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長處與短處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託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集忠誠、勤勉、廉潔等美好品格於一身的諸葛亮,用一生演繹了那個時代君臣際遇的最佳範本。感動後世君王的,是諸葛亮的才能與忠誠;激勵後世士大夫的,是諸葛亮獲明主重用一顯身手的際遇。
三國角逐,諸葛亮的出場是比較晚的。建安十二年(207),蟄伏新野的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一舉成名,次年的赤壁之戰,劉備迎來了事業的轉機。《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這麼介紹的:「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從此,諸葛亮把一生都獻給了劉備追求的光復漢室事業。其中,劉備託孤是諸葛亮一生的轉折點。此前,諸葛亮只是劉備的輔佐,此後,諸葛亮卻成了蜀漢事業的主角。
【1】
諸葛亮的長處與短處
根據《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記載,劉備入川之前,諸葛亮為劉備做了三件重要的事情:第一是「隆中對」,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第二是赤壁戰前,出使東吳,向孫權剖析利害,達成聯合抗曹的聯盟;第三是曹操北撤後,劉備獲得了荊州部分地盤,「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這三件事,一是戰略謀劃,二是外交策劃,三是行政治理,類似於蕭何的角色。
建安十六年(211)之後,劉備經營益州,諸葛亮先是與關羽鎮守荊州,後來隨張飛、趙雲等「率眾泝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成都平,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他扮演的依然是蕭何後勤保障的角色。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這與劉邦稱帝後,蕭何為相國極為相似。
陳壽評價說:「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史家陳壽肯定諸葛亮治國撫民之才,法令嚴明,公平誠信,可以與管仲、蕭何相比。「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除了客觀上雙方實力的差異外,他特別點出,諸葛亮長於軍政,短於謀略;行政才能優於軍事才能。陳壽進而說:「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這已經是在委婉地批評諸葛亮的用人了,說他不能像蕭何舉薦韓信、管仲舉薦王子城父(齊桓公手下第一大將)那樣,發現和任用超過自己的將才。最後,陳壽提出問題說:「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諸葛亮治國理政之才,堪比管仲、蕭何,其北伐事業卻未能成功,究竟是沒有韓信、王子城父這樣的大將造成的呢,還是天命攸歸,任憑諸葛亮智力超群也無法取勝的緣故呢?
陳壽批評諸葛亮沒有發現、培養和舉薦有偉大將略之才的人,這與他在《三國志》中極力稱讚劉備善於識人、用人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即使是諸葛亮的屬僚,對於其事必躬親,也是有微詞的。他的主簿(相當於辦公廳主任)楊顒就勸諫說:「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請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執耕稼,婢典炊爨,雞主司晨,犬主吠盜,牛負重載,馬涉遠路。私業無曠,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飲食而已。忽一旦盡欲以身親其役,不復付任,勞其體力,為此碎務,形疲神困,終無一成。豈其智之不如奴婢雞狗哉?失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稱『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故丙吉不問橫道死人而憂牛喘,陳平不肯知錢穀之數,雲『自有主者』,彼誠達於位分之體也。今明公為治,乃躬自校簿書,流汗終日,不亦勞乎!」
針對諸葛亮事必躬親,甚至親自查核文書檔案的事,楊顒給諸葛亮講起了領導力課程。說治國理政,有一定的分工體制,請以家事打比方,家奴主耕,家婢主炊,雞司晨,狗吠盜,牛載重,馬涉遠,作為一家之主人,可以坐享其成。這並不是主人的智慧不如奴婢雞犬,而是因為一家之主自有家法嘛。漢代的名相丙吉、陳平都明白什麼事最重要,什麼事要交給主管部門去做。您如今主持政務,竟然「躬自校簿書,流汗終日,不亦勞乎」!諸葛亮什麼話也沒有說,唯「謝之」而已。據說在楊顒死的時候,「亮垂泣三日」。
【2】
諸葛亮的務實與變通
諸葛亮為劉備立下的第一份大功,就是在曹操大軍壓境之際,促成了孫劉聯盟:「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而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
這裡,陳壽把赤壁之戰前孫劉聯盟的主要功勞記在諸葛亮頭上,當然有溢美之意。但是,在孫劉聯盟上,諸葛亮始終態度堅定,極其務實,則是可以肯定的。夷陵之戰前,諸葛亮、趙雲等都堅決反對出兵東吳,劉備不聽。劉備崩駕後,諸葛亮於執政的當年九月,就派人修復與東吳的關係。
東吳關係修復之後,諸葛亮首先肅清境內。其時,南中地區反叛,諸葛亮親自出征。臨行前,問計於馬謖,馬謖說,南蠻之人,以攻心為上。若僅靠武力征服,人心不服,反覆叛亂,不可收拾。若要斬盡殺絕,不僅傷害天理,而且不是朝夕可致。諸葛亮表示贊同,對孟獲七縱七擒,終至心悅誠服。
