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刻本《感舊集》
洪大容(1731-1783)字德保,號湛軒,朝鮮李朝漢城人,哲學家、科學家。乾隆三十年(1765),洪大容隨其叔叔洪檍所在的朝鮮使團來中國。他到中國的目的之一,是想找幾個中國才俊暢談,果然他在北京結識了幾位從杭州進京趕考的讀書人。他們之間雖然語言不通,但都會用漢字,所以每次見面都盡情筆談。《乾凈衕筆談》就是他們的筆談記錄。乾凈衕即乾淨衚(胡)衕(同),是他們在北京聚會的地點。
《乾凈衕筆談》忠實記錄了乾隆年間一個朝鮮青年洪大容和三個中國青年嚴誠、陸飛、潘庭筠在北京衚衕旅館裡的交談和贈詩。書中對當時中國士子的民族意識有真實的反映,對清代中葉的社會現象有詳盡的描繪,這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洪大容本人對天文、地理、歷史、數學、兵法和音樂都有較深的研究,寫過很多論著。他的哲學思想主要是反對當時佔據東方意識形態統治地位的朱子理學,提倡研究實用之學。他號召人們學習「北學」,即當時中國的文化,以及通過中國傳入的西方文化。他製造過天文儀器渾天儀,通過渾天儀觀察和研究自然,並提出地球自轉論。
在洪大容與中國朋友的交往中,雙方互有贈禮。洪大容把自己寫的《東國記略》送給中國朋友嚴誠和潘庭筠,此書系統介紹了朝鮮的歷史、文化、風俗、山川, 並論及朝鮮古代作家崔致遠、鄭夢周等。中國朋友送給洪大容的書則有《感舊集》、《漢隸字源》、《湖山便覽》、《天學初函》等。《乾凈衕筆談》記道:「頃賜《感舊集》,揚州有之,不多印。攜至貴處翻刻廣傳,則詩人之幸。其中詩話有可觀,亦可知中國詩人之源流。」《感舊集》即《漁洋山人感舊集》,王士禛撰,乾隆十七年(1752)刻於揚州。
王士禛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順治間任揚州府推官,為清初詩壇圭臬,一代文宗,人稱漁洋先生。王士禛交遊甚廣,當時有影響的詩人多與之往來。他所生活的康熙前期適逢詩歌發展高潮期,正如兩淮鹽運使盧見曾《漁洋山人感舊集序》所說:「遁世之遺老,興國之碩彥,無不萃薈一時。」晚年的王士禛搜輯平生故舊之詩,編成一書,共錄詩作二千五百餘首,詩人三百三十餘家。《感舊集》在康熙十三年(1674)成書,但一直沒有機會出版。乾隆十六年(1751)冬,盧見曾在京偶見抄本,如獲至寶,加以增益,並附小傳,遂成完璧,只待刊刻。恰好這時揚州鹽商馬曰琯進京為皇太后祝壽,與盧見曾邂逅京師,兩人談起王士禛的《感舊集》,不免惺惺相惜,決定共襄盛舉。由於《感舊集》書稿輾轉抄寫,訛誤較多,馬氏請人仔細校讎,參與其事的有厲鶚、陳章等博雅君子。乾隆十七年(1752),在著名揚州儒商兄弟馬曰琯、馬曰璐的資助下,《感舊集》於揚州精刊成書。朝鮮人洪大容所得到的,即揚州刻本《漁洋山人感舊集》。
洪大容與中國朋友談到親密處,雙方都毫無忌諱,於是談起剃頭來。一人說:「剃頭則甚有妙處,無梳髻之煩,爬癢之苦;科頭者想不識此味,故為此語也。」洪大容說:「不敢毀傷之語,以今觀之,曾子乃不解人事也。」眾人大笑。又一人說:「浙江有可笑語,剃頭店有招牌,書曰『盛世樂事』。」洪大容說:「江南人乃有此口氣,北方恐不敢為此。」將剃頭這等瑣事看成「盛世樂事」,出自揚州人石成金的《傳家寶》一書。洪大容似乎對石成金的說法頗為熟悉,而石成金的《傳家寶》在清初確已流布朝鮮、日本,因而揚州人對於剃頭乃人生之樂的說法,也多為朝鮮、日本士人所知。
另一位朝鮮人朴趾源在《熱河日記》中記述他和中國人王民皞的談話時,朴趾源曾對王民皞說:「聞浙中剃頭店,牌號『盛世樂事』。」王民皞回答:「未之聞也,是與石成金《快說》同意。」揚州人石成金寫過《快樂原》、《快樂銘》、《快樂印》、《快樂吟》、《快樂畫題》、《快樂酒令》、《快樂章程》、《快樂真機》等文,他在《真福譜二集》中寫道:「剃頭、取耳、浴身、修腳,此乃人身四快事。即或有一二事,亦為福體。要知己身爽快,才是真福。」石成金認為,剃頭、取耳、浴身、修腳,是人身四件快事。只有讓自己的身體爽快,才是真的幸福,這也正是洪大容所說的「江南人口氣」,也即揚州人口氣。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