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日軍帶路,不吃日軍的糖!抗日兒童團的「五不」規則
作者:尋覓五年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1937年8月,上海南站被日軍轟炸後,留下的這張照片至今令人痛徹心扉,透過無聲的照片,我們似乎能聽到越來越虛弱的呼喚聲,是如此的無助,如此的悲痛。不知道他是否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也不知道他是否活了下來。
這就是真是的戰爭,不分老幼,也不分男女。
1938年9月14日,全面抗戰爆發一年後,《大公報》公布一組數據:
「中國有7000萬兒童,在十幾個月內,估計遭敵人殺害死亡的,至少有10萬以上,被擄掠的,至少15萬以上;因敵人侵略戰爭而流離失所的,至少40萬以上;因遭意外刺激而精神失常和殘廢的,沒有統計在裡面。」
子彈不會智能識別婦孺,戰爭讓兒童走開只是美好的臆想。在殘暴的日軍面前,中國人只有三條路可選,兒童也不例外——
第一,引頸待戮。
南京城裡鬼子刺刀上挑起的嬰兒;捂著被鬼子捅穿的肚子,牽著弟弟在死人堆里尋找父母的10歲小男孩……在侵略者眼中,沒有成人孩子之分,只有一個個令其獸性大發的獵物。
第二,成為奴隸。
忘其祖,斷其根,接受親日、媚日的思想,把中華子孫變成日本侵略者的奴隸與幫凶。1974年3月,從印尼原始森林中走出日本兵中村輝夫,可以說是最後一個戰鬥的日本兵,但他卻不是日本人。
中村輝夫,本姓是李,原本是台島原住民,在日據台島時期改了這個日本名。像他這樣改了日本名助紂為劣的還有高砂義勇隊、「薰空挺隊」的隊員,而日軍在徵召7000人的高砂義勇隊時,竟有40萬原住民報名。不到三十年,他們已經忘記霧社事件中因抗擊侵略者被日軍製成木乃伊展覽的父輩。
第三,學會堅強,學會奮起反抗。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在水深火熱的抗日烽火中,兒童團、童子軍、孩子劇團……他們以不同的身份參加了這場全面的抗戰,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938年10月,西北青年救國會通過了兒童團的組織章程,規定了兒童團的宗旨任務,主要包括六大方面:宣傳大家打日本、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尊敬抗戰官和兵、幫助抗屬來做事、學習生產不稍停。
晉察冀邊區的兒童團還開展了「五不運動」,即:不給敵人帶路,不給敵人送信,不吃敵人的糖,不念敵人的書,不告訴敵人藏糧的地方。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歷經磨難的兒童更堅強。兒童團的作用卻很容易被大人們忽略,認為他們是小打小鬧,而今天這種認知還有市場。
事實上,小小兒童也能大有作為。
1938年到1939年一年期間,平山縣兒童團給八路軍送去鞋7394雙,襪子749雙,豬肉590斤,羊759隻半,饅頭1000斤、挂面50斤,還有核桃、柿子、粽子、柴等等。
1938年到1943年,北嶽分區完縣、唐縣、曲陽三個縣城的兒童團,共抓獲漢奸90人,嫌疑犯432人。
1940年,江蘇贛榆縣朱都鄉望仙河中村的兒童團成員霍維新在配合民兵送信中,在遭遇鬼子盤查時,趁敵人不注意,用手摳喉嚨,繼而引起嘔吐,騙過了鬼子,成功完成傳遞情報的任務。
有奮鬥,就會有犧牲,在硝煙遍布的大地上,有許許多多的為民族捐軀的王二小、劉胡蘭。
行唐縣上房村,兒童團團長張六子被活活燒死。
武鄉縣白家莊,13歲的李愛民被鬼子抓住,被刺刀頂著追問村民和藏糧的地方,李愛民堅決不說被敵人殘忍殺害。
繁峙縣六區謝子坪的三保子,為保守八路軍藏身地的秘密,被鬼子扔下懸崖,沒有吐露一個字。
安固縣一個村學的課堂中,三個小學生面對鬼子的拷問,一個接一個被鬼子用刺刀刺死,但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個:不知道。
在太行山麓、在濟魯平原、在江南水鄉,哪裡有侵略,哪裡就有兒童們反抗的事迹。
※我不攻越南,越南不攻我?連長繳獲3張越軍地圖,箭頭指中國!
※身高1米45就能當兵?戰敗前的日本,徵兵標準一降再降
TAG:兵說 |