「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南中平定後,諸葛亮仍然用當地土官管理,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諸葛亮分析說:「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一是派官就需要駐軍,駐軍就要解決軍糧問題;二是最近的戰爭,難免有死傷,若留官不駐軍,十分危險;三是此前蠻夷反叛,多有犯罪,若留官管理,很難互信。這三方面的原因決定了不宜派流官管理。
「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故耳。」 諸葛亮用充分信任和區域自治的制度,解決了民族治理問題,穩定了後方,還獲得了許多戰略物資。「亮於是悉收其俊傑孟獲等,以為官屬,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以給軍國之用。自是終亮之世,夷不復反。」
我們沒有必要拔高諸葛亮的民族政策,我們只是說,諸葛亮很務實地處理了與南邊少數民族的關係,提出了最切實際的治理結構。
公元229年四月,諸葛亮展開第二次北伐之際,孫權即位稱帝,提出「並尊二帝」(即互相承認對方為皇帝),並且通知了蜀漢。蜀漢朝野都有人表示反對:「以為交之無益而名體弗順,宜顯明正義,絕其盟好。」諸葛亮對此有一段深入的分析。
首先,孫權僭逆稱帝之心,由來已久,不始自今日,我蜀漢國之所以容忍不計,是為了取得犄角為援的效果。如果斷絕關係,雙方關係惡化,其仇我必深,我國必須移兵東戍,甚至發生戰鬥,只有并吞其疆土,才能進行討伐中原的大業。其次,東吳人才濟濟,將相和睦,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取勝。我們雙方斗得難解難分,師老兵疲,反而使北邊的曹氏政權得便宜。我們應該學習先帝與吳結盟的做法,深思遠慮,通權達變,不可逞匹夫之忿。有人說孫權最大的利益就是三足鼎立,不會與我們結盟對付北方,更無渡江北上之意。這都是似是而非的看法。為什麼呢?東吳方面是因為智力不夠才限江自保。孫權之不能渡江北上,猶如曹魏之不能跨漢水南下,不是力有餘而利不取。我們發大軍北伐曹魏,東吳方面一定會採取配合行動,或者分割其土地,或者擄掠其民眾,絕不會端坐不動的。退一步說吧,即使其不出兵配合我們的北伐行動,至少我們沒有東顧之憂吧。曹魏在河南防範東吳的軍隊,不會全部調到西邊來對付我們吧!就此而言,已經是對我們很大的利好了。因此我們不宜公開譴責孫權僭逆之罪。
於是,諸葛亮派人出使東吳,「賀稱尊號。吳主與漢人盟」。吳漢聯盟經歷了一次政治風波的考驗。諸葛亮的務實精神,在這段分析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3】
諸葛亮的執著與忠誠
諸葛亮是務實的,又是執著的。這特別體現在對於北伐這件事上。
從公元228年到234年的七年間,諸葛亮動用十萬大軍六次北伐(其中一次是反擊)。
是蜀漢受到了曹魏的威脅嗎?不是。魏明帝曹叡曾想發大兵,進攻屯軍漢中的諸葛亮。其高級謀士、散騎常侍孫資堅決反對,認為蜀道艱險,需要調發兵力十五六萬,還有三倍地征伐民力,天下騷動。我們應該嚴兵分守邊疆,以逸待勞,將士虎睡,百姓無事,幾年之後,我國日益強盛,吳、蜀更加衰弊。於是,魏明帝放棄了進攻蜀漢的念頭。
根據《通典》一書記載,蜀漢滅亡時全國人口94萬,官吏4萬,軍人10萬。曹魏人口443萬。蜀漢人口幾乎只有曹魏的五分之一。人口多,兵眾就多,諸葛亮想戰勝曹魏,其困難可想而知。諸葛亮的對手,曹真、司馬懿,都是人傑,加上「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所以諸葛亮勞師動眾,沒有成就。
或許有人會說,諸葛亮北伐的主要意圖,並不是一下子收復中原,而是想攻佔隴右,作為下一步進攻關中的基地。這種推測有一定合理性。但是,由於軍力、人才、物資等實力對比懸殊,也是沒有希望成功的。事實上,幾次北伐都是勞民傷財,無功而返。
諸葛亮《後出師表》中有云:「臣鞠躬儘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可見諸葛亮是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當初,劉備在永安(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託孤,屬諸葛亮以後事,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感動得涕泣而言:「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與《後出師表》中「鞠躬儘力,死而後已」的承諾是一脈相承的。正是劉備的知遇之恩、託付之重,感動和激勵了諸葛亮。我們可以重讀一下他首次北伐的《出師表》: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從三顧茅廬,到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始終感受到劉備的知遇之恩,或者說,劉備真正贏得了諸葛亮的知恩圖報之心。幾次北伐後,回憶起與劉備一起奮鬥的往事,面對當下的時局,他說出「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確實也是肺腑之言。為什麼諸葛亮要事事躬親,為什麼楊顒死後,諸葛亮為之流淚三日?諸葛亮並不是不明白楊顒所說的道理!但是,他只能用鞠躬盡瘁來實現自己的承諾。
公元234年七月,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雙方處於膠著狀態。魏明帝在淮南方向擊破東吳軍隊,「司馬懿與諸葛亮相守百餘日,亮數挑戰,懿不出」。諸葛亮遣使者來到曹軍營中,司馬懿問,你們丞相寢食如何啊,事務忙不忙啊,絲毫不涉及到軍務上的事情。蜀漢使者回答說:「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噉食不至數升。」諸葛亮夙興夜寐,兢兢業業,罰二十鞭的刑罰,也要親自過問,睡不好,吃得少,用生命燭火的消融詮釋著自己對蜀漢光復事業的忠誠。
蜀軍尋戰不得,又失去了東吳的策應,諸葛亮一病不起,自知來日無多。成都派人來問後事,百歲之後,誰可以繼任,諸葛亮說蔣琬可;蔣琬之後呢,費禕可。「又問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軍中。」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為個人的高官厚祿,而是為了他做出的承諾,為了他心中的信念,為了他追求的理想!
本文原載於《月讀》(作者張國剛,清華大學教授),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