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撫遠大將軍是什麼職位,為何年羹堯可以擔任?
看過《軍師聯盟》的朋友,想必對「大將軍」這一職位比較熟悉,夏侯惇、曹真就曾出任此職。
按照《清朝續文獻通考》記載,「將軍」二字最早見於《禮記》,表示將軍的名號在春秋時就已經有了。戰國時,有諸侯國開始設置大將軍,為將軍的最高封號。往後,歷朝歷代都沿襲大將軍之職,但許可權有所變化。
到了清代,在發生戰爭時,會由皇帝特別任命大將軍統兵作戰,如肅親王豪格曾為靖遠大將軍、福全、胤禵、年羹堯曾為撫遠大將軍。這時的大將軍,更像臨時性設置的職位,被委以戰爭任務,戰後即廢除。
大將軍統兵一方,位高權重,必然是深得皇帝信任的人,比如福全和胤禵,一個是康熙的親哥哥,一個是康熙的親兒子。年羹堯能坐上大將軍之位,就有點機緣巧合甚至高就了,因為:
一、在年羹堯之前的幾位大將軍都是宗室成員,年羹堯的出生是最低的一位;
二、年羹堯是雍正潛邸時的嫡系,兩人合作所有間隙,但整體良好。尤其在胤禛娶了年羹堯的妹妹之後,雙方成為郎舅關係。肥水暫時不流外人田,一家人先不說兩家話,雍正授予年羹堯大將軍職位,屬於可控範圍,就當給大舅哥追加一點彩禮;
年羹堯在雍正奪嫡的過程中,是立下大功的。當初雍正上位,皇位並不穩固,外部最大的現實威脅其實來自胤禵。
首先,胤禵手握十幾萬重兵,萬一發難,足以讓雍正夜不能寐了。
其次,胤禵的功勞與威望讓雍正如鯁在喉。清朝是尚武的朝代,胤禵立功在外,足以奠定他在朝堂的地位,這種軍功是其他皇子難以企及的。
再次,胤禵是眾人心中的「儲君」。儘管康熙沒有明確宣布胤禵是太子,但從授予胤禵的權力、出征規格以及奪嫡之爭的格局來看,胤禵已經成為大清臣民心中的「准太子」。
正是由於年羹堯的牽制,胤禵才束手就擒,千里奔喪如同自投羅網,對雍正皇位的外部威脅因此而解除。所以,大將軍的職位,也能看作雍正對功臣的一種犒賞。
三、雍正無人可用,年羹堯有能力勝任。雍親王當年韜光養晦,只結交了幾位關鍵人物,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大多被八爺黨所籠絡。
等到雍正上位,發現能用之人少之又少,有才之人他不信任,信任之人又沒幾個。適逢西北戰況緊急,雍正急需大將統兵出征,最好用一場大勝提升自己的威望。
年羹堯進士出生,但是能文能武,在西北經營多年,位居川陝總督,不管是政務還是軍務都比較熟悉。在才能與經驗上,年羹堯完全有實力勝任。
1723年,年羹堯被胤禛正式授予大將軍之職,坐鎮西寧,總督各軍,指揮平叛。
就年羹堯當時的地位而言,完全就是西北的「土皇帝」,他並非宗室成員為何會那麼厲害?
位高與權重在很多時候,不用划上等號,關鍵要看皇帝的臉色,胤禩當時是總理王大臣之首,很有身份卻無多少實權。
而年羹堯被雍正寄予厚望,當了撫遠大將軍,除了統軍,他依舊還是川陝總督。西北的軍政大權皆歸其統轄,連雲南的軍務都歸他節制,甚至連江蘇巡撫、直隸總督都是他推薦的人。在清朝歷史上,若論權勢之大的地方領導,恐怕只有「三藩」能與巔峰年羹堯對比。
船(權)大不好掉頭,年羹堯也是如此,當雍正對他進行抽絲剝繭時,他想保命而不可得,只能白練一條,了卻雍正心頭事。
※雍正王朝中,李衛和張廷玉為什麼要彈劾年羹堯?
※乾隆是多情天子,一生卻愛過這三個女人
TAG:陳秋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