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摧毀大唐的安史之亂,責任不光全在安祿山,還有一人罪不可恕
唐代經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經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安史之亂髮生後,對唐朝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成了大唐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
安史之亂緊隨盛世之後,正應了「事極必反」的真理。
安史之亂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在這場動亂前後的唐朝,分別呈現出迥然不同的氣象。雖說,盛極必衰是歷史慣性使然,但是,歷朝歷代由盛轉衰都會經歷一個相對平緩的下降期,為何唐朝的衰敗如此迅速呢?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問題,來重新審視這段歷史。
若將大唐發展趨勢繪成一幅不規則的線性圖,那麼,安史之亂就是其中最突兀的轉折點。經此一役,一個萬國來朝的龐然大物淪為了不敢接納外來文化的封閉弱國,其落差之大,幾乎足可與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的瞬間覆滅相提並論。
按照現在的地圖來看,安史之亂的發生地在我國的北方。史學界公認,安史之亂的開端為公元755年末,所以,在不考慮其他藩鎮作亂的情況下,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於公元763年初被鎮壓,總共持續了七年多的時間。
再來回顧安史之亂的作戰雙方:
一方是由李隆基、李亨統治的正統王朝大唐,活躍在戰場上的大唐名將有郭子儀、高仙芝、哥舒翰等人;
另一方是由安祿山、史思明、史朝義、安慶緒統治的叛亂政權大燕。
最終,唐朝憑藉多年經營中原積累的底蘊險勝,但卻在這場戰爭中幾乎傾其所有,李氏祖先開創的盛世格局被打破,且失去了中央政權對地方藩權的控制力。安史之亂結束後,原本安分守己的藩將開始蠢蠢欲動,不時有人效仿安祿山豎起反旗,想要取李氏家族而代之。
實際上,大唐之所以能打贏這場硬仗,靠的幾乎全是多年來積累的國力。
從兵力上來看,在唐燕雙方陷入膠著時,唐朝尚有六十萬大軍可用,而大燕僅有三十萬人馬。此時,唐軍的人數佔壓倒性優勢。雖說,決定戰爭勝負的原因有多種多樣,不過,只要唐朝派出的武將智力合格,這六十萬人馬不是老弱病殘,這場仗從一開始就已落入不敗之地。
當然,若僅將唐朝打勝仗的原因總結為吃老本,未免有些武斷了。
現代人從未停止對安史之亂結局的分析,筆者近日在論壇中看到一個頗有見地的說法,不妨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安史之亂之所以會結束,是因為「罪魁禍首」楊玉環的香消玉殞,給了雙方一段休養生息的緩和期,不但,大唐可以給外廷了一個交待,連大燕也得以在難得的間隙中休養生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就與這個女人有關。
若非楊玉環放任本家楊氏專權,縱容安祿山得寵,恐怕接下來的一切都不會發生。安祿山之所以能完成一段不算成功的霸業,「軍功章」自然要頒給楊玉環一半。當然,另一半就是一個「貪」字。
因為,李隆基太過寵愛自己的兒媳,雖未到凡事聽之任之的程度,但他以將大部分精力投到這個女人身上。人的精力都有限,何況是年逾花甲的李隆基呢?每天在貴妃處身心俱疲,自然無力理政,亦看不到民間疾苦,這自然會引發朝野上下的不滿。
朝官們紛紛選擇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或在皇帝的放任下貪贓枉法魚肉百姓,或致力於勸諫皇帝做著無用功。從表面上看,除了皇帝理政的頻率降低外,國家並未發生太大的變化,但是,李隆基已逐漸失去了民心,由此,所帶來的弊端是他意想不到的。
李隆基與楊貴妃將後宮打造成不夜城,每天從太陽落山纏綿到日上三竿,唐玄宗已失去了皇帝的本分。那麼,他貪的是什麼呢?無非是懷中美人展顏一笑罷了。相反,安祿山貪的東西要比李隆基高級得多,他貪的是李隆基的祖業,大唐的萬里江山。
因為貪慕皇權,所以,他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舉兵謀反。如果,安祿山貪慕的只是功名利祿,那麼,謀反前的他,已經是舉足輕重的封疆大吏,又是楊貴妃的乾兒子,玄宗給予他的賞賜裝滿了幾間空屋,他已經達到了常人眼中「成功者」的標準。
或許,安祿山本身志不在此,亦或是在滿足了自己的貪心後慾望更加膨脹。至於安祿山有沒有考慮到黎民蒼生,倘若,他有一絲一毫的憫人之心,恐怕也不會讓後來的百姓對外族人產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安祿山慾壑難填的貪慾在作祟。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一個巴掌拍不響,造成這場動亂的並不只是作亂者本身,若要追究責任,還得「各打五十大板」。
參考資料:
【《新唐書》、《安史之亂》】
※元朝時期最受器重的「漢官家族」,連元朝皇帝都會禮讓三分叫大哥
※宋朝弱小,為什麼還能抗過三百年的王朝大限?一個制度作用很大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