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大,說幾十遍娃都不聽!怎麼說話,孩子才肯聽?
現在的孩子都有他們獨立思想,愛的教育又助長了他們的勇氣,很多事都不服。
抗爭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種是「不要」系列,你提的要求他都說不要:
「小艾,該洗澡睡覺了。」
「不要。」
「你就不能做完作業再玩?」
「不要。」
「今天學校要求穿校服哦。」
「不要,我要穿裙子。」
另一種是「無聲」系列:
「小朋友,請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你看看房間都亂成什麼樣子了!」
沉默。
「快點,再不出門就要遲到了。」
沉默,並一如既往地東摸摸西摸摸。
以上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
很多父母都會因為孩子的不聽話、不配合產生沮喪感:「我已經努力了,為啥還是搞不定娃?」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兩個非常實用的小技巧,希望對你改善親子關係有所幫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1.「講感受」代替「下命令」
當孩子的一些行為給父母造成困擾時,我們往往習慣於用命令的溝通方式,比如:「你不能穿著鞋在房間里跑來跑去。」「趕時間的時候你不要只顧著玩!」
命令的溝通方式,傳遞的信息是:我比你懂得多,想要告訴你應該怎麼做。它暗含著對孩子的控制,孩子雖然不說,但他可以感受得到。
當孩子嗅出發號施令的味道,他們會產生抗拒心理,抵抗來自外界的控制,這就是大多數時候,孩子對父母的話置若罔聞的主要原因。
試想,如果一個朋友來你家做客,不小心穿著鞋走進房間,你肯定不會跟他講:馬上把鞋脫掉,然後才能進我的房間!
你更可能講:這話說出來很不好意思,但我希望房間能儘可能地保持乾淨,所以得麻煩你換一下鞋。
你不是在命令對方,而是強調了自己的感受。
你相信對方會給予恰當回應,能夠體諒和尊重你的感受。
很奇怪對吧,我們會用更好的溝通方式對待朋友,卻很少對自己的孩子也這麼做。
是不是因為陷入做父母的「責任感」里了呢?
預判孩子是需要被管教的,而我們應該擔負起管教他們的責任來,不願意相信孩子具有體諒父母感受的主動性。
最後給大家舉個我自己實操的例子。
早上出門前,娃各種磨蹭,本來穿衣服就慢,穿好衣服後還要隨手抓個玩具擺弄一會。
眼看時間刷刷溜走,我內心無比火大,以前會下意識使用命令的句式:
早上時間本來就緊,你不要只顧著玩,動作快點!
現在我會提醒自個,轉個彎,從講感受切入:
再晚就要遲到咯,遲到沒有早點,想想你要一直餓著肚子熬到中午,媽媽好心疼嘛。
以往命令脫口而出,親子關係就開始變緊張,最後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
如今用"講感受"代替"下命令",至少避開了衝突。
2.「後果描述」代替「貶損信息」
我們在斥責孩子做或不做某件事時,還習慣不自覺地給孩子貼標籤。
「你想把我惹火嗎?怎麼會有你這麼不省心的娃!」
「叫你不要搞亂書桌,偏偏要在那兒玩,永遠都是這樣。」
「乖孩子才不會像你這樣!」
這些語句被統稱為貶損信息,它們會排斥孩子的性格,粉碎他的自尊,強化他的不足。
面對這種責備,孩子常常會做出非常激烈的反抗行為,他們會固執己見。因為,放棄那個煩擾父母的行為,就意味著要承認父母的責備和評價是正確的。
正確的溝通方式是避開貶損信息,盡量使用不帶指責的後果描述。
比如,一個孩子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
貶損信息是:你怎麼又把玩具弄到一地?從來都不知道整理!
不帶指責的後果描述是:我看到你把玩具撒在地上到處都是,我會擔心你走路時被絆倒。
此處的關鍵是,記住描述孩子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而不是指責評價他。
為什麼「後果描述」更管用?
首先,它是對事不對人,孩子只有感到被接納,才不會通過反抗父母來贏得關注。
其次,很多孩子尤其是低齡孩子,有時是意識不到自己錯在哪裡的。
當我們描述事實可能造成的後果,其實是在幫他們找出問題,這樣「熊孩子」才能明白,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不整理是不好的,會給別人給自己造成困擾。
如何才能避開下意識的憤怒,剋制自己想要指責孩子的火氣?
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每次看到孩子問題,不要脫口而出「你……」,而是盡量用「我」開頭的句式。
試試看吧,多幾次後你就會察覺到神奇的變化!
※聚能教育怎麼樣?一對一輔導來佛山西南鎮聚能教育
※看看這些明星的教育觀,哪些值得我們借鑒?
TAG:聚能教育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