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林文化-尼泊爾佛教造像史及風格演進
尼泊爾擁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和傳統,喬達摩生於尼泊爾洛明達的蘭毗尼,得道後再次來到斯瓦揚布山東面的普查格拉,收了1350個弟子。大約在公元前265年,阿育王的女兒恰魯馬蒂來朝拜佛祖誕生地,在帕坦城的四角和中央修建了五座窣堵坡。可以說,自很早的時候起,尼泊爾人就用銅、石頭、木頭等材料製造佛教雕塑。尼泊爾的佛教造像按照它的風格演進可分為三個階段:李查維王朝時期、過渡時期和馬拉王朝時期。
一、李查維王朝時期造像
公元五至八世紀末屬李查維王朝時期。這一時期的尼泊爾造像既仿效古典笈多風格,同時吸收了帕拉王朝金剛乘的表現手法,並逐漸融入本民族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模式。
這一時期,大乘佛教興盛,釋迦牟尼佛造像較多,佛像面部雕刻細膩,身體比例完美,低垂雙目,陷入內省,顯得寧靜和諧。佛像又分立像和坐像,立像都穿通肩大衣,大衣分光素無紋和有弧形對稱衣紋兩種,但都是輕薄貼體,身體的輪廓線顯露無疑。此一時期的釋迦牟尼禪定像著通肩大衣,大衣同樣緊裹身體,且多光素無紋。
菩薩造像頭髮高高盤起,盤發在頭後部左右兩邊各垂下一縷,搭在肩部。這種盤發的造型是尼泊爾獨有的,在斯瓦特、克什米爾、東北印度等佛教國家造像上都沒見過。這一髮型在尼泊爾造像中保持到十三、十四世紀。菩薩造像身著長裙,裙長蓋過小腿,身上裝飾相對後期樸素,不帶項圈、臂釧,戴聖線,在胯部斜系帛帶。帛帶是約束帶,靜坐修行時用來捆住身體,以持久保持同一姿勢。帛帶斜繫於胯部,這種造型只出現在尼泊爾風格的造像中,其他佛教國家造像中都沒有這種裝飾手法。
此時期的度母造像戴單葉冠,臂釧戴在大臂上部,其上的裝飾物達到肩部,上身斜披寬寬的帛帶,掩住胸部,在左肩後部打結垂下長長的飄帶,下身著長及腳踝的裙,系裙帶,從腰正中垂下。這時的女尊像保持了印度造像的傳統,豐乳肥臀,腰部纖細,誇張地表現女性特徵。
二、過渡時期造像
九世紀末到十三世紀為過渡時期,這一時期是尼泊爾造像風格成熟期,流傳下來一批極為精緻的作品。這一期造像,不管是佛、菩薩還是度母,多有頭光,為卵圓形,外緣鏤雕火焰紋,焊於造像的後頸部。
此時流行兩種台座,一種為近乎圓形的仰俯蓮台座,蓮瓣寬大,上下蓮瓣交錯排列,蓮瓣上有陰刻的「川」字紋,表現蓮瓣的葉脈。上層的蓮瓣幾乎是垂直向上,其上有細小而密集的陰刻線,再上邊是細碎的一周連珠紋,表現蓮花的花蕊;下層蓮瓣斜鋪在地。另一種為長方形獅子座,在長方台座的前方垂下一塊幕布,上面刻細密的花紋表現布上的紋樣,兩邊各蹲踞一隻獅子。
此一時期的釋迦牟尼佛造像有立像和坐像,立像穿通肩大衣,按衣紋的不同可分為無衣紋和有對稱弧形衣紋兩種。與前一期造像表現佛陷入沉思狀態,雙目低垂,幾乎閉上不同,這一時期的佛造像有睜開眼睛的感覺,雙目半睜,注視著芸芸眾生。佛立像所著中著衣明顯比大衣長,在大衣下部露出一截裙擺。佛坐像所穿大衣有通肩式和袒右肩式,有的袈裟光素無紋,有的有衣紋,以寥寥數道淺陰刻線表現。
這一時期的菩薩造像戴三葉冠,冠較高,葉片為三角形,邊緣是弧形的,這是尼泊爾造像的地域特徵,同時期的帕拉造像所帶的三葉冠葉片是等腰三角形的。菩薩穿的兜裙變短,而且絕大多數是一邊長一邊短,以淺陰刻線表現裙上的花紋。
度母造像身材變得苗條,乳房不似前期那樣豐腴,更接近現實中少女的身材。度母的髮型有單髻和雙髻之分,但都戴三葉冠,正中的葉片尤其突出,裝飾得繁冗華美。戴項圈,臂釧佩戴的位置略微下移,多數在胸部斜披帛帶,帛帶在左肩後打結垂下;也有少數裸上身。度母穿長裙,長裙系在胯部,貼在腿上,垂至腳踝,腰帶從兩腿中間垂下,與裙等長。
三、馬拉王朝時期造像
十三世紀到十八世紀是尼泊爾馬拉王朝時期。十三世紀,印度帕拉王朝滅亡後,佛教造像的製作傳統還繼續在尼泊爾流布。同時,從那時起又開始受到西藏喇嘛佛教的影響。這一時期又可以分為兩段,以1482年為界。1482年之前稱馬拉王朝早期,這一時期的造像延續了前期風格,又加進了新的元素。帕拉造像中盛行的寶繒在耳後上揚,呈飄揚狀,這時出現在尼泊爾造像中。還有帕拉造像流行的長的、珠串式、垂至腹部的瓔珞也出現在尼泊爾造像中。菩薩、度母等造像帶的臂釧位置下滑,幾乎到了肘部。嵌寶石變得更普遍,以此增加造像的華美。總體的造像水平有所下降,部分作品比例失准,體態僵硬。
1482年之後到1769年,尼泊爾又陷入分裂狀態。同時期,西藏佛教造像風格成熟,造像進入全盛期,雙方互相影響的結果是十五世紀後的尼泊爾造像和西藏造像風格趨同,兩者已很難區分。
1775年後,沙阿王朝建立,由於統治者對藝術的資助基本沒興趣,導致尼泊爾雕塑質量江河日下。
※梵林文化-九宮八卦牌上的青蛙
※梵林文化-唐卡-最獨特的藝術品
TAG:梵林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