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淝水之戰始末——比小說劇情更精彩的歷史神轉折

淝水之戰始末——比小說劇情更精彩的歷史神轉折

全文共2959字 | 閱讀需5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追求勝利的過程,永遠不能操之過急。

01

當一統北方的前秦大帝苻堅遠遠望見八十萬秦軍丟盔棄甲、倉惶後撤那一刻,他才猛然意識到這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慘敗。

數月前,驕傲的苻堅不顧群臣勸阻,執意麾師南征,準備一鼓作氣滅亡東晉,建立屬於氐族的宏圖霸業。

苻堅雕塑(資料圖)

當苻堅得知東晉實際參戰兵力僅有八萬時,更是當眾立下Flag:

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他絕對有驕傲的資本,這次南征,他帶來了八十萬將士,對外號稱一百萬。

八萬VS八十萬,十比一的參戰比,在苻堅眼中,這註定是一場實力懸殊的群毆戰。

沒有懸念,也不會有波折。

02

前秦大帝苻堅,絕對是亂世梟雄,更是一代明君。

他率領本來弱小的氐族政權,降羌族、滅前燕、平西涼、取巴蜀,十餘年間,以十萬之眾,攻取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

前秦政權,一躍成為北方霸主,更有一統南北、建立大一統王朝的趨勢。

苻堅為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親屬部眾不法行為絕不姑息,對待漢族、鮮卑、羌族、雜胡,只要有才能,肯歸順,均能謀得優渥官職,而且是有實權的官職。

前秦政治清明,苻堅又不好殺伐,這與五胡十六國的大部分君主兇狠殘暴、草菅人命的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在苻堅治下,前秦百姓的生活最安定、苛捐雜稅最少。

先後攻滅前燕、仇池、前涼、代國,控制整個北方地區,前秦與偏安江南的東晉政權南北對峙。

東晉青瓷騎獸佣

這一年,苻堅剛剛38歲,頗有當年魏武揮鞭的氣勢。

前秦國富兵強,疆域遼闊,放眼望去,苻堅夢想的江山僅缺東南一角。

按照苻堅最初的設想,東晉這幫所謂的中原正統,哪裡見過這麼強盛的兵力,最好能逼迫東晉主動投降,這種劇情比較符合他仁君的風格。就算遭遇抵抗,那也是羊入虎口,望風即潰。

苻堅的算盤打得啪啪作響,只可惜望風即潰的不是東晉,而是前秦。

03

戰局的最初發展基本都在苻堅的預料之中,東晉的八萬將士在局部戰場上還是給前秦造成了一些困擾,無關痛癢。

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年)四月,滅晉之戰拉開序幕。

前秦征南大將軍苻丕率步騎7萬進攻東晉重鎮襄陽,隨後又另派10萬三路合圍,襄陽主將朱序死守近一年,終於城破被俘。

拿下襄陽後,苻堅又派彭超圍攻彭城(今江蘇徐州),秦晉淮南之戰爆發。在淮南之戰中,東晉名將謝玄自廣陵起兵迎戰,四戰四勝,打得彭超毫無脾氣。

謝玄

前秦短暫性失利,不得不暫時放慢進軍速度,雙方在長江一線形成拉鋸之勢,

這一拉鋸,足足延續了四年。

儘管首戰不利,百官也大都不支持開戰,苻堅還是在建元十九年(383年)宣布御駕親征,這一次,他親率步騎兵八十餘萬從長安南下,另派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師七萬自巴蜀順流而下,向建康(今江蘇南京)進發,近百萬大軍前後千里,旗鼓相望。東西萬里,水陸齊進。

在這一刻,苻堅絕不會想到,自己居然會和秦朝章邯,東漢袁紹、曹操並列,當然是作為戰役的失敗方。

那條名叫淝水的河流,正靜靜等待著苻堅、前秦乃至兩百年來整個歷史進程的走向。

04

這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歷史上稱為「淝水之戰」。

與另外三大戰役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不同的是,淝水之戰的經過,意外性更強,結束方式最戲劇,簡直比小說劇情還要神奇。

淝水之戰

按照最初的戰力對比,八十萬對八萬,如果僅看數字,這仗基本沒法打。

苻堅跟隨前秦軍的先鋒部隊到達壽陽,和東晉軍隔淝水相望。本著一貫的寬仁風格,苻堅派東晉降將朱序去招降晉軍統帥謝石,勸說其放棄無謂的抵抗。

沒成想朱序身在曹營心在漢,反向謝石獻計,將秦軍軟肋和盤托出:

「秦軍雖有百萬之眾,但較為分散,大批部隊還在後面埋頭趕路,如果等秦軍前部集合起來,那這仗根本沒得打,必須趁秦軍立足未穩迅速發起進攻,擊敗其前鋒部隊,挫其銳氣,就有可能將秦軍完全擊潰。」

十一月,東晉猛將劉牢之率精兵五千偷襲洛澗,拉開了淝水之戰的序幕。

苻堅並不理會東晉小股力量的襲擾,而是進逼淝水,將幾十萬大軍全部駐紮在淝水西岸,迫使晉軍無法渡河。

就在此時,淝水之戰進入神奇模式,意外性 戲劇性,讓這場戰役的走向完全出人意料。

兩軍對峙沒幾天,謝石突然遣使給苻堅寫了封信:您孤軍深入,卻在岸邊死守,想困死我等是不存在的,我們呢,其實也不想這麼糾結,乾脆您把軍隊往後撤一撤,為我晉軍過河騰出塊地兒來,我們打一場文明禮貌仗,如果輸了,我們心甘情願歸順豈不痛快!

謝石

好,你想乾脆點,朕也不是拖泥帶水的人!

苻堅居然想都沒想,直接下令全軍後撤。

他就這麼輕鬆地中計了。

05

苻堅忽略了一大軍事Bug:對於軍隊數量多的一方,命令傳達很需要時間,搞不好還容易誤解、曲解,甚至惡意改變命令,造成軍心動搖、指揮失靈。

對數十萬大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軍心。

事實的發展正是如此,後撤的軍令甫一下發,漫山遍野的秦軍一方面很不好調整位置,另一方面還沒開戰就向後退,後軍並不知曉前方戰況,還以為前面的兄弟戰敗了呢!

關鍵還有人在軍中帶節奏,降將朱序退著退著,突然策馬狂奔,製造混亂,並揮著馬鞭大聲吆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

這麼一喊,後方的大批部隊心裡很慌,頓時陣腳大亂,誰也搞不清前方什麼情況。

既然搞不清,那就不管了,溜吧溜吧!

淝水之戰的戰場圖

這種逃跑效應是極具示範性、鼓動性的,你跑了,我為什麼要當炮灰,由於人太多,你跑我也跑,很快,後撤就演變成潰散。

這時,晉軍乘勢強渡淝水,追擊秦軍,更擴大了秦軍的戰敗陰影。

秦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連苻堅本人都裹在亂軍之中負傷,倉惶逃回洛陽。

驕傲的他做夢都不會想到,八萬晉軍,居然比葉問一個打十個還要輕鬆。

大秦八十萬將士,根本還沒出手,就已被對方KO在地。

06

大秦軍隊果真如此不堪一擊嗎?

事實並非如此。

淝水之戰之所以如此具有戲劇性,偶然之中存在必然。

作為氐族政權,苻堅能統一北方,靠的是強力兼并,這個兼并鮮卑族、羌族,以及匈奴、烏桓等各族部隊而形成的龐然大物,卻時刻存在著深深的隱患。

一統北方後,整個前秦統治的人口達到1600萬人,可氐族總人口總量不過數十萬;前秦軍隊總量超過一百二十萬,苻堅的嫡系部隊卻不足十萬。

換句話說,這支南征的八十萬部隊是一支典型的多民族聯合軍。

問題恰恰在於,這支多民族聯合軍並非一心為主,甚至各懷鬼胎,他們心裡想的,是如何不動聲色讓前秦潰敗,好各自重掌政權。

淝水古戰場遺址

鑒於氐族人數有限,隨著疆域的迅速擴張,苻堅仿效周朝分封諸侯,將苻氏皇族及親近貴族三千多戶分鎮四方。

問題卻接踵而來,由於大批氐族親信被派往各地鎮守,本民族勢力分散,在關中地區,苻堅的控制力大大削弱,鮮卑、羌、丁零各族的總和已遠遠超過氐族,伺機反撲的隱患大大加強。

前秦的國內形勢,猶如一台重新組裝的新機器,各個零件的磨合併不到位。然而,驕傲的苻堅卻忽視了這關鍵的一點,他太急切地想一統天下了。

隱患不除的結果,終於演變成一場慘敗。

07

淝水之戰後,前秦元氣大傷,先前被統一的鮮卑、羌等部族紛紛舉兵反叛,重新奪回政權。不到數月,北方重新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更可悲的是,苻堅在武將山被曾經無比信任的部下姚萇俘虜。

姚萇派人向其索要傳國玉璽,苻堅大罵姚萇叛賊,最終,苻堅被姚萇縊死。

苻堅死後,前秦隨即迅速滅亡,曾經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政權,就此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直到200多年後,大隋南下滅陳,才結束自晉末以來長達3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這就是淝水之戰的始末,比小說劇情更精彩的歷史神轉折,也鮮明地告訴世人一個道理:

只有走得更穩,才能走得更遠。追求勝利的過程,永遠不能操之過急。

驕傲是所有人的大敵,英雄也不例外。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不僅關乎真相,更關乎道德與信仰
殊途同歸:陳毅三兄弟的亂世傳奇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