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司馬遷和劉邦都崇拜的信陵君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在戰國四公子中,信陵君獨得眾人恩寵,後人的詩人也有不少稱頌他的詩篇,關於他竊符救趙的故事也流傳至今,在司馬遷給戰國四公子寫傳記的時候,文章的題目是《魏公子列傳》而不稱信陵君, 劉邦稱帝後每次去大梁都要祭拜信陵君,信陵君到底有著怎樣的人格魅力?
信陵君活動時間正是秦昭王對山東六國大舉用兵,兼并活動出現最為頻繁的時候,為了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各國秉政者紛紛網路人才,多養門客,信陵君的門客有三千人之眾。
信陵君版千金買馬骨 更是善於發現人才
燕昭王向郭隗請教尋找人才的問題,郭隗說了一個千金買馬骨的故事:用千金去買千里馬的屍體,大家知道買主誠心想買千里馬之後,各路賣主紛紛獻上寶馬,而招攬人才也是如此,人主放低姿態,卑身厚幣對待人才,自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侯嬴是看守大梁城門的一個普通人,70歲了,家裡還很窮,這樣的人對信陵君來說並沒有多大的貢獻可言,信陵君擺好了宴席親自開車接送,侯嬴卻一點也不客氣,看到信陵君態度更加恭敬,侯嬴決定再試一把。讓信陵君把車開到屠宰場把信陵君晾在一邊,和朱亥閑聊起來,感覺意思差不多了,侯嬴才上車赴宴。
信陵君把侯嬴推到上座,隆重地向大家介紹,侯嬴因此掙足了面子。單從這一段來看,好像說的是信陵君愛護老人的故事,可是這個後面說的話更像是一個唱雙簧的表演: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巿中,過客以觀公子,公子愈恭。巿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
禮賢下士誰都知道,然而真正做起來卻很困難,因為這些名士脾氣大,架子大,當政者往往沒有那份耐心去做這份細緻活,以致與人才失之交臂。信陵君與侯嬴一貴一賤,在交往中侯嬴端足了架子,而信陵君始終是一副謙卑的態度,巨大的反差也讓大家對信陵君有了謙卑下士的形象。侯嬴在這個過程中無疑是當了一回千里馬的屍骨,用自己的行動為信陵君贏得了名聲。
如果說侯嬴的故事有些作秀的成分在裡面的話,那麼在趙國的遭遇就體現了信陵君的不同常人的一面。
信陵君在盜兵救趙以後留在了趙國。早就聽聞趙國毛公和薛公的才能,就與二人聯繫交往,還相處不錯。可是平原君聽到這個事就不樂意了「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在平原君看來,與賭徒賣漿這類人交往是有失身份的。而信陵君卻反駁道:平原君之游,徒豪舉耳,不求士也。無忌自在大梁時,常聞此兩人賢,至趙,恐不得見。以無忌從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所謂高手在民間,信陵君深知這一點,所以一來趙國就趕緊搜羅人才,與之相交,比起平原君,信陵君的境界更勝一籌。
情報的威力
信陵君門下食客眾多,如何合理安排使用就顯得很關鍵,信陵君也很能量才而用,從史書記載來看,信陵君很可能有一個專門的情報組織。這些情報人員有專門的分工,所以信陵君能夠及時收到消息,進而做出準確的判斷,在行事才能料敵制勝。
公子與魏王博,而北境傳舉烽,言「趙寇至,且入界」。魏王釋博,欲召大臣謀。公子止王曰:「趙王田獵耳,非為寇也。」復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頃,復從北方來傳言曰:「趙王獵耳,非為寇也。」魏王大驚,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趙王陰事者,趙王所為,客輒以報臣,臣以此知之。
如果魏王沒有聽從信陵君的意見,聽到消息就倉促發兵應對,魏國與趙國的大戰就不可避免了。信陵君能夠很早得到趙王的內部消息並且做出決策,這與他手下高效的情報機構是分不開的。
俠客心腸,與趙同亡
在長平之戰後,秦軍包圍邯鄲,趙國滅亡近在眼前。無論是出於國家利益還是與平原君的姻親關係信陵君都不能坐視不理,可是魏王畏於秦軍的強大而不敢救援,信陵君及其門客屢次說服無效後再也沒有別的辦法可用。
情急之下,信陵君腦袋一熱,準備率領門客與秦軍拚命。按說面對趙國的危亡,信陵君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魏王不為所動,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信陵君想與秦軍硬拼的想法雖然魯莽,卻也體現出了信陵君慷慨赴死的俠客心腸,在生死關頭,不是每個人都能表現出視死如歸的行動來,信陵君做到了。
醇酒婦人,悲情謝幕
信陵君有著強大的情報網,又收養大量的門客,這讓魏王對他深深忌憚,在帥五國軍隊伐秦之後,信陵君的聲譽達到了頂峰。在秦國反覆的挑撥之下,魏王罷免了信陵君上將軍的職位,信陵君就此稱病不朝,以醇酒婦人來自保,四年之後終於病逝。
信陵君身為王子又多養門客,終究因為才能出眾而遭到罷免,他的遭遇讓不少人為之嘆息。司馬遷懷著對他的崇敬之情實地考察了了大梁城,司馬遷所看中的是信陵君不以身份尊貴而藐視別人,樂於結交卑賤的下層人士,這是他身上比起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如果說他身上還有什麼缺陷的話,那就是人們對他沒能繼承王位的惋惜了。
TAG:山中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