的邊緣,

有的人忙著生,

有的人忙著死,

有的人忙著生不如死,

有的人忙著向死而生。

02

剛剛退休的商學蘭,被查出了盆骨惡性腫瘤。

只有做截肢手術,才能暫時保命。

面對命運的安排,

她從一開始的絕望無助,

到後來的全盤接受,

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冷靜下來,商學蘭開始為接下來的日子做準備。

首先,她要教老公燒菜。

看著被自己照顧了32年的老伴,她有些心疼,卻還是忍不住地吐槽到:

「你不要腦子裡再想著依賴我。」

堅強,是藏在平靜背後的暗涌。

商學蘭有條不紊地完成著她早已計劃好的事情。

趁著手術前,

趁著還有腿,

教完老公炒菜,

她又連續踩了三天縫紉機的腳踏板。

這台縫紉機,

是她結婚時的嫁妝,

這是她最後一次用這台機器,

幫家人縫製過冬的被子。

被子趕出來了,

她又用剩餘的布料,

做了7個坐墊,2個靠墊,和1個布兜兒。

商學蘭喊來老伴兒,打開布兜兒,

練習沒有腿的日子,如何背自己。

她說:

「因為左腿沒有了,

沒有這塊布,

更加難背自己。」

老伴兒不再結實的後背,是商學蘭今後的「靠山」。

對一個愛美的女人來說,

最殘忍的事情,

莫過於要她承受身體的殘缺。

手術的前一天,

商學蘭刻意化好妝,見了自己的親人。

手術後,

她在醫院裡躺了71天,才出院。

回到家的商學蘭,

碰到樓下的老鄰居,會偷偷抹眼淚。

看到笨手笨腳的老伴兒和女兒,

會忍不住嘮嘮叨叨。

過年了,她想再為家人炸一次春卷,

平時在人前連手都羞於牽的老公,

那一天,緊緊地站在背後抱住她。

商學蘭笑著說:

三十幾年了,都沒做過這樣的動作。

她一邊積極地適應新的生活,一邊也會忍不住嘆氣到:

「這樣混混,也不知道要混幾年。」

無奈、複雜的語氣里,是對生命強烈的渴望。

平時大老粗的丈夫,在旁邊突然說道:

你混幾年,我混幾年,

你到東我到東,你到西我到西,

你到什麼地方,我也到什麼地方,

分不開了。

如果可以,誰不想好好地活下去。

腫瘤原位複發,

病魔時刻都在提醒商學蘭,

時日無多了。

陪在妻子身邊的孫聖道對記者說:

這襪子啊,

襪子沒人補了,

原來都是老婆弄的,

現在就是我弄不來,

原來壞了以後她補一補,

我也不想買新的,

新的也不舒服,還是舊的舒服。

什麼是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

截肢了,會想念走路,

化療了,會想念長頭髮,

腫瘤轉移了,會覺得睡個好覺真好,

失去了,才懂得擁有的幸福。

以前聽人說過一句話:

「每一個你所厭煩的今天,都是昨天死去的人,曾經奢望過的明天。」

當時,我的感受不深,

現在,之於你們,又能懂幾分?

03

楊凱,29歲,愛喝酒。

一次酒後腹痛,生命垂危了。

發病前一天,

他喝了白酒、黃酒、

再加上火鍋,得了急性胰腺炎。

有人形容這種病,就好比是把硫酸倒進了肚子里。

這種嚴重的炎症,足以讓任何一個強壯的年輕人,瀕臨絕境。

幸運的是,重症醫學的發展,

讓人類在對抗死亡時,

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勇氣。

在醫生的努力下,

昏迷了8天的楊凱,最終挺過來了。

出院時,楊凱心有餘悸地說:

「我回家後一定要好好保養。」

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

ICU就像是人生一個突然的急剎車。

又有多少人,還在仗著年輕,

揮霍著自己的身體,預支著自己的明天。

或許,人間殘酷之處就在於,

每個人,

都不會認為自己是突然病倒的那一個。

但其實,年輕人,也是會突然死掉的。

04

生命就是這樣,有猝不及防,也有為時已晚。

紀錄片《生命里》,

將鏡頭對準了一個臨終關懷的醫院:

那裡收治的主要是癌症晚期患者,

生命所剩的時間大多不超過三個月。

死亡,在那裡成了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生命最後的時光,人們都在忙什麼?

82歲的吳留生,

想回嘉興海鹽,再看故鄉一眼。

雖然離她住的醫院並不遙遠,

可吳留生已經離不開病床了。

彌留之際,

她只能在兒子的手機上,

看看曾經熟悉的一草一木。

她知道,令她魂牽夢縈的故鄉,有生之年,是回不去了。

05

躺在病床上的朱慧芳,

拜託家人和醫護人員幫她找一下女兒。

斷絕往來十幾年,終究是心裡最深的牽念。

儘管醫護人員付出了種種努力,

還是沒能聯繫到她的女兒。

這輩子,一世母女,或許不盡人意。

來生,又有多少人,能有緣再聚。

06

護士張敏,正在用手機拍一個視頻。

老太顫顫巍巍地對著鏡頭叮嚀到:

老頭子,

一個事情,吃。

第二,睡。

張敏要把視頻,從醫院送到敬老院。

那裡的周爺爺,是老太最惦記的人。

相隔不遠的距離,

能在視頻里見上一面,

是這對沒有行動能力的老夫妻,最大的心愿。

家人和醫護人員的付出,

給了這些老人最後的愛與陪伴,

故事的底色,蒼涼,卻又溫暖。

那些未完成的心愿,

那些未圓滿的遺憾,

到後來,

有多少不著急,都變成了來不及。

07

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

曾這樣解釋「向死而生」的意義:

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

那些與死神擦過肩的人,

一定會比我們更懂得如何活著。

去見想見的人,

珍惜來之不易的健康,

放下不必要的仇恨,

對生命,心存感恩。

邱晨在《奇葩說》上,聊到自己的患癌經歷。

那次經歷,

逼著她調整了作息,改變了陋習,

甚至改變了,

她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她說:

死亡,是對生命最精準的教育。

它不跟你討價還價,

它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也只有如此,

我們才可以放下內心,

最堅持的那一點偏見和傲慢,

放下內心自以為是的那點漫不經心。

嘴上天天說著大不了一死的人,

一定沒有見過死亡。

常常抱怨頹廢的人,也不會懂:

有些人,光為了活著,就已拼盡全力。

今天,我們在這裡談論死亡,

不是為了故作深沉,刻意悲傷。

而是因為:

我們對「死」有太多忌諱,卻從未學會對它敬畏。

還是那句話:

「每一個你所厭煩的今天,都是昨天死去的人,曾經奢望過的明天。」

真希望我們都能好好活著,

趁還年輕,

趁還來得及,

趁這個世界還屬於你。

部分素材來源:

紀錄片《人間世》

紀錄片《生命里》

來源:這篇文章來源於花瓣志( ID:iihuacao),她們用文字記錄生活,用心去感受溫暖。你如果喜歡這篇文章,還記得去關注花瓣志(ID:iihuacao)。

手藝門中國 ? 手藝文化傳播平台

google谷歌文化學院中國合作夥伴

在這裡看見好手藝

手藝門掌門人私人微信

——精品熱銷好物推薦——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藝門 的精彩文章:

因慢而美
紅樓第一鐵粉—孫溫,36年繪成的國寶級《紅樓夢》畫冊,到底有多美?

TAG:手藝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