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伊拉克局勢:喀秋莎此起彼伏,誰在把他國當戰場?

伊拉克局勢:喀秋莎此起彼伏,誰在把他國當戰場?

6月19日伊拉克軍方稱,在南部城市巴士拉地區,發生了喀秋莎火箭彈襲擊事件,並且造成了一定的傷亡。遇襲的主要目標是近代美國的象徵、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分公司,周邊還有一些其他歐洲的石油公司受到了波及。事發第一時間,美國方面繼上周日本油輪在阿曼海域被襲擊之後,第二次指認是伊朗製造了這次襲擊事件。伊朗方面的態度與此前相同,指出美國沒有證據,否認的同時斥責了抹黑行為。

其實伊拉克境內的迫擊炮、火箭彈襲擊事件近兩年來在全國範圍內發生多次,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夏天,反對外國干涉伊拉克的遊行隊伍在砸毀了伊朗駐伊拉克使館後,前往美國使館,提前得到消息的美軍在半路進行攔截,隨後遊行隊伍向美國使館和美軍駐巴格達的綠區發動了迫擊炮襲擊。由於伊朗使館也遭到了破壞,以及美國和伊朗當時尚未到達今時今日的劍拔弩張的情況,所以美國當時沒有指責伊朗幕後操縱。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不同了,由於率先撕毀《伊核協議》違背國際法,而且雙方在波斯灣戰雲密布,美國急需國際輿論的支持。所以此後最近幾個月以來,伊拉克境內發生的多起喀秋莎火箭彈襲擊案件,都被美國劃歸到了伊朗頭上。那麼,伊朗革命衛隊發動襲擊的可能性大不大呢?其實這還是比較明顯的,首先,美國始終沒有出示證據;其次,駐伊美軍仍然有1萬多人,伊朗軍隊想要進入伊拉克襲擊美國目標談何容易?既然不是伊朗人做的,又是誰把伊拉克當成戰場呢?

可以從襲擊動機上去看,不難發現襲擊者選擇的通常是他們認為在掠奪伊拉克國家資源的目標,比如美國的石油公司,甚至伊朗為伊拉克訓練的民兵基地(6月18日,伊拉克摩蘇爾東的什葉派民兵基地也被襲擊)。美國的石油公司開採石油被襲擊很容易理解,畢竟伊拉克政府現在自身需要從伊朗進口汽油、柴油、天然氣和電力,而外國公司卻把油賣到亞洲和歐洲,伊拉克人的感情是無法接受的。

至於這些人進攻什葉派基地,其實這也能夠理解。伊朗訓練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最初是為了抵禦IS,而這些軍隊為伊拉克反恐勝利確實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得到了伊拉克政府的認可。然而他們畢竟還是外國勢力的象徵,因此伊拉克人不滿也是正常的。所以,考慮到行動的動機、可操作性,目前伊拉克境內針對美國和伊朗進行的襲擊應該是伊拉克自己人做的,只是美孚公司遇襲被媒體放大而已。從一定角度上講,部分伊拉克人的做法無可厚非。

隨著美國和伊朗開戰可能性的增大,伊拉克總理薩赫利早在今年5月份就對美國和伊朗同時表明態度,會盡一切努力保衛伊朗和美國的和平,但他同時反對「任何國家把伊拉克當作戰場」。雖然伊拉克目前的重建道路仍然漫漫,國力尚弱小,不過薩赫利的話語還是很有溫度的,美軍本來像伊拉克東部邊境調遣了5000名士兵,因為伊拉克政府的態度,目前已經駐紮到了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人自治區。這樣的背景下,伊朗和美國想要在伊拉克搞事情,也是需要三思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長的國際視野 的精彩文章:

第二個普京出現了,親赴前線,目標卻是俄羅斯
敘利亞全國農田大火,小麥幾乎燒光,是誰幹的?

TAG:村長的國際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