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格物去欲,窮理徹源

格物去欲,窮理徹源

格物去欲,窮理徹源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2003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2000年後,遵照母音老人的傳法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

《傳習錄》原文:

「7」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是『明明德』。」

釋義:

天地萬物,唯心而現。無論是所謂的主觀事相,還是所謂的客觀事相,一切事相,統稱為物。心是一切萬物的根本。一切萬物,皆從心生。一切萬物,滅歸於心。心之發用,用之事父,則事父便是心中的一物。心之發用,用之事君,則事君便是心中的一物,乃至心之發用,用之見天,則天相便是心中的一物。用之察地,則地相便是心中的一物。用之見色聞聲,起心動念,則見色聞聲,起心動念,便各是心中的一物。此心「為物不貳,生物不測」。這個「為物不貳,生物不測」的獨尊之心,便是這天理,便是這良知,亦名見天見地的「一點靈明」。

格盡人慾,回歸良知,此是聖賢文化的宗旨。事事物物,皆心所現,然而,現相之人,不識心體,立於小我而發,立於人慾而現,所發所現之物,便夾雜了無量的人慾。這無量的人慾,正是應當格去的。格盡人慾,回歸良知,還原良知的本然光輝,便是至於至善,便是天下太平。

佛家也說格物,只是用語不同。譬如,佛家有言,熄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這便是說格物的功夫。佛家的種種說法,總是運用宗教象徵性的說法,說這個世界,充滿人慾,痛苦不堪,而另一個世界,無有人慾,快樂無比。這種說法,無非是讓人放下人慾,生出個「自凈其意」的大願,實行「自凈其意」的功夫,實行「格去人慾」的功夫。這「自凈其意」,便是「格去人慾」。

陽明心學與禪宗心法,名異而實同。禪宗不假宗教,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陽明心學,也就是直指良知(明德,天理),見良知而成聖。佛家的用語,與儒家的用語,語異而實同。從最終的這個意義上來說,佛家與儒家,並不是兩家,而是萬法歸宗這個意義上的一家。後人不識真義,妄立儒佛,立足在儒家的名相上,將佛家視為異類。或立足在佛家的名相上,將儒家視為異類。這種住相取捨的心行,正是應當滅去的人慾,正是應當格去的心物,也是應當凈化的污染。

格物是從下手處而說,窮理是從宗旨上立言。所以說,格物是窮理的功夫,窮理是格物的宗旨。格物與窮理,雖說是二事,其實,卻是心上的二相,究竟而判,還歸於心,不可看作兩截。心物格得盡,人慾格得凈,則天理自然現前,陽明先生云:「去得人慾,便識天理。」

明明德,致良知,知天命,知天理,名有差別,實無二致。陽明的「天理」「良知」,就是《大學》的「明德」,就是《論語》的「天命」。所以說,陽明的「知天理」「致良知」,就是《大學》的「明明德」,就是《論語》的「知天命」。或言明明德,或言致良知,就是證得自己的靈明之心,就是證得自己的妙明真心。

世人顛倒,昧卻良知,動心向外,試圖以對象化的方式,找到一個明德,找到一個天理。若是這樣「明明德」,則永遠也不能見得自家的明德。若是這樣「知天理」,則永遠也不能知得自家的天理。若是這樣「致良知」,則永遠也不能致得自家的良知。

格物去欲,窮理徹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做功夫如牧牛,若作不得念頭的主,就是功夫沒做好
說是經已,皆大歡喜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