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唯一漢族血統的皇后,被三次抬旗,生下大清天子,葬入帝陵

清朝唯一漢族血統的皇后,被三次抬旗,生下大清天子,葬入帝陵

清朝是由滿族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雖然統治者入關後推行漢化,但為了保證滿族血統的純正,他們通常實行滿漢不通婚,實際上是旗民不通婚。清朝歷史上一共有27位皇后,但具有漢族血統的只有一人,她就是孝儀純皇后,即大名鼎鼎的令妃。(註: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民族成分存有爭議)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令妃的出身吧。

令妃魏氏的遠祖名叫魏國賢,是明朝的一名千戶,隸屬耿仲明部。明末清初,耿仲明歸降清朝,魏國賢便成為漢軍旗下的一名統領。然而,由於後來魏氏一族觸犯了逃人法,因此便罰入內務府包衣管領下,即通常所說的辛者庫。

雖然魏氏一族犯過錯誤,但他們一家卻始終在內務府擔任官職,比如說魏氏的祖父武士宜曾做過內務府總管大臣,魏氏的父親魏清泰則是內務府的管領。

大約在乾隆八年,內務府管領魏清泰的女兒魏氏通過宮女選秀進入皇宮,由此便開始了她傳奇的一生。隨後,在短短的兩三年內,魏氏便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宮女變成乾隆後宮的令嬪,時間為乾隆十年。

乾隆十三年三月,乾隆帝的原配孝賢皇后去世,隨後魏氏便被晉陞為令妃,開始躍居後宮上層行列。三年後(乾隆十六年),乾隆帝第一次給令妃魏氏抬旗,魏氏一族由內務府正黃旗包衣管領(辛者庫)撥入內務府正黃旗包衣佐領下,由此,魏氏一家算是徹底擺脫了「賤籍」的標籤。

從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令妃在十年內給乾隆帝生下了六個兒女,而且還在那拉皇后失寵後晉陞皇貴妃,執掌東西六宮,可以說是達到了人生巔峰。

乾隆三十八年,在立儲問題上糾結了數十年的乾隆帝終於下定了決心,他在立儲密旨上寫下了皇十五子永琰的名字,永琰便是後來的嘉慶帝,生母即令妃魏氏。與此同時,乾隆帝第二次給令妃抬旗,將魏氏一族由內務府正黃旗包衣佐領撥入內務府鑲黃旗包衣佐領。

關於令妃第三次抬旗的時間是有爭議的,時間極有可能是乾隆四十年。乾隆四十年魏氏病逝於紫禁城,賜謚為令懿皇貴妃,乾隆帝再次為其抬旗,將魏氏一族由內務府鑲黃旗包衣佐領抬入滿洲鑲黃旗,並將魏氏葬入了裕陵地宮。

其實,通過這次抬旗,明眼人應該看得出,乾隆帝選定的接班人就是令妃所生的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帝公開宣布了皇太子的人選,他就是令懿皇貴妃所生的皇十五子永琰,與此同時,乾隆帝還將令懿皇貴妃魏氏追封為孝儀皇后,由此,魏氏便成為乾隆的第三位皇后。而且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具有漢族血統的皇后。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高宗實錄》《清皇室四譜》《大清會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宮史話 的精彩文章:

清朝唯一由皇帝親擬謚號的皇后,生下兩位太子,死後四年才下葬!
她是甄嬛親定的皇后人選,被乾隆連降兩級,家族出了六位大清皇后

TAG:清宮